Pro/ENGINEER Wildfire4.0中文版教程(第2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15219541
- 條形碼:9787115219541 ; 978-7-115-2195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Pro/ENGINEER Wildfire4.0中文版教程(第2版) 本書特色
《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教程(第2版)》由多個主講教師根據(jù)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情況編寫。通過對本教材的學習,學生能夠比較好地掌握2D參數(shù)化草圖的繪制及編輯技巧、基準特征的創(chuàng)建、三維實體基礎特征和高級實體造型特征的創(chuàng)建、其他常用的特征的創(chuàng)建、特征的操作、曲面特征的創(chuàng)建、參數(shù)化模型的創(chuàng)建、裝配體的創(chuàng)建、二維工程圖的創(chuàng)建和模具設計基本操作等知識。本教材突出實例操作,以幫助讀者提高實踐能力。特征內(nèi)容全面豐富理論與實例相結(jié)合實例操作技巧突出
Pro/ENGINEER Wildfire4.0中文版教程(第2版) 內(nèi)容簡介
Pro/ENGINEERWildfire4.0中文版軟件是目前國內(nèi)外應用*為廣泛的一個CAD/CAM/CAE軟件,其界面友好,操作簡便,設計效率高,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愛。本書共13章,全面介紹了Pro/ENGINEERWildfire4.0中文版基本特征和部分高級特征的創(chuàng)建方法和技巧。本書注重將理論和范例結(jié)合講解,可以幫助讀者全面掌握用Pro/ENGINEERWildfire4.0中文版進行設計的基本原理和一般過程。本書內(nèi)容豐富,范例典型,適合機電類專業(yè)學生以及從事產(chǎn)品開發(fā)設計工作的工程技術(shù)人員閱讀。
Pro/ENGINEER Wildfire4.0中文版教程(第2版) 目錄
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基本操作 11.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簡介 11.1.1 Pro/ENGINEER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11.1.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新特點 21.1.3 Pro/ENGINEER的核心設計思想 21.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的用戶界面 71.2.1 啟動Pro/ENGINEER Wildfire 4.0 91.2.2 設置工作目錄 101.2.3 模型樹簡介 101.2.4 新建圖形文件 121.2.5 打開圖形文件 131.2.6 存儲圖形文件及版本 141.2.7 保存文件的副本 141.2.8 從內(nèi)存中刪除當前對象 151.2.9 刪除文件的舊版本和所有版本 151.2.10 關閉窗口 161.2.11 退出系統(tǒng) 161.3 用戶界面的定制 161.3.1 定制工具欄 161.3.2 在工具欄中添加或刪除圖形按鈕 171.3.3 設置導航選項卡 171.3.4 配置瀏覽器窗口 181.3.5 配置其他選項 191.4 視圖操作 191.4.1 重繪當前視圖 201.4.2 著色 201.4.3 方向 201.4.4 可見性 201.4.5 顯示設置 201.5 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鼠標的用法 231.5.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鼠標使用介紹 231.5.2 視圖的移動、縮放和旋轉(zhuǎn) 231.6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運行環(huán)境 241.7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簡體中文版的安裝 241.7.1 環(huán)境變量的設置 241.7.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簡體中文版的安裝 261.8 系統(tǒng)配置文件的設置 311.8.