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命脈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310648
- 條形碼:9787111310648 ; 978-7-111-31064-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命脈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 本書特色
《經濟命脈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寫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重大合作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資助調整農業生產和糧食庫存結構的關鍵時刻我們何去何從《經濟命脈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討論了以下10個方面的問題1 資源約束與增產潛力2 發揮比較優勢,調整農業結構3 大豆與大蝦4 儲糧于民,改革糧食儲運體系5 開拓農民的玫瑰園6 從哪兒來的啤酒7 生物燃料是禍還是福8 農村金融改革與村鎮銀行9 農民窮和貧富差距10 農村勞動力轉移《經濟命脈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主要觀點發揮比較優勢,讓外國人去種大豆改革儲糧系統,從老鼠、蛀蟲口里奪取幾千萬噸糧食啤酒行業大有潛力生物燃料不但不能限制,還應大力提倡讓農民進軍國際高檔香水產業搞活農村經濟,關鍵在金融搞好農民就業,降低基尼系數
經濟命脈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 內容簡介
農民的前途是中國經濟的大問題,7億農民在當前這場國際經濟巨變過程中經歷怎樣的轉化、掙扎和蛻變,將決定未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理念。
在連續6年獲得農業豐收之后,如今已經到了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幅度調整農業生產和糧食庫存結構的關鍵時刻。
中國儲糧系統和先進國家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為什么我們還要在低水平上爬行?資金不是問題,技術不是問題,需求更不是問題,缺乏新鮮思路才是真正的障礙。
如何才能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縮小貧富差距?
經過多年的摸索,作者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相關的理論也較之前更為豐富,只要下決心,完全可能開創出農村建設的新局面。
本書采用的大量**手資料和數據是國內目前同類書所沒有的。本書的許多觀點有助于農業政策的制定,并可啟發深化農業改革的思路。
經濟命脈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 目錄
第1章 資源約束與增產潛力
中國的資源約束:人多地少還缺水
中國增產糧食的潛力
全球糧食供給的潛力
第2章 農業生產結構調整
農產品背后的比較優勢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的準則
調整結構,少種大豆
增加飼料進口符合經濟規律
大量進口飼料會不會讓中國農民失業
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幅度
日本和韓國的糧食生產結構調整
第3章 大豆與大蝦
中國進口大豆推高了國際市場價格
進口大豆背后的故事
大豆進口與大蝦出口
美國農民具有生產大豆的優勢
為什么中國農民不喜歡增產大豆
要不要對進口大豆反傾銷
大豆生產和市場格局
進口大豆是否受制于人
外資企業能不能控制大豆加工行業
第4章 儲糧于民,改革糧食儲運體系
糧食豐收后的煩心事
有沒有弄虛作假,有沒有碩鼠
被忽視了的糧食損耗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糧食儲運改革要有魄力,要有新思路
儲糧改革是個系統工程
糧倉的產權與管理
農民具有超凡的創造力
糧食儲運系統改革勢在必行
附錄4a 化整為零,儲糧于民:加拿大糧食儲運系統的啟示
第5章 開拓農民的玫瑰園
拷問玫瑰油
陷入低谷的玫瑰油產業
玫瑰油的利潤誘惑
玫瑰油生產中心的轉移
開發新產業的基本原則
中國玫瑰油產業的開路先鋒
香水業的壟斷限制了中國玫瑰油發展
解放思想,創建中國香水品牌
和巨人叫板的策略
第6章 從哪兒來的啤酒
啤酒的舶來史
啤酒產量的飛躍
啤酒人均消費量依然落后
中國啤酒增產的依據
啤酒產量預測模型
城鎮和農村人均啤酒消費的收入彈性
城鎮與農村人均啤酒消費量估算
估算啤酒消費總量
啤酒大麥的缺口和發展戰略
第7章 生物燃料是禍還是福
生物燃料引起的爭論
無法回避的石油危機
美國和歐盟大力開發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有沒有搶奪窮人的口糧
大量閑置耕地給生物燃料提供了發展空間
生物燃料的成本
生物燃料的后發優勢
非洲的饑荒和生物燃料
盡早布局,開發生物燃料
第8章 農村金融改革與村鎮銀行
農村金融的困境
農信社的不可改造性
絕對不要忽視金融改革中人的因素
打破框框,大膽創新
村鎮銀行頭上的緊箍圈
村鎮銀行的草根性
不能死者不得生
監管機構的內在激勵機制
改造和新建
奧森鐵律
第9章 農民窮和貧富差距
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三大差距,六種組合
貧富差距的地域因素
各階層居民收入差距
貧富差距中的城鄉因素
貧富差距與社會穩定
基尼系數的局限性
治理三大差距適用不同的政策
提高農民收入的關鍵在于就業
第10章 農村勞動力轉移
