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海南石碌鐵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預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6061927
- 條形碼:9787116061927 ; 978-7-116-0619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南石碌鐵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預測 內容簡介
海南省石碌鐵礦曾譽為“亞洲*大富鐵礦”。本書以活化構造(地洼)及其成礦學理論為指導,以先進的觀察、測試和分析技術為手段,采用成礦構造學、礦床地球化學、礦物包裹體學、同位素地質年代學、遙感地質學、勘查地球物理學和找礦勘查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方法,通過對石碌礦區的構造變形特征及與鐵、鈷、銅多金屬富集成礦關系、成礦物質(成礦流體)的主要來源和驅動機制以及成礦作用時代等的重點研究,深入剖析了該礦床的成因類型和成礦作用規律,認為石碌鐵礦系多因復成改造富化型(火山.沉積變質+構造改造+熱液疊加)礦床,并首次建立了該礦床的成礦作用演化模式和找礦模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找礦方向,開展了石碌礦區深部礦產預測;通過工程驗證,擴大了礦床遠景資源儲量,為指導區域找礦工作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本書資料翔實,內容豐富,基礎扎實,論證嚴謹,見解新穎,成果可靠,既是成礦地質理論研究與礦產深部勘查相結合的成功范例,也是迄今開展石碌鐵礦及外圍研究*具創新性的成果,對推動我國特色鐵礦床成礦系統理論的突破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本書對產、學、研部門的廣大地質礦產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師生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海南石碌鐵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預測 目錄
前言
**章 國內外研究現狀
**節 以往區域地質和礦產工作
第二節 以往礦區地質工作
第三節 以往礦山地質勘探工作
第四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二章 區域成礦地質背景
**節 區域地質概況
第二節 海南島構造體系
第三節 海南島構造成礦系統
第三章 礦區地質特征
**節 礦區地質概況
第二節 礦區地球物理特征
第三節 礦區賦礦圍巖
第四節 礦區控礦構造
第五節 礦區侵入巖
第六節 礦區礦產分布
第七節 礦區主要礦體地質特征
第八節 礦區礦體產出特征
第九節 礦區礦石類型及結構構造
第十節 礦區變質特征
第四章 礦區構造變形特征
**節 礦區和區域地質調查
第二節 礦區控礦和賦礦構造特征
第三節 礦區構造變形序列
第四節 巖石組構(簡稱巖組)分析
第五節 礦區構造變形機制
第五章 礦物包裹體特征
**節 礦物成因學特征
第二節 礦物包裹體類型及基本特征
第三節 礦物包裹體在升溫過程中的變化
第四節 群體包裹體成分分析
第五節 討論和初步號結論
第六章 礦床地球化學示蹤
**節 元素地球化學示蹤
第二節 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
第三節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學
第四節 二透巖的成因特征
第五節 成礦物質相成礦流體來源
第七章 石碌鐵鈷銅多因復成礦床
**節 成礦大地構造演化階段
第二節 成礦作用時代
第三節 成礦的控礦因素
第四節 礦床成因類型
第八章 成礦規律和成礦模式
**節 巖漿成礦作用
第二節 變質核雜巖構造與成礦關系
第三節 構造成礦作用
第四節 成礦規律和成礦模式
第五節 找礦標志和找礦方向
第九章 成礦遠景與找礦預測
**節 區域遙感地質解譯
第二節 礦區及近外圍地球物理測量
第三節 礦區及近外圍成礦遠景與勘查建議
第四節 礦區鉆探工程驗證及資源量估算
第五節 海南省鐵礦找礦預測及勘查建議
結束語
參考文獻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