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啟動時讀取配置文件的方式 311.8.2 “config.pro”配置文件的選項 321.8.3 設置“config.pro”選項 321.8.4 設置“config.win”選項 341.9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讀取其他軟件文件 341.9.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讀取AutoCAD文件 341.9.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讀取Unigraphics文件 341.10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和IGES、STEP、STL之間的轉(zhuǎn)換 341.11 Pro/ENGINEER的常用功能模塊 351.12 其他常用CAD軟件簡介 361.12.1 國外其他優(yōu)秀CAD軟件介紹 361.12.2 國內(nèi)優(yōu)秀CAD軟件介紹 371.13 創(chuàng)建簡單的零件模型 38總結(jié)與回顧 39思考與練習題 39第2章 參數(shù)化草繪繪制 412.1 草繪工作環(huán)境 412.1.1 進入草繪模式 412.1.2 設置草繪器的優(yōu)先選項 422.1.3 常用圖形工具按鈕 452.2 基本幾何圖元的繪制 462.2.1 繪制點和參照坐標系 462.2.2 繪制直線 472.2.3 繪制矩形 482.2.4 繪制圓弧 482.2.5 繪制圓 492.2.6 繪制圓角 512.2.7 繪制文本 512.2.8 繪制樣條曲線 532.2.9 使用實體的邊和偏移實體的邊創(chuàng)建圖元 542.2.10 調(diào)色板 542.3 編輯幾何圖元 552.3.1 選取幾何圖元 562.3.2 修剪幾何圖元 562.3.3 幾何圖元的復制 582.3.4 幾何圖元的鏡像 592.3.5 幾何圖元的縮放旋轉(zhuǎn) 602.4 尺寸標注 602.4.1 標注線性尺寸 612.4.2 標注直徑尺寸 632.4.3 標注半徑尺寸 642.4.4 標注角度尺寸 642.4.5 標注樣條曲線尺寸 652.4.6 對稱標注 652.4.7 其他尺寸標注 662.5 圖元尺寸操作 672.5.1 尺寸修改 672.5.2 尺寸強化 682.5.3 尺寸鎖定 682.5.4 尺寸刪除 692.6 幾何約束 692.6.1 幾何約束類型 692.6.2 取消約束條件 732.6.3 解決過度約束 732.7 草繪器診斷工具 742.8 草繪繪制技巧 752.9 草繪創(chuàng)建實例 76總結(jié)與回顧 79思考與練習題 79第3章 特征分類與基準特征 823.1 三維特征的分類 823.1.1 基準特征 823.1.2 基礎特征 843.1.3 工程特征 843.2 基準特征 843.2.1 設置基準特征的顯示狀態(tài) 853.2.2 修改基準特征的名稱 853.2.3 基準平面的創(chuàng)建 853.2.4 基準軸的創(chuàng)建 873.2.5 基準曲線的創(chuàng)建 903.2.6 基準點的創(chuàng)建 943.2.7 坐標系的創(chuàng)建 993.2.8 基準圖形的創(chuàng)建 1013.3 創(chuàng)建和修改基準特征操作實例 1013.3.1 在模型中創(chuàng)建基準點 1023.3.2 在模型中創(chuàng)建基準軸 1043.3.3 在模型中創(chuàng)建基準平面 1063.3.4 在模型中創(chuàng)建基準圖形 1083.3.5 基準特征的修改 1093.4 零件建模的設置 1093.4.1 模板的設置 1093.4.2 單位設置 1093.4.3 材料設定 110總結(jié)與回顧 111思考與練習題 112第4章 基礎特征的創(chuàng)建 1134.1 拉伸特征 1134.1.1 拉伸工具操作控制面板 1134.1.2 拉伸特征類型 1144.1.3 拉伸的深度設置 1144.1.4 拉伸特征的應用 1144.2 旋轉(zhuǎn)特征 1164.2.1 旋轉(zhuǎn)工具操作面板 1164.2.2 旋轉(zhuǎn)特征類型 1164.2.3 旋轉(zhuǎn)角度的設置 1174.2.4 旋轉(zhuǎn)特征的應用 1174.3 掃描特征 1184.3.1 掃描實體特征的基本操作 1184.3.2 掃描特征的操作實例 1194.4 混合特征 1214.4.1 平行混合特征 1224.4.2 旋轉(zhuǎn)混合特征 1234.4.3 一般混合特征 1254.5 混合特征操作實例 1264.5.1 混合頂點應用實例(五角星) 1264.5.2 起始點的應用實例(銑刀) 1284.5.3 浴盆實體建模 1314.6 特征的編輯與修改 1334.6.1 修改特征屬性 1334.6.2 修改特征父子關系 1344.6.3 重定義特征 134總結(jié)與回顧 136思考與練習題 136第5章 工程特征創(chuàng)建 1395.1 孔特征 1395.1.1 