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84097
- 條形碼:9787500484097 ; 978-7-5004-8409-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本書特色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問題研究》:社會保障問題研究系列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六章,主要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社會保障思想的產生和發展;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中國社會保障思想的由來與制度初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的實踐歷程與理論分析等。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目錄
序導論**章 馬克思主義社會保障思想的產生和發展**節 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保障思想一 社會保障思想的價值取向——社會公平二 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保障思想的批判三 關于共產主義社會的社會保障思想的構想第二節 列寧的社會保障思想一 *好的工人保險形式——國家保險二 社會主義社會保障的目標是保障和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要求三 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原則是社會主義社會保障的基本原則四 靈活多樣性原則是社會主義社會保障基金籌集的*佳方式第三節 毛澤東的社會保障思想一 社會主義社會保障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二 社會主義社會保障基本原則的確立三 確立了社會主義社會保障的基本內容四 毛澤東社會保障思想的歷史局限性第四節 鄧小平的社會保障思想一 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是社會主義社會保障的出發點二 經濟發展是構建與完善社會主義社會保障的基石三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社會保障的*終目的四 對社會保障內容的新解讀第二章 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節 西方國家社會保障思想的理論淵源一 空想社會論二 宗教思想論第二節 西方國家現代社會保障理論及政策一 國家干預主義是社會保障的理論基石二 福利國家思想發展的里程碑——《貝弗里奇報告》三 新自由主義導致社會保障制度危機四伏四 “第三條道路”——社會保障思路的再選擇第三節 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面臨的困境一 財政赤字龐大,通貨膨脹嚴重二 高福利和福利均等化造成依賴思想嚴重三 生產成本增加導致競爭力與積極性降低四 機構日益龐大導致效率低下第四節 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經驗與教訓一 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經驗二 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教訓第三章 中國社會保障思想的由來與制度初創**節 中國古代社會保障思想一 中國古代社會保障思想的歷史軌跡二 中國古代社會保障思想的評介及啟示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國共產黨的社會保障實踐一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的社會保障實踐二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社會保障制度第四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的實踐歷程與理論分析**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制度的曲折歷程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的調整(1956-1966年)二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的停滯(1966-1978年)三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的恢復(1978-1984年)四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1984-1993年)五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體系改革的發展階段(1994年以來)第二節 社會保障理念若干相關概念闡釋一 對社會保障理念相關概念的解讀二 社會保障理念相關概念問的關系第三節 社會保障理念的嬗變進程一 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理念的變遷——“從慈悲到正義之路”二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理念的嬗變進程三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理念的分歧第四節 差序平等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的基本理念一 社會保障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二 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不懈的價值追求三 社會主義平等的實現有一個過程四 差序平等要求起點與*終結果都平等,但過程具有差序性五 公平正義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通過差序平等來體現第五章 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存在的若干問題**節 社會保障覆蓋面窄、差異大、擴面難一 我國社會保障覆蓋面的現狀概述二 社會保障覆蓋面存在的問題第二節 社會保障法制不健全一 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不健全,立法滯后二 立法保障的范圍狹窄、層次低三 社會保障法律監督、實施機制匱乏第三節 社會保障管理體系不健全,制度嚴重缺失一 社會保障管理體系不健全二 社會保障制度缺失現象嚴重第四節 社會保障責任劃分模糊一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責任劃分不清二 政府責任與民間責任仍未做出明確的劃分三 歷史責任與現實責任混淆第五節 社;鹑笨诖,保值增值困難一 社保基金缺口大,籌資渠道狹窄二 基金的運營與保值增值陷入困境第六節 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一 我國人口老齡化概述二 