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戰略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85841
- 條形碼:9787500485841 ; 978-7-5004-8584-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戰略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戰略研究》: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文庫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戰略研究 內容簡介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是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的“省隊”,云南省省級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在推動云南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2001年,在認真分析形勢和找準問題的基礎上,院黨委和院行政班子確立了把社科院建設成為云南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研究和宣傳的重要基地;建設成為云南省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決策咨詢的重要基地;建設成為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建設成為云南省人文社會科學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基地的奮斗目標。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歷來重視基礎研究和學科建設,逐步形成了社科院的特色學科、重點學科及學術優勢,民族和宗教問題研究、東南亞南亞研究、云南歷史文化研究、社會發展研究、區域經濟和農村發展研究,以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學科和學科方向的研究在全省、全國都有重大的影響和較高的學術水平,某些方面(東南亞、民族文化、農村發展等)在世界相關研究領域也占有一席之地。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戰略研究 目錄
**章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發展現狀與趨勢
一 中國與南亞國家貿易關系發展現狀
二 云南與南亞國家經貿關系發展現狀
三 中國與南亞國家經貿關系發展趨勢
四 云南與南亞國家經貿關系發展趨勢
第二章 中國云南與南亞國家經貿發展的基礎和潛力
一 中國與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有良好的環境和雙邊基礎
二 中國與南亞國家有推進經貿合作的現實需求
三 中國與南亞國家的經貿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
四 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發展迅速,潛力較大
第三章 中國云南與南亞發展經貿合作關系的制約因素
一 政治因素
二 經濟因素
第四章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的戰略定位及戰略構想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戰略研究 節選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戰略研究》內容簡介: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是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的“省隊”,云南省省級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在推動云南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2001年,在認真分析形勢和找準問題的基礎上,院黨委和院行政班子確立了把社科院建設成為云南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研究和宣傳的重要基地;建設成為云南省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決策咨詢的重要基地;建設成為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建設成為云南省人文社會科學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基地的奮斗目標。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歷來重視基礎研究和學科建設,逐步形成了社科院的特色學科、重點學科及學術優勢,民族和宗教問題研究、東南亞南亞研究、云南歷史文化研究、社會發展研究、區域經濟和農村發展研究,以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學科和學科方向的研究在全省、全國都有重大的影響和較高的學術水平,某些方面(東南亞、民族文化、農村發展等)在世界相關研究領域也占有一席之地。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和宣傳方面,云南省社會科學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出版了《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念》、《鄧小平理論與云南發展》、《鄧小平理論與云南21世紀發展》、《馬克思主義人權觀與中國少數民族》、《鄧小平經濟思想研究》、《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研究》、《鄧小平社會主義論》、《鄧小平社會發展論》、《鄧小平改革開放論》、《鄧小平經濟發展論》、《鄧小平統一戰線論》等著作,系統研究、闡述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和時代特征,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學術界、理論界的廣泛好評,這些理論成果標志了云南研究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科體系的形成和完善。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戰略研究 相關資料
插圖:第三,云南省與南亞國家進出口貿易的品種單一,資源型產品占主體地位。云南與南亞貿易除磷化工產品的出口和礦產品的進口以外,高附加值的商品貿易數量很小。這說明云南省與南亞國家的貿易還處于低水平階段。云南與南亞企業和商界對相互市場的需求狀況還不夠了解,云南對南亞的貿易有待拓展,市場潛力有待挖掘。第四,云南省與南亞國家的貿易波動較大。這主要體現在云南省與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尼泊爾的貿易當中。1998年云南省與巴基斯坦的貿易額為11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72.0%。1999年雙邊貿易額就降為175萬美元,下降了84.1%。2004年貿易額為140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了368.0%。2006年就降為264萬美元,比2005年下降了76.32%。2007年又上升為1383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了4784.6%,2008年下降至6196萬美元,同比下降達58.4%之多;云南省同斯里蘭卡的貿易額波動也很大,2002年增長較快,貿易額為429萬美元,比2001年增長116.7%。2003年就下降為299萬美元,比2002年下降了30.3%。2004年增長不大,貿易額為310萬美元。2005年和2006年又是快速增長的兩年,雙方貿易額為545萬美元和673萬美元,增長速度分別高達75.8%和23.5%。2007年云南與斯里蘭卡的貿易額為257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83.1%,2008年云南與斯里蘭卡貿易額達3164萬美元,數量又有所上升。第五,云南與南亞貿易占中國和云南對外貿易的比重不大。云南省與南亞國家的貿易額占中國對南亞國家的貿易總額的比重最高也僅達到1.5%(2001),2006年僅為0.62%,2007年和2008年所占的比重又重新回升,分別占1.09%和1.37%。云南省對南亞國家的貿易額占云南省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處于波動上升的狀態,2004-2008年分別為5.1%、4.6%、3.5%、6.2%和9.4%。這兩組數字可以說明,云南省對南亞地區的商品貿易雖然處于一種上升的趨勢,但這與中國的對外開放水平和云南省獨特的區位優勢還是不相稱的。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戰略研究 作者簡介
任佳,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云南省東南亞南亞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南亞學會副會長、云南省南亞學會會長。經濟學博士、研究員。 主要從事南亞研究,以及國際區域合作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度工業化進程中產業結構的演變》、《中國與印度經貿合作新戰略》、《南亞報告2002-03》、《穿越時空的商道:云南與印度民間貿易研究》,并發表“印度發展模式及對中國的啟示”、“印度產業結構變動的機制與產業政策”、“中印緬孟地區經濟合作的戰略意義”、“中巴經貿關系的發展”等多篇論文。多次赴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參加國際會議。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