孔特征創(chuàng)建步驟 1405.1.2 孔特征操作實例 1455.2 倒圓角特征 1475.2.1 倒圓角工具簡介 1485.2.2 倒圓角的操作實例 1545.3 倒角特征 1575.3.1 倒角工具簡介 1575.3.2 倒角操作實例 1595.4 抽殼特征 1605.4.1 抽殼工具簡介 1605.4.2 抽殼操作實例 1615.5 筋特征 1625.5.1 筋特征創(chuàng)建步驟 1625.5.2 筋特征操作實例 1635.6 拔模特征 1645.6.1 拔模特征創(chuàng)建步驟 1655.6.2 基本拔模特征創(chuàng)建 1655.6.3 可變拔模特征創(chuàng)建 1675.6.4 拔模特征操作實例 168總結(jié)與回顧 173思考與練習題 173第6章 其他常用特征的創(chuàng)建 1746.1 管道 1746.2 剖面 1776.3 凹槽 1816.4 半徑圓頂 1846.5 環(huán)形折彎 185總結(jié)與回顧 189思考與練習題 189第7章 特征操作 1907.1 特征復制 1907.1.1 【復制】特征菜單命令 1907.1.2 以【新參考】方式創(chuàng)建復制特征 1937.1.3 以【相同參考】方式創(chuàng)建復制特征 1957.1.4 以【鏡像】方式復制特征 1967.1.5 以【移動】方式復制特征 1967.2 特征陣列 1997.2.1 特征陣列操控板 1997.2.2 尺寸陣列 2017.2.3 方向陣列 2057.2.4 軸陣列 2067.2.5 填充陣列 2097.2.6 表陣列 2117.2.7 參照陣列 2137.3 特征鏡像 2147.3.1 特征鏡像 2147.3.2 鏡像操作實例 2157.4 特征修改 2167.4.1 特征的編輯與編輯定義 2167.4.2 編輯特征參照 2197.4.3 改變模型尺寸比例 2217.5 重排特征順序 2227.6 插入特征 2247.7 刪除特征 2267.7.1 特征之間的父子關系 2267.7.2 特征的刪除方法 2287.8 特征組 2307.9 模型的可見性控制 2327.9.1 隱藏對象 2327.9.2 隱含對象 2337.10 特征再生失敗及處理 2357.10.1 特征再生失敗的原因 2357.10.2 特征失敗診斷及解決 2367.11 綜合操作實例 238總結(jié)與回顧 246思考與練習題 248第8章 高級掃描特征創(chuàng)建 2508.1 可變剖面掃描特征 2508.1.1 可變剖面掃描工具 2508.1.2 trajpar參數(shù)和關系式的應用 2548.1.3 創(chuàng)建可變剖面掃描特征 2568.1.4 創(chuàng)建恒定剖面掃描 2628.2 螺旋掃描特征 2638.2.1 創(chuàng)建螺旋掃描的方法 2638.2.2 創(chuàng)建螺旋掃描特征 2668.3 掃描混合特征 2688.3.1 掃描混合特征方法 2688.3.2 創(chuàng)建掃描混合特征 271總結(jié)與回顧 272思考與練習題 273第9章 曲面特征建模 2769.1 基礎曲面特征的創(chuàng)建 2769.1.1 拉伸曲面 2769.1.2 旋轉(zhuǎn)曲面 2779.1.3 掃描曲面 2789.1.4 螺旋掃描曲面 2799.1.5 混合曲面 2819.1.6 掃描混合曲面 2849.1.7 邊界混合曲面 2869.1.8 可變剖面掃描曲面 2879.2 曲面編輯 2899.2.1 偏移曲面 2899.2.2 移動曲面 2919.2.3 修剪曲面 2929.2.4 鏡像曲面 2939.2.5 復制曲面 2949.2.6 延伸曲面 2959.2.7 合并曲面 2969.3 曲面建模操作實例 297總結(jié)與回顧 303思考與練習題 304第10章 創(chuàng)建參數(shù)化模型 30610.1 參數(shù) 30610.1.1 參數(shù)概述 30610.1.2 參數(shù)的設置 30710.1.3 參數(shù)和模型尺寸的關聯(lián) 30910.2 參數(shù)化建模操作實例 314總結(jié)與回顧 322思考與練習題 322第11章 創(chuàng)建裝配體 32411.1 Pro/ENGINEER裝配基礎 32411.1.1 進入裝配環(huán)境 32411.1.2 元件裝配的基本步驟和流程 32611.1.3 添加新元件 32611.2 裝配約束 32811.2.1 裝配約束類型 32811.2.2 陣列 33411.2.3 封裝元件 33711.2.4 干涉檢查 33711.3 裝配體操作范例 34011.4 爆炸圖 34411.4.1 自定義爆炸圖 34511.4.2 爆炸圖的保存 347總結(jié)與回顧 350思考與練習題 350第12章 二維工程圖 35312.1 工程圖模塊簡介 35312.1.1 圖紙格式的設置 35312.1.2 工程圖模塊的工作環(huán)境 35512.2 創(chuàng)建工程視圖 35712.2.1 使用模板創(chuàng)建視圖 35712.2.2 創(chuàng)建一般視圖 