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86930
- 條形碼:9787500486930 ; 978-7-5004-8693-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 本書特色
《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重點教材
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 內容簡介
《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從環境物品與環境經濟體等新的視角,介紹了環境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思想方法、研究對象與學科體系等內容。微觀環境經濟學重點突出了環境物品的投資決策、生產分工、供給與需求、交換與消費、市場配置、控制與調節、產權屬性與效用特征的轉化。宏觀環境經濟學以環境經濟體的要素結構,成長與發展,競爭與協同,全球化決策與區域化治理為重點。《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適用于具有經濟學基礎的研究生,具有豐富行政管理經驗的中高級領導干部,以及從事行政管理、經濟管理、環境管理、區域管理、環境工程、城市規劃、土地規劃、低碳規劃、區域開發與氣候變化等工作的專業人士閱讀。
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 目錄
**章 環境經濟學的發展與成就
**節 環境經濟思想理論淵源
第二節 環境經濟學的誕生
第三節 環境經濟學的成就與貢獻
第四節 環境經濟學的發展方向
第二章 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節 研究對象
第二節 學科體系
第三節 與相鄰學科的關系
第四節 本書的結構安排
中篇 環境物品
第三章 環境物品的經濟屬性
**節 環境物品的概念
第二節 環境物品的特性
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 節選
《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從環境物品與環境經濟體等新的視角,介紹了環境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思想方法、研究對象與學科體系等內容。微觀環境經濟學重點突出了環境物品的投資決策、生產分工、供給與需求、交換與消費、市場配置、控制與調節、產權屬性與效用特征的轉化。宏觀環境經濟學以環境經濟體的要素結構,成長與發展,競爭與協同,全球化決策與區域化治理為重點。《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適用于具有經濟學基礎的研究生,具有豐富行政管理經驗的中高級領導干部,以及從事行政管理、經濟管理、環境管理、區域管理、環境工程、城市規劃、土地規劃、低碳規劃、區域開發與氣候變化等工作的專業人士閱讀。
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 相關資料
插圖:(二)環境經濟能流的特殊規律與食物鏈中的能量流動不同,環境經濟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受到人工的干預,一般是盡可能地朝著人類需要的方向流動,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能量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環境能流沿著食物鏈傳遞,在傳遞過程中能量利用效率很低。例如生物能在食物鏈傳遞過程中遵循“l/10”法則,即能量沿綠色植物向草食動物再向肉食動物逐級流動,通常后者獲得的能量大約只為前者所含能量的10%。但在環境經濟系統中,通過人的干預,能量利用效率可以得到大大提高。例如在農業系統中,可以通過選育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品種、改良生態環境,建立人工生態系統,可以使生物能在產業鏈中高效運行,作物的生產潛力充分發揮,高級產業對低級產業中生物能的利用與吸收率可以達到90%以上。第二,方向可逆和路徑可循環。環境能流是單程流,具有不可逆性。例如,能量以光能狀態進人生態系統后,就不再以光能形式而是以熱能形式散逸于環境中。被綠色植物截取的光能,絕不可能再返回到太陽中去;草食動物從綠色植物中所獲得的能量,也決不能再返回給綠色植物。但在環境經濟系統中,人們可以按照自身的需要,可以向同一個環境系統或經濟系統反復輸人輸出能源。典型的有抽水蓄能電站。抽水蓄能電站又稱循環水電站,它由上下兩個落差水庫構成,在供電高峰補充大電網電力,在用電低谷時就用電網和自發的電抽水回上庫,利用水流上下落差的沖力進行發電。但應該提到的是,這個“可逆性”并沒有違反熱力學定律,實際上為了實現“可逆性”,需要付出更多的能量。它是先用低能質的能生產高能質的能,然后用高能質的能又生產低能質的能,最后又用低能質的能生產高能質的能。在這個反復的轉換過程中,受制于熱力學第二定律,能源效率降低。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在經濟上是合理的。
環境經濟學高級教程 作者簡介
梁本凡,男,1963年生,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全球低碳城市聯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中社科城市與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城市經濟研究會理事,歷任城市規劃研究室主任,社會與環境研究室主任,人居環境部主任。先后留學于德國與印度。自2002年任研究員以來,主持科研項目15項。獲獎科研成果項目8項。其中,獲部級以上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所局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國家級學術社團優秀成果獎2項,獲省級學術社團優秀成果獎1項,獲部以上領導批簽肯定的科研成果3項。提交上報國務院專報1份,提交上報國土資源部部領導的內部報告2份,出版專著2部,主編和撰寫研究報告24部,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教材1部,公開發表論文20余篇。2007年來任國土資源部滾動科研項目“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課題組執行組長,主持研發“中地指數”、“城市核心競爭力評價新方法”等。研究成果,在理論、方法和對策等方面富有首創性,為中央政府、地方城市與社會公眾決策提供了較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