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經濟法概論-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101748
- 條形碼:9787121101748 ; 978-7-121-10174-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法概論-第3版 本書特色
《經濟法概論(第3版)》作為一本面向非法律專業師生的教材,依據*新頒布或修訂的法律、法規,介紹經濟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常用經濟法律規范,對其中的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反壟斷法、著作權法、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票據法、稅法、對外貿易法、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規則、電子簽名法做了全新的詮釋。其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對經濟貿易活動中的基本法律知識加以系統闡述。內容洋略得當、深人淺出,有助于提高法律素質和法律意識。兼顧了國內法和國際上的一般規定、基本法律原理和實際操作,方便讀者在實際經濟工作中靈活應用。在保留前一版特色的同時,加人了大量更新的案例及相應的案例評析,在每章后還附有一定數量、具有較大現實意義的討論題,以幫助讀者提高在實際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濟法概論-第3版 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和法律制定、修改的*新動態修訂,介紹經濟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常用經濟法律規范。全書共分11章,介紹了經濟法的一般原理、商事組織法律、合同法律、市場運行法律、知識產權法律、金融法律、稅收法律、經濟監督法、對外貿易法、國際經濟法律及一般經濟司法制度。第3版對全部章節進行了重新梳理和修訂,在內容上根據新的法律作了更新,兼顧了國內法和國際上的一般規定、基本法律原理和實際操作,并更新了案例和思考題。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的經濟法教材,也可用做自學教材,尤其適合經濟管理專業使用。
經濟法概論-第3版 目錄
**節 經濟法概述
第二節 經濟法律關系
思考題
案例討論
實訓題
第二章 商事組織法律制度
**節 概述
第二節 公司法
第三節 外商投資企業法
思考題
案例討論
實訓題
第三章 合同法
**節 概述
第二節 合同的訂立及法律效力
第三節 合同的履行
第四節 合同違約及救濟
第五節 合同的變更、轉讓和 終止
第六節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法
思考題
案例討論
實訓題
第四章 市場運行法律制度
**節 產品質量法
第二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四節 反壟斷法律制度
實訓題
第五章 知識產權法
**節 概述
第二節 商標法
第三節 專利法
第四節 著作權法
思考題
案例討論
實訓題
第六章 金融法
**節 銀行法
第二節 保險法
第三節 證券法
第四節 票據法
思考題
實訓題
第七章 稅收法律制度
**節 概述
第二節 國內稅收法律制度
第三節 國際稅收法律制度
思考題
實訓題
第八章 經濟監督法
**節 會計法
第二節 審計法
第三節 統計法
思考題
實訓題
第九章 對外貿易法
**節 概述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第三節 反傾銷法與反補貼法
思考題
實訓題
第十章 有關國際法律制度
**節 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
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規則
第三節 有關電子商務的立法
思考題
案例討論
實訓題
第十一章 經濟糾紛的解決
**節 概述
第二節 經濟仲裁
第三節 民事訴訟
思考題
案例討論
實訓題
參考文獻
經濟法概論-第3版 節選
《經濟法概論(第3版)》依據*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和法律制定、修改的*新動態修訂,介紹經濟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常用經濟法律規范。全書共分11章,介紹了經濟法的一般原理、商事組織法律、合同法律、市場運行法律、知識產權法律、金融法律、稅收法律、經濟監督法、對外貿易法、國際經濟法律及一般經濟司法制度。第3版對全部章節進行了重新梳理和修訂,在內容上根據新的法律作了更新,兼顧了國內法和國際上的一般規定、基本法律原理和實際操作,并更新了案例和思考題。《經濟法概論(第3版)》可作為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的經濟法教材,也可用做自學教材,尤其適合經濟管理專業使用。
經濟法概論-第3版 相關資料
(三)經濟民主原則 實行經濟民主既是經濟法主體具有決策機制、動力機制和利益機制的前提條件,也是國家在經濟干預中首先要實現的目標。國家干預如果離開了這個目標,就必然造成經濟獨裁。經濟民主的實現形式多種多樣,但是核心的問題有4個:一是要改變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機制,實現政企分開,國家行政權和國家所有權分開,國家所有權和企業法人財產權分開,使企業真正擁有作為法人應有的權利;二是要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實現中央和地方經濟職權的合理劃分,以調動中央和地方的積極性;三是要實現企業的現代化和民主化管理,使勞動者成為國家和企業的真正主人;四是要實現國家機構的經濟職權與經濟職責的統一、經濟個體的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的統一,以實現經濟法主體責、權、利的統一。(四)經濟公平原則 經濟公平與經濟效率是經濟法所追求的兩大目標。從法律所應具備的正義價值的含義來看,經濟公平無疑是經濟法的最高價值目標。經濟公平的最基本的含義是指任何一個法律關系的主體,在以一定的物質利益為目標的活動中,都能夠在同等的法律條件下,實現建立在價值規律基礎之上的利益平衡。它是市場主體進行市場交易的基本追求和基本條件。作為調整市場經濟的兩個重要法律部門,民法和經濟法在實現市場交易的公平原則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民法主要是通過等價有償、情勢變更等原則來保證實現交易的公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原則在現代社會的一些特定領域中存在調整無力的情況。比如在消費者保護和反壟斷中,傳統民法的基本原則對原有格局的矯正并未產生積極影響,相反還使消費者或中小企業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但是,借助于經濟法,通過國家干預,則會促進弱者地位的根本改變。(五)經濟效益原則 經濟效益是指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勞動消耗和勞動占用同勞動成果的比較。在物質生產領域中,如果所取得的勞動成果大于勞動消耗和勞動占用,經濟效益就好,反之經濟效益就差。經濟效益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問題,它不僅存在于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而且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以及各項經濟管理活動中都有經濟效益問題。因此,提高經濟效益是全部經濟工作的重點,也是經濟法應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經濟效益的提高與經濟法在進行宏觀調控和市場規制過程中的運行效率是緊密相關的。作為經濟發展中的一對矛盾,效率與公平不僅是經濟學、社會學也是法學所無法回避的問題。盡管經濟公平作為經濟法的最終價值目標而存在,
經濟法概論-第3版 作者簡介
錢曉英,法學學士、經濟學博士,教授,湖南大學國際貿易系主任,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獲湖南大學首屆教學標兵獎、優秀教師獎、天語教師獎、黃智勇青年教師獎,并多次獲得湖南大學教學質量獎及教書育人獎。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WTO規則與國際國內商事法律和慣例領域的科研工作,主持1項全國教育規劃課題、5項省部級課題,作為主研人員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1項、國家課題6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部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編教材2部、副主編教材2部,在同行中有較好的學術影響。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