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108280
- 條形碼:9787121108280 ; 978-7-121-1082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 本書特色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研究型教學模式系列教材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根據教育部對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從實用性和先進性出發,全面介紹有關數據庫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
本書分為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篇。理論部分分為7章,主要內容包括:數據庫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sql server 2000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及用法、sql語言、數據庫設計的方法、數據庫保護的基礎理論及應用、數據庫新技術和國產數據庫介紹。實驗部分設計了8個實驗,便于讀者根據課程教學的進度開展設計和上機操作。本書附錄為讀者進行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提供了實用工具。本書提供教學用多媒體電子課件和實例數據庫edu_d,并配套網絡教學平臺。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教材,還可供從事數據庫開發的讀者和計算機技術愛好者學習參考。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 目錄
1.1 數據庫系統概述
1.1.1 信息與社會
1.1.2 數據庫的基本概念
1.1.3 數據庫系統的特點
1.1.4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
1.2 數據庫模型
1.2.1 概念模型
1.2.2 數據模型
1.2.3 常用數據模型
1.3 數據庫系統結構
1.3.1 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
1.3.2 二級映像與數據獨立性
1.4 數據庫系統的組成
1.4.1 硬件支撐環境
1.4.2 軟件系統
1.4.3 數據庫
1.4.4 人員
本章小結
習題1
第2章 關系數據庫
2.1 關系數據模型
2.1.1 關系數據模型概述
2.1.2 關系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
2.1.3 關系數據模型的組成
2.2 關系運算簡介
2.2.1 集合運算
2.2.2 選擇運算
2.2.3 投影運算
2.2.4 連接運算
本章小結
習題2
第3章 sql server 2000
3.1 sql server 2000的特點
3.2 sql server 2000的安裝
3.2.1 sql server 2000的運行環境要求
3.2.2 sql server 2000的安裝
3.3 sql server的啟動
3.4 系統數據庫與數據庫對象簡介
3.4.1 系統數據庫簡介
3.4.2 系統數據表簡介
3.4.3 系統存儲過程簡介
3.4.4 數據庫對象簡介
3.5 sql server 2000常用工具
3.5.1 sql server企業管理器
3.5.2 sql查詢分析器
3.5.3 導入與導出數據
3.5.4 數據庫的附加與分離
本章小結
習題3
第4章 關系數據庫語言sql
4.1 sql簡介
4.1.1 sql語言的特點
4.1.2 sql語言的主要功能
4.1.3 sql語句的書寫準則
4.2 查詢語句
4.2.1 基本查詢
4.2.2 使用列表達式
4.2.3 where從句的進一步使用
4.2.4 數據匯總
4.2.5 連接查詢
4.2.6 嵌套查詢
4.2.7 聯合查詢
4.2.8 使用系統內置函數的查詢
4.3 數據更新
4.3.1 插入數據
4.3.2 修改數據
4.3.3 刪除數據
4.4 數據定義
4.4.1 定義基本表
4.4.2 修改基本表
4.4.3 刪除基本表
4.4.4 視圖
4.4.5 索引
本章小結
習題4
第5章 數據庫設計
5.1 數據庫設計概述
5.1.1 數據庫和信息系統
5.1.2 數據庫設計的內容
5.1.3 數據庫設計的基本階段
5.2 規范化
5.2.1 問題的提出
5.2.2 規范化
5.2.3 范式
5.2.4 范式在工程化設計中的實際應用
5.2.5 規范化小結
5.3 需求分析
5.3.1 需求分析的基本內容
5.3.2 需求分析的方法
5.3.3 數據流程圖簡介
5.3.4 數據字典簡介
5.4 概念結構設計
5.4.1 概念結構設計的任務
5.4.2 概念結構設計的方法與步驟
5.4.3 局部e-r模型設計過程
5.4.4 全局概念結構設計
5.4.5 實例
5.5 邏輯結構設計
5.5.1 邏輯結構設計的任務
5.5.2 e-r圖向關系模型的轉換
5.5.3 數據模型的優化
5.5.4 實例
5.6 數據庫的物理設計
本章小結
習題5
第6章 數據庫保護
6.1 事務
6.1.1 事務的概念
6.1.2 事務的特性
6.1.3 sql server 2000事務應用
6.1.4 事務的狀態轉換
6.2 數據庫恢復技術
6.2.1 數據庫可能出現的故障
6.2.2 數據庫的恢復原理
6.2.3 sql server 2000中數據備份與恢復的實
6.3 并發控制
6.3.1 并發操作帶來的不一致問題
6.3.2 并發控制——封鎖及封鎖協議
6.4 數據庫的完整性
6.4.1 數據庫的完整性介紹
6.4.2 sql中的完整性約束
6.4.3 sql server 2000中完整性約束的實現
6.5 數據庫的安全性
6.5.1 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問題
6.5.2 權限
6.5.3 數據庫的安全性控制
6.5.4 sql server 2000中系統安全性的實現
本章小結
習題6
第7章 數據庫新技術及國產數據庫介紹
7.1 數據庫技術的發展
7.1.1 數據庫技術的發展
7.1.2 面向對象數據庫系統介紹
7.1.3 分布式數據庫技術介紹
7.1.4 主動數據庫技術介紹
7.1.5 并行數據庫技術介紹
7.1.6 數據倉庫及數據挖掘技術
7.2 國產數據庫介紹
7.2.1 金倉數據庫管理系統
7.2.2 達夢數據庫管理系統
本章小結
習題7
第8章 實驗
實驗1 sql server 2000環境的熟悉和數據庫的創建
實驗2 數據庫與數據表的創建、刪除與修改
實驗3 單表sql查詢語句練習
實驗4 多表sql查詢語句練習
實驗5 嵌套查詢和集合查詢
實驗6 sql server 2000中視圖的創建和使用
實驗7 sql server 2000中數據的控制與維護
實驗8 數據定義和數據更新
附錄a delphi/sql server開發與編程
a.1 delphi數據祝應用程序結構
a.2 ado組件
a.3 數據源組件和數據顯示/編輯組件
a.4 設計數據模塊連接數據庫
附錄b asp/sql server開發與編程
