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都德卷-文學大師的短篇小說集-名家名譯插圖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444726
- 條形碼:9787530444726 ; 978-7-5304-4472-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都德卷-文學大師的短篇小說集-名家名譯插圖本 本書特色
本書選譯了十四篇都德各個時期各種題材的短篇小說。都德的短篇小說中*值得重視的是一組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的作品,這些短篇廣泛流傳,膾炙人口,早已成為世界短篇小說文庫中的瑰寶。《*后一課》堪稱世界文學史上短篇小說中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典范,它在不到三千字的篇幅里,以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后,將東部的阿爾薩斯與洛林兩省割讓給普魯士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表現了阿爾薩斯省人民淪為異族奴隸的悲劇。
都德短篇小說的風格是他熱烈的情感、溫和的人生態度、敏銳的感受方式與他特定的藝術方法所綜合決定的產物。他這種散文化但充滿了感情與詩意的小說風格,在文學發展過程中具有某種示范意義,它與莫泊桑式的短篇小說相對,提供了另一種小說類型的樣本。
都德卷-文學大師的短篇小說集-名家名譯插圖本 內容簡介
“在命運的悶棍之下,我流血了,但絕沒有低頭。”在我們無法堅持的時候,杰克·倫敦這樣告訴我們……
“讓我們努力生活,待逝去時,連殯儀館的老板都感到悲傷。”那個一百年前一直在微笑著面對一切不公的老頭,教給了我們樂觀與幽默……
這是我們漫漫的成長歲月中,那些彌足珍貴的文字記憶。
誠如柳鳴九先生所言:“讓孩子們在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中長大,是我們前行的巨大動力。”
于是,高爾基、契訶夫、托爾斯泰、莫泊桑、馬克·吐溫、杰克·倫敦、歐·亨利、都德、泰戈爾、屠格涅夫,十位世界文學大師的文字在這里集結,十五位國內**翻譯家的生花譯筆在這里呈現,還有文學大師真實的、曾經激勵過無數人的人生經歷,都將在這里一一向你講述。
本書選譯了都德各個時期各種題材的短篇小說共十四篇。
都德卷-文學大師的短篇小說集-名家名譯插圖本 目錄
柏林之圍
旗手
小間諜
一局臺球
一只紅山鶉的悲憤
雅爾雅伊來到天主家
波凱爾的驛車
高尼勒師傅的秘密
賽甘先生的山羊
繁星
教皇的母騾
桑居奈爾的燈塔
塞米朗特號遇難記
海關水手
菊菊鄉的神甫
一對老年夫妻
散文詩
畢克休的文件包
詩人米斯塔爾
橘子
金腦人的傳奇
兩家旅店
到米利亞納去
蝗蟲
可敬的戈謝神甫的藥酒
在卡瑪爾克
三遍小彌撒
都德小傳:寫“小東西”的大師
都德卷-文學大師的短篇小說集-名家名譯插圖本 節選
《文學大師的短篇小說集:都德卷(名家名譯插圖本)》講述:“在命運的悶棍之下,我流血了,但絕沒有低頭。”在我們無法堅持的時候,杰克·倫敦這樣告訴我們……“讓我們努力生活,待逝去時,連殯儀館的老板都感到悲傷。”那個一百年前一直在微笑著面對一切不公的老頭,教給了我們樂觀與幽默……這是我們漫漫的成長歲月中,那些彌足珍貴的文字記憶。誠如柳鳴九先生所言:“讓孩子們在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中長大,是我們前行的巨大動力。”于是,高爾基、契訶夫、托爾斯泰、莫泊桑、馬克·吐溫、杰克·倫敦、歐·亨利、都德、泰戈爾、屠格涅夫,十位世界文學大師的文字在這里集結,十五位國內**翻譯家的生花譯筆在這里呈現,還有文學大師真實的、曾經激勵過無數人的人生經歷,都將在這里一一向你講述。
都德卷-文學大師的短篇小說集-名家名譯插圖本 相關資料
小間諜這小子名叫斯泰納,人稱小斯泰納。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孩子,瘦弱而蒼白,可能有十歲,也許到了十五;碰上這些小鬼,誰也說不準他們的年齡。他母親已經去世,父親原是一名海軍老兵,在寺院區的一個街心公園當看管人。無論是小孩子、女用人,還是帶著折疊椅的老婦人、貧窮的媽媽,所有那些為躲避車水馬龍而跑到路邊花壇來圖清靜的巴黎平民百姓,人人都認得斯泰納老爹,對他既喜愛又崇敬。他那把粗硬的唇髭,叫狗與賴在長椅上不走的人見了就害怕,但誰都知道,那唇髭上面卻藏著一個善良的微笑。它溫柔得近乎慈愛,你想見到這個微笑嗎?那只需對這個老好人這么說:“你的小男孩好嗎?”斯泰納老爹,他真是太愛這個兒子了!每天晚上,男孩放學后,來接他下班,父子兩人一道在林陰小路上遛彎,在每張長椅前停下來,跟公園里的常客打招呼,向他們的友好問候回禮,此時此景,斯泰納老爹是多么幸福啊!不幸,巴黎被圍之后,這一切都變了。斯泰納老爹的街心公園關閉了,被用來堆放汽油,他不得不整天整天地看守著,孤孤單單地在荒蕪零亂的樹叢、花壇中硬挨光陰,還不能吸煙,直至深夜回到家里,才能見著自己的兒子。只要說起普魯士人,他就吹胡子瞪眼睛,那樣子真該一瞧
都德卷-文學大師的短篇小說集-名家名譯插圖本 作者簡介
都德(1840-1897年),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作家。生于一個破落的商人家庭,曾在小學里任監學。17歲到巴黎,開始文藝創作。1866年以短篇小說集《磨坊信札》成名,之后又發表了自傳性小說《小東西》。1870年普法戰爭時,他應征入伍,后來曾以戰爭生活為題材創作了不少愛國主義短篇。他一生共寫了13部長篇小說、1個劇本和4個短篇小說集。長篇中較著名的除《小東西》外,還有《達拉斯貢的戴達倫》和《小弗羅蒙與大里斯勒》。他的創作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為描寫對象,善于從生活中挖掘有獨特意味的東西,風格平易幽默,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帶有一種柔和的詩意和動人的魅力。
- 主題:
阿爾豐斯·都德(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6日)是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以短篇小說和半自傳體長篇小說聞名,被譽為“法國的狄更斯”。他的作品融合普羅旺斯鄉土風情、社會批判與愛國主義情感,語言風格幽默細膩,兼具詩意與深刻的人性洞察。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