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工筆牡丹珍禽技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540244
- 條形碼:9787530540244 ; 978-7-5305-4024-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筆牡丹珍禽技法 節選
《工筆牡丹珍禽技法》內容簡介:牡丹,被稱為“花中之王”,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也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在中國繪畫史上,以牡丹為內容和主題,因其豐富的藝術內涵和象征意義,成為花鳥畫中的一個重要門類。有文字記載的牡丹文化起源,要從《詩經》中牡丹進入詩歌算起。南北朝時,劉賽客《嘉記錄》記載“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反映了繪畫領域中對牡丹的表現。隋煬帝在洛陽建西苑,詔天下進奇石花卉,易州進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進入皇家園林,開始賦予其富貴吉祥的意義。唐詩中,描寫牡丹的內容大量涌現,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和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都可稱千古絕唱。中唐之后,真正獨立意義的花鳥畫產生,備受歷代文人墨客寵愛的牡丹成為畫家格外喜愛的題材,繪畫史上涌現出了很多牡丹名作。例如唐人邊鸞的《牡丹圖》,妙得生意,不失潤澤。又如南唐徐熙在《風牡丹圖》,創造性地運用疊色漬染法,落墨重而薄施丹青,堪稱當時花鳥畫中一絕。宋代宮廷花鳥畫中,更是以牡丹的富麗華貴為中心發展出了成熟、完善的工筆花鳥畫面貌。“國運昌時花運昌”,與牡丹繁榮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意義等同,珍禽也因為同樣的作用受到畫家們的喜愛,在黃筌的《寫生珍禽圖》和宋徽宗的《芙蓉錦雞圖》等眾多佳作中都有精彩的表現。在中國畫中,花卉和鳥類的組合因此更加富有生意,完美地表達了從自然到生活的意義升華。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