35812.2.3 創(chuàng)建投影視圖 35912.2.4 創(chuàng)建詳細視圖 36012.2.5 創(chuàng)建輔助視圖 36012.2.6 創(chuàng)建旋轉(zhuǎn)視圖 36012.2.7 創(chuàng)建其他視圖 36112.3 視圖調(diào)整 36912.3.1 移動視圖 36912.3.2 刪除和拭除 37012.3.3 指定視圖比例 37112.3.4 修改剖面線 37112.4 標注尺寸 37212.4.1 顯示及拭除尺寸 37212.4.2 手動標注 37312.4.3 公差標注 37312.4.4 尺寸的調(diào)整 37312.4.5 創(chuàng)建注釋文本 37412.5 工程圖創(chuàng)建實例 375總結(jié)與回顧 379思考與練習題 380第13章 模具設計初步 38113.1 模具設計基礎知識 38113.2 模具模型的建立 38313.2.1 系統(tǒng)環(huán)境與界面 38313.2.2 模具裝配 38513.2.3 收縮率的設置 38913.2.4 模具組件特征 39013.3 分型面的建立 39313.4 模具體積塊的建立 39413.5 模具元件的建立 39513.6 模具檢測 39613.6.1 拔模檢測 39713.6.2 厚度檢測 39813.6.3 投影面積和分型面檢查 39913.7 開模動作模擬 40013.7.1 鑄模 40013.7.2 模具開啟 40113.8 模具設計實例 403總結(jié)與回顧 411思考與練習題 412
展開全部
Pro/ENGINEER Wildfire4.0中文版教程(第2版) 節(jié)選
《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教程(第2版)》共13章,全面介紹了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基本特征和部分高級特征的創(chuàng)建方法和技巧。《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教程(第2版)》注重將理論和范例結(jié)合講解,可以幫助讀者全面掌握用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進行設計的基本原理和一般過程。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軟件是目前國內(nèi)外應用*為廣泛的一個CAD/CAM/CAE軟件,其界面友好,操作簡便,設計效率高,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愛。《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中文版教程(第2版)》內(nèi)容豐富,范例典型,適合機電類專業(yè)學生以及從事產(chǎn)品開發(fā)設計工作的工程技術(shù)人員閱讀。
Pro/ENGINEER Wildfire4.0中文版教程(第2版) 相關資料
插圖:美國參數(shù)技術(shù)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簡稱PTC)于1985年成立,總部位于美國麻省尼達姆市。1988年發(fā)布了Pro/ENGINEER(本書統(tǒng)一簡稱為Pro/E)軟件的第一個版本。1998年美國參數(shù)技術(shù)公司收購了其競爭對手Computer Vision(CV)公司,逐漸發(fā)展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軟件公司之一。Pro/ENGINEER經(jīng)歷了10余年的發(fā)展后,技術(shù)上逐步成熟,版本不斷更新。最近的幾個版本分別為Pro/E R20、Pro/E 2000i、Pro/E 2000i2、Pro/E 2001、Pro/E Wildfire 1.0、Pro/E Wildfire 2.0、Pro/E Wildfire 3.0和Pro/E Wildfire 3.0。PTC公司提出的單一數(shù)據(jù)庫、參數(shù)化、基于特征和全相關的三維設計概念改變了CAD技術(shù)的傳統(tǒng)觀念,逐漸成為當今世界CAD/CAE/CAM領域的新標準。PTC公司致力于研究產(chǎn)品協(xié)同商務解決方案,用來幫助分散型制造商提高產(chǎn)品開發(fā)效率。現(xiàn)已成為CAD/CAE/CAM/PDM領域最具代表性的軟件公司之一。PTC公司以Pro/E為代表的軟件產(chǎn)品,總體設計思想體現(xiàn)了MDA(Mechanical Design Automation)軟件的新發(fā)展思路,因此也成為全球最大的、發(fā)展最快的MDA廠商之一。1993年《工業(yè)周刊》雜志將Pro/E命名為“年度先進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