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低工資線
剩余勞動力的定義
剩余勞動力的估算方法
相差甚遠的各種估計
艱巨的歷史性任務
“勞工荒”是不是空穴來風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途徑
掃除阻礙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障礙
勞工荒與產業轉移
產業轉移規律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參考文獻
經濟命脈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 節選
《經濟命脈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主要內容簡介:農民的前途是中國經濟的大問題,7億農民在當前這場國際經濟巨變過程中經歷怎樣的轉化、掙扎和蛻變,將決定未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理念。在連續6年獲得農業豐收之后,如今已經到了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幅度調整農業生產和糧食庫存結構的關鍵時刻。中國儲糧系統和先進國家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為什么我們還要在低水平上爬行?資金不是問題,技術不是問題,需求更不是問題,缺乏新鮮思路才是真正的障礙。如何才能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縮小貧富差距?經過多年的摸索,我們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相關的理論也較之前更為豐富,只要下決心,完全可能開創出農村建設的新局面!督洕}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采用的大量**手資料和數據是國內目前同類書所沒有的!督洕}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的許多觀點有助于農業政策的制定,并可啟發深化農業改革的思路。作為傳統農業大國,擁有數千年農耕歷史的中國,至今仍有近60%的人口為農業人口。如何處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即“三農”問題)一直是中國國家政策中的重中之重。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農業市場的開放以及國內產業升級的展開,新形勢下的“三農”問題更趨于復雜。如何梳理三農問題的脈絡,如何深化農業改革,成為必須迫切回答的問題.作者以經濟學家的獨特視角,從農業資源、農業結構、經濟作物發展、民間儲糧、農村金融改革等問題出發,重新解構“三農”問題,用權威的數據與精辟的邏輯分析向讀者揭示問題,闡明誤解,對未來“三農”的發展方向做了大膽的展望。
經濟命脈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 相關資料
插圖:如果不支付這些費用,美國農民怎么維持生活和再生產?第二,若要將這些玉米運送到非洲窮困地區,發放給貧民,需要支付相應的運輸和管理成本。近年來,美國和加拿大農民在豐收之后有些谷物積壓在倉庫里,他們愿意無償地捐贈給窮國?墒,他們卻無力支付這些捐贈糧食的運費。既然市場機制不起作用,只有請政府和慈善機構出面了。美國經濟學家杰弗瑞.薩克斯多年來奔走呼吁,請聯合國和世界上富裕國家拿出各自GDP的一個很小的比例來支援貧窮國家。他的舉動值得欽佩,可是,經過多年的努力之后,薩克斯非常郁悶,國際援助的數量依然踏步不前。出乎薩克斯的預料,那些接受國際援助的國家依然貧窮,反倒是幾乎沒有接受國際援助的中國迅速擺脫了缺糧狀態,不僅自食有余,還能支援其他國家。實踐證明,只有幫助窮國人民發展生產,才能自力更生,擺脫饑餓。否則,即使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生產再多的谷物,也不能根本解決窮國的饑餓問題。顯而易見,無論市場機制還是政府行為都不能激勵美國(和其他谷物生產大國)農民為非洲和亞洲的窮人增加糧食生產。美國農民增產的玉米從一開始就奔著生物燃料去的.如果沒有生物燃料的需求,這些玉米壓根就不存在。因此,把這些玉米和養活多少貧民聯系在一起,在邏輯上說不通。
經濟命脈系三農-深化農業結構改革 作者簡介
徐滇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休倫學院經濟系終身教授。北京大學、中山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東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高?妥淌。加中金融學會顧問,中國留美經濟學會學術委員,2000年任長城金融研究所所長,2003年獲孫冶方經濟學獎。曾任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顧問。《中國經濟評論》和《技術經濟和數量經濟》等經濟學雜志編輯。著有《政府與經濟發展》、《世界格局與中國經濟發展策略》、《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房價與泡沫經濟》、《房價與物業稅》、《終結貧窮之路:中國和印度發展戰略比較》等20多部專著。在北美、歐洲和中國大陸的學術雜志上發表數百篇論文。李昕,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博士后,2009年獲中山大學世界經濟專業博士學位。2008。2009年間,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訪問留學一年。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