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困境第七節 社會保障意識淡薄一 政府主管部門意識淡薄二 用人單位意識淡薄三 社會成員個人意識淡薄第八節 城鄉社會保障差距大、城鄉統籌之路舉步維艱一 城鄉社會保障覆蓋面差異大二 城鄉二元制結構與人口老齡化、城市化和就業多樣化不相適應三 二元格局下城鄉勞動者的保障待遇不平等四 農村社會保障管理機構分散,缺乏法律保障五 城鄉統籌之路舉步維艱第六章 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體系的若干對策**節 加強社會保障法制體系建設一 加快社會保障立法二 強化基金籌集與運營的法律規范三 明確政府的社會保障法制責任四 強化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措施五 加強勞動與社會保障立法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第二節 拓寬社;饋碓辞,確保社保資金的保值增值一 加強社;鸬幕I集與管理,不斷提高支撐力和安全度二 對社;疬M行市場運作,確保社;鸨V翟鲋等 加強社保基金的運營監管四 適時開征社會保障稅第三節 構建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一 樹立社會保障城鄉統籌的正確理念二 既統籌城鄉又區別對待三 建立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四 強化責任,突出公平五 加強制度和管理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六 加強法制和監察建設,推進法制化進程七 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建立長效機制第四節 改革社會保障管理體制一 推行一體化的社會保障管理制度改革二 機構設置堅持部門分工協作的原則三 建立系統的社會保障監管機制四 建立高效的社會保障管理網絡五 發展社會組織,調動社會力量第五節 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一 在城鎮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內構建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二 解決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三 解決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第六節 完善社會保障責任共擔機制一 必須明確政府的責任二 必須明確企業(單位)的責任三 必須明確界定個人責任四 國家引導,責任共擔第七節 養老保障體系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策略一 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二 延長法定退休年齡,實行彈性退休制,實施積極的促進勞動和就業的養老保險制度三 做實個人賬戶,提高養老保險基金應對人口老齡化風險的能力四 挖掘社區資源,充分利用老年人資源,實現“以老扶老”五 完善相關配套政策、設施建設第八節 增強社會保障意識一 增強政府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二 增強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障意識三 提高社會成員的社會保障意識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節選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問題研究》表達的一個重要理念,是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的價值訴求!渡鐣髁x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問題研究》認為,這種訴求應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保障實踐活動以及對這種實踐活動進行規范的基本準則。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平等是公平正義的體現。但平等的實現是一個過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條件下,差序平等是一個較好的價值選擇……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相關資料
三 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原則是社會主義社會保障的基本原則列寧社會保障思想最基本的觀點認為,社會主義國家不可推卸的責任就是保障和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水平,而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保障的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需要的滿足程度卻要受到社會財富積累程度與生產力發展水平所制約。1918年列寧對考茨基提出的“……蘇維埃共和國成立了9個月,不僅沒有推廣普遍福利,反而不得不說明發生普遍貧困的原因”①的攻擊時,指出社會主義福利的改善程度要根據環境的不同來確定,像俄國這樣一個經濟比較落后的國家,經過4年戰爭之后,在國內外資產階級繼續進行破壞活動的情況下,認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成立9個月沒有推廣社會福利,純屬別有用心。他認為這種指責同反革命資產者“實際上絕無差別,絲毫沒有差別。用‘社會主義’作招牌的甜言蜜語,不過是在重述俄國科爾尼洛夫分子、杜托夫分子和克拉斯諾夫分子露骨地、直截了當地、毫不掩飾地說出來的話”②。因此,列寧堅信“經濟落后國家的社會福利只能隨著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逐步積累,不能幻想社會主義制度一建立就能實現普遍而完善的福利”③。在新經濟政策時期,蘇維埃政府曾努力改善過工人的生活狀況,提高了工資待遇和福利,卻導致了工人工資增長的速度大大超過生產的增長速度,社會保險費用急劇增加,已遠遠超出生產發展的承受能力,列寧對此變化非常關注。1921年10月他責成有關部門要根據新經濟政策詳細研究有關工人保險問題,以避免造成嚴重后果。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凌文豪,1972年4月生,河南省周口人,法學博士,現為河南大學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社會保障專業碩士生導師,河南大學地方政府與社會治理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社會保障基本理論與實踐、社會工作實務。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著作2部,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3項,參與完成省部級課題4項,獲省級科研二、三等獎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