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中國野生稻的保護與利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02398
- 條形碼:9787511602398 ; 978-7-5116-0239-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野生稻的保護與利用 本書特色
《中國野生稻的保護與利用》是由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
中國野生稻的保護與利用 內容簡介
野生稻由于長期處于野生狀態,經受了各種有害和不良環境的自然選擇,不僅抗病蟲,抗逆性較強,而且具有潛在的高產和優質等優良基因,是我們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產,為水稻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中國野生稻的保護與利用 目錄
第二章 野生稻研究概述
第三章 野生稻種質資源多樣性研究
第四章 野生稻優異基因的研究與利用
第五章 普通野生稻多樣性的研究
第六章 野生稻種質資源保存與利用的思考
參考文獻
中國野生稻的保護與利用 節選
《中國野生稻的保護與利用》內容簡介:野生稻由于長期處于野生狀態,經受了各種有害和不良環境的自然選擇,不僅抗病蟲,抗逆性較強,而且具有潛在的高產和優質等優良基因,是我們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產,為水稻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中國野生稻的保護與利用 相關資料
插圖:1.異位保存異位保存,也稱遷地保存、非原生境保存,指將從各原生地收集的種質資源(包括種子、種莖)從其原產地或自然生境中遷徙到一定的保護設施或場所中集中進行保存的方法。異位保存是國內外野生稻種質資源保存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國最早采用的保存方式,包括種質庫保存和種質圃保存兩種方法。異位保存使野生稻種質在人為控制的環境下保存,安全性高,不會因生態惡化或生物危害而消失;可以將不同原生地的野生稻種質資源集中保存,利于維護、管理以及開展研究與利用,是一種安全、經濟的保存方式。(1)種質圃保存即在野生稻的主要分布區,選擇氣候、土壤、環境適宜野生稻生長的地方,建立種質資源圃,把從各原生地采集的種莖,種植于種質圃內保存。中國的3種野生稻均以無性繁殖為主,并能進行有性繁殖;同時,普通野生稻多數材料為雜合體,自交后代有性狀分離,種子保存會導致部分基因丟失,因此,采用種莖保存十分必要。廣東、廣西是中國野生稻資源最豐富的2個省(區),中國農業部于20世紀90年代在廣州和南寧建立了2個國家級野生稻種質圃,集中收集保存南方各省的野生稻種質資源及國外引進的野生稻種質資源。A.種質圃對保存設施要求:野生稻在種質圃內種植,一般采用瓦缸、塑料桶、水泥池等容器,每個容器種植一株野生稻。野生稻按其對生境水分狀況要求可分為水生、旱生、水旱交替3種類型。
中國野生稻的保護與利用 作者簡介
孫希平,女,1975年出生于山西省臨汾市。1998年畢業于山西農業大學。2001年獲得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學位。同年到山西農業大學工作,2008年獲得作物遺傳育種專業博士學位。工作以來從事小麥抗旱性的分子標記研究、野生稻資源的鑒定及分析等研究工作。現正在主持國家農業部科技項目子課題1項。參加國家自然基金、山西省科技攻關、山西省自然基因等多項科研項目。在《作物學報》、《植物遺傳資源學報》、《麥類作物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