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改革要情參閱-第6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190508
- 條形碼:9787501190508 ; 978-7-5011-905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改革要情參閱-第6輯 本書特色
重大政策出臺的臺前幕后,中國改革進程中的重大問題。
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誰不改革,誰就下臺。
——鄧小平
改革要情參閱-第6輯 內容簡介
《改革要情參閱》直面社會發展轉型和改革所面臨的挑戰與危機,提供全面、實用的國內外政治、經濟資訊,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探討改革過程中隱藏或者可能爆發的種種重大問題。
《改革要情參閱》關注改革熱點與難點,匯集各階層對改革的訴求,借鑒海外啟示,梳理改革經驗,探討改革路徑,講真話、切時弊、出對策、為各級決策者和產官學媒搭建起信息交流以及探索和推動改革的平臺。
《改革要情參閱》以中央權威研究機構和宏觀決策部門的一流專家學者、高級智囊和政府官員為作者群,這也是決定了其內容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廣泛性。
改革要情參閱-第6輯 目錄
代前言 后危機時代的中國改革
“百官共廉”的體制內阻力
干部選拔任用中的“體制內阻力”
構建中國特色的憲政制度
解放思想需領導干部樹立十個新觀念
被市場經濟潛規則侵蝕的干部任用體制
警惕腐敗“年輕化”
給“官轎子”裝上“電子眼”
昂貴的“官轎子”
普京“清黨”與梅德韋杰夫“反腐”
反腐五年規劃實質是政改
追繳外逃腐敗資產難的阻因與對策
“白宮書記”張治安的三條命債
“gdp工程”——*大的面子工程
只有推進改革,才能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核心在改革國家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須動真格了
利率市場化正當其時
中小高新企業:資金缺乏成發展瓶頸
中國替美國次貸買了多少單?
次貸危機:華盛頓共識的危機
金融風暴的影響與警示
次債危機前景與中國的國家利益
中國外儲管理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不妨揭開金融“馬桶蓋”
分析金融危機還是要回到馬克思
治理經濟衰退:“救急”更要“固本”
金融危機對中國改革發展的啟示
危機促使我們重新思考金融改革
體制政策要靠前
擴大內需:中國要用新思路
財政投資須防走老路
反危機對策須防渾水摸魚
人民幣:下一種世界貨幣?
歐元與美元爭霸:人民幣的機會
崛起機遇,人民幣如何作為
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本位幣的路線圖
國際貨幣體系的重構與中國幣制改革的建議
警惕歐洲中心主義
擴大農民地權,限制“圈地運動”
中國土地權利改革路線
從耕地保護制度入手推動土地市場化改革
不要曲解農地流轉政策
農村土地流轉中出現的問題
農村改革的真假問題
擴大農民地權的實踐經驗
農地流轉,農民怎么看
我主張的土地制度改革方向
智利土地制度和小農戶支持體系考察報告
臺灣地區兩次土改的啟示:避免地方金權豪奪
讓“陽光”普照弱勢群體
誰是高收入群體
社保制度“碎片化”意味著什么
印度醫療衛生體系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
拯救房地產:體制改革勝于“救市”政策
扭曲改革的機制突顯
亞洲*大“貧民窟”的基礎教育
改革要情參閱-資訊匯編
改革要情參閱-第6輯 節選
《改革要情參閱(第6輯)》內容簡介:《改革要情參閱》直面社會發展轉型和改革所面臨的挑戰與危機,提供全面、實用的國內外政治、經濟資訊,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探討改革過程中隱藏或者可能爆發的種種重大問題。《改革要情參閱》關注改革熱點與難點,匯集各階層對改革的訴求,借鑒海外啟示,梳理改革經驗,探討改革路徑,講真話、切時弊、出對策、為各級決策者和產官學媒搭建起信息交流以及探索和推動改革的平臺。《改革要情參閱》以中央權威研究機構和宏觀決策部門的一流專家學者、高級智囊和政府官員為作者群,這也是決定了其內容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廣泛性。
改革要情參閱-第6輯 相關資料
干部選拔任用中的“體制內阻力”張利華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歐洲研究中心副主任1978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和政府自上而下地推進了政治和行政體制改革。恢復并發揮了全國人大的立法功能,重新劃分了執政黨與人大、政府、司法機關的職能和分工,初步建立起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逐步健全了以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為核心的三大訴訟法律體系;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進行了若干次機構改革,國務院正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然而,從目前的狀況看,我國政治體制改革進展比較緩慢,法治建設遇到重重阻力。而這些阻力主要來自體制內的一些干部對政治體制改革的“抵制”心理行為。“體制內阻力”的表現(1)“官場潛規則”。一些掌握實權的黨政領導干部在大會講話及各種公開場合大講官話、大話和套話,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奉行各自心照不宣的官場“潛規則”:辦事得花錢,辦不了的退錢;多開會造聲勢;報喜不報憂;出了問題內部消化,違規的事集體拍板;棘手的事就拖;捂不住了丟卒保帥;寧可用庸才;運動來了要重視,風頭過了沒啥事。“辦事得花錢”在一些領導干部那里貫徹得淋漓盡致。云南省原交通廳副廳長胡星利用職務便利收受巨額賄賂4000多萬元人民幣。1995~2006年,胡星利用擔任昆明市建委主任、規劃局局長、分管城建副市長等職務之便,在城市規劃、房地產開發及市政建設中,通過打招呼、出面協調等方式,先后多次收受賄賂現金及房產價值超過1000萬元。一些人利用各種手段獲取政治權力后,便把手中的權力當成換取錢財和實惠的手段,羅織關系網,任人唯親,大搞權錢交易。在這樣的政治生態環境中,“官場潛規則”日益風行。(2)“暗箱操作”。“讓公共權力在陽光下運作”是近年來流行的一句話。“電子政務”在各地普遍開展,有些市縣政府采取了“網上辦公”的做法。但是,相當一部分地方政府網站只“報喜不報憂”,僅宣傳自己的政績,不公開政府部門的實際運作程序。更有甚者虛報數字,杜撰政績。原青島市委書記杜世成在任期間,通過房地產開發把GDP數字拉抬起來,大造“政績工程”,宣傳造勢。在城建項目中,他暗箱操作,違法批租土地,收受巨額賄賂。貴州省委原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劉方仁單獨或伙同他人通過“暗箱操作”給承包商工程項目,非法收受他人錢款折合人民幣677萬余元。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暗箱操作”給權力腐敗留下了空間,一些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由單一犯罪向有組織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