b.1 asp技術概述
b.2 asp的內建對象
b.3 使用ado操作sql server數據庫
b.4 通過odbc訪問數據庫
附錄c 數據類型
c.1 整數數據類型
c.2 浮點數據類型
c.3 二進制數據類型
c.4 邏輯數據類型
c.5 字符數據據類型
c.6 文本和圖形數據類型
c.7 日期和時間數據類型
c.8 貨幣數據類型
c.9 特定數據類型
c.10 用戶自定義數據類型
c.11 新數據類型
附錄d sql server 2000常用內置函數
d.1 數據轉換函數
d.2 字符串函數
d.3 算術函數
d.4 文本(text)與圖像(image)函數
d.5 日期與時間函數
d.6 系統函數
參考文獻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 節選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根據教育部對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從實用性和先進性出發,全面介紹有關數據庫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分為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篇。理論部分分為7章,主要內容包括:數據庫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SQLServer2000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及用法、SQL語言、數據庫設計的方法、數據庫保護的基礎理論及應用、數據庫新技術和國產數據庫介紹。實驗部分設計了8個實驗,便于讀者根據課程教學的進度開展設計和上機操作。《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附錄為讀者進行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提供了實用工具。《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提供教學用多媒體電子課件和實例數據庫EDU_D,并配套網絡教學平臺。《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可作為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教材,還可供從事數據庫開發的讀者和計算機技術愛好者學習參考。
《數據庫技術及應用(第2版)》 相關資料
插圖:自從第一臺計算機面世以來,計算機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發生了很大變化。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計算機的應用領域由科學計算逐漸擴展到廣義的數據處理的各個領域。到20世紀60年代末,數據庫技術作為數據處理的一種新手段迅速發展起來,成為應用最廣泛的計算機應用的技術之一,也是計算機信息系統和應用系統的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數據庫的概念最初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美國為了戰爭的需要,把各種情報集中起來存儲在計算機中,被稱為Information Base或Database。在20世紀60年代的軟件危機中,數據庫技術作為軟件技術的分支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1968年IBM公司推出了層次模型的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數據庫系統,1969年美國數據系統語言協會的數據庫任務小組(DBTG)發表的系列報告提出了網狀模型,1970年IBM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關于關系模型的著名論文。這些事件奠定了現代數據庫技術的基礎。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是數據庫蓬勃發展的時期,不僅推出了一些網狀模型數據庫系統和層次模型數據庫系統,還圍繞關系數據模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開發工作,關系數據庫理論和關系模型數據庫系統日趨完善。因為關系模型數據庫本身具有的優點,它逐漸取代了網狀模型數據庫和層次模型數據庫。到目前為止,關系模型數據庫系統仍然是最重要的數據庫系統。20世紀90年代,關系模型數據庫技術又有了進一步的改進。由于受到計算機應用領域及其他分支學科的影響,數據庫技術與面向對象技術、網絡技術等相互滲透,產生了面向對象數據庫和網絡數據庫。進入21世紀后,面向對象數據庫和網絡數據庫技術逐漸成熟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近40年來,數據庫技術已經經歷了3次演變,形成了以數據建模和數據庫管理系統為核心,具有較完備的理論基礎和廣泛的應用領域的成熟技術體系,已成為計算機軟件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通常,人們把早期的層次模型數據庫和網狀模型數據庫系統稱為第一代數據庫系統,把當前流行的關系模型數據庫稱為第二代數據庫系統,當前正在發展的數據庫系統稱為第三代數據庫系統。我國有關部委、國防、氣象和石油等行業開始使用數據庫始于20世紀70年代。而數據庫技術得到真正的廣泛應用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DBas開始的。盡管DBase系列和XBase系列都不能稱為一個完備的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但是它們都支持關系數據模型,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加上該系統是在微型計算機上實現的,一般也能滿足中、小規模的管理信息系統的需要,所以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為數據庫技術的普及奠定了基礎。數據庫系統的出現使信息系統從以加工數據的程序為中心轉向圍繞共享的數據為中心的新階段。這樣既便于數據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應用程序的研制和維護,提高了數據的利用率和相容性。20世紀80年代后不僅在大型機上,而且在大多數微型機上也配置了數據庫管理系統,使數據庫技術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與普及。無論是小型事務處理、信息處理系統、聯機事務處理和聯機分析處理,還是一般企業管理和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CAD/CAM)及管理信息系統,都應用了數據庫技術。數據庫技術的應用程度已經成為衡量企業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