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環境訴權初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34049
- 條形碼:9787562034049 ; 978-7-5620-3404-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訴權初探 內容簡介
法學研究領域都不是什么私人園地,研究者能夠形成并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實際上乃是公意。研究者表達通過研究而形成的意思,實際上只是把略顯凌亂和模糊低沉的社會公意聲音加以整理和放大并傳輸出去而已。但為了確保這種表達的真理性,表達者必須確信自己所傳達的確實是公意的聲音。法學是人的生存樣式,從事法學就是以追尋法學真理的樣式去生活,而人的生存是極其復雜的事情,其真理必然受各種各樣因素的遮蔽。如果說自然科學的真理是要去揭示,則法學的真理則是要去說明。說明之為說明,必含有說服的意味。人們往往容易接受自然科學的真理,然而當一個法學理論認識擺在人們面前時,對其真理性的考量就不會是簡單的,爭論在所難免。所以,在法學園地中進行勞作,就特別需要追求真理、獻身于真理的精神。真理乃是某種神圣的東西,所以人們有時會說“真理女神”。真理往往和良善、美好是難解難分的。真理之中自有美的閃現,因為真在即美;真理之中自有善的流溢,因為赤誠即善。所以,真理女神是值得追尋的。
環境訴權初探 目錄
導論 研究環境訴權之語境、意義、方法和思路
**節 環境訴權研究之語境探究:環境訴訟概念的提出
一、環境訴訟概念與相關用語的界劃
二、環境訴訟概念尚處于理論探索的初始階段
第二節 環境訴權研究之語境透視:環境訴訟概念辨析
一、環境訴訟是獨立的訴訟種類
二、獨立的環境訴訟自身展現為一種別具一格的訴訟
第三節 研究環境訴權的重要意義
一、環境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必然導致環境訴權問題的凸顯
二、環境訴權及其理論缺位是制約環境保護理論和實踐發展的瓶頸
第四節 研究環境訴權的方法與思路
一、專題研究環境訴權的方法
二、專題研究環境訴權的思路
三、本專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章 環境訴權制度及其理念的實證透析——國內外環境訴權及其運行現狀述評
**節 美國環境訴權及其運行述評
一、美國現代環境訴訟制度的建立及其對環境訴訟訴權的確認
二、美國環境公民訴訟訴權的基本內容
三、美國環境公民訴訟的運作模式
四、美國環境公民訴訟訴權的性質與特征
五、對美國環境訴訟訴權的評析
第二節 加拿大環境訴權述評
一、加拿大環境訴權的內容簡介
二、加拿大環境訴權的程序保障
三、對加拿大環境訴權的簡要評析
第三節 德國環境訴權述評
一、德國環保非政府組織訴訟制度的確立及其性質
二、德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所確認的環境訴訟訴權的內容
三、德國環保非政府組織的環境訴訟訴權的特征及其評析
第四節 日本的公害審判制度與環境保護訴訟制度及對其確認的訴權述評
一、日本現代環境訴訟制度的建立及其對環境訴訟訴權的確立
二、日本公害審判與環境保護訴訟的訴權特征及評析
第五節 我國環境訴訟訴權現狀及評析
一、環境訴權缺位使我國環境糾紛中受害人多采用訴訟外途徑維權
二、我國環境訴權的現行法律根據
三、我國環境訴訟與環境訴權在實踐中的探索與發展
四、對我國環境訴訟訴權現狀的評析
第二章 環境訴權奠基于環境權——環境訴權的實體法之根探析
**節 環境訴權就是環境權利保護請求權
一、訴權與環境訴權的含義
二、傳統訴權論的主要學說考察
三、環境訴權的本質
第二節 環境權的界定——環境訴權的實體法之根透析
一、環境權概念的提出
二、環境權由“應然權利”向“實在權利”的轉化
三、我國法學界在界定環境權問題上的理論爭鳴
四、環境權的界定
第三章 環境訴權植根于訴訟思維方式——環境訴權的法系傳統之根探析
**節 規范出發型訴訟思維方式及其法系淵源
一、規范出發型訴訟思維方式在羅馬法中的確立及演變
二、近代歐洲大陸法系民事訴訟制度對羅馬訴訟制度及其訴訟思維方式的繼受
三、我國遵循的訴訟思維方式
第二節 事實出發型訴訟思維方式及其法系淵源
一、日耳曼人的由來與日耳曼人國家的建立
二、日耳曼法的形成及其特征
三、日耳曼法遵循事實出發型訴訟思維方式
四、英國法系的形成及其對日耳曼訴訟思維方式的傳承
第三節 不同的訴訟思維方式下環境訴權基調的調諧
一、大陸法系規范出發型訴訟思維方式對環境訴權的調諧
二、英美法系事實出發型訴訟思維方式對環境訴權的調諧
第四章 環境訴權的確立與運行機制——我國環境訴權的訂定及其運作構想
**節 確定我國環境訴權及其內容的指導思想
一、確定環境訴權的基本內容必須堅持程序法治原則
二、確定環境訴權的基本內容必須正確處理環境訴權與實體環境權之間的關系
三、環境訴權基本內容的確定必須以保護環境作為根本宗旨
第二節 我國環境訴權的具體內容設計
一、環境訴權的主體及其資格
二、原告行使環境訴權的訴因和訴訟請求事項
三、原告行使環境訴權的時間限制
四、確立舉證責任倒置規則和蓋然性占優勢證明標準
第三節 我國環境訴權運行的程序機制構想
一、我國應制定獨立的環境訴訟法
二、建立環境人民法院行使環境審判權
結語
環境訴權初探 節選
《環境訴權初探》內容簡介:法學研究領域都不是什么私人園地,研究者能夠形成并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實際上乃是公意。研究者表達通過研究而形成的意思,實際上只是把略顯凌亂和模糊低沉的社會公意聲音加以整理和放大并傳輸出去而已。但為了確保這種表達的真理性,表達者必須確信自己所傳達的確實是公意的聲音。法學是人的生存樣式,從事法學就是以追尋法學真理的樣式去生活,而人的生存是極其復雜的事情,其真理必然受各種各樣因素的遮蔽。如果說自然科學的真理是要去揭示,則法學的真理則是要去說明。說明之為說明,必含有說服的意味。人們往往容易接受自然科學的真理,然而當一個法學理論認識擺在人們面前時,對其真理性的考量就不會是簡單的,爭論在所難免。所以,在法學園地中進行勞作,就特別需要追求真理、獻身于真理的精神。真理乃是某種神圣的東西,所以人們有時會說“真理女神”。真理往往和良善、美好是難解難分的。真理之中自有美的閃現,因為真在即美;真理之中自有善的流溢,因為赤誠即善。所以,真理女神是值得追尋的。
環境訴權初探 作者簡介
蔡維力,男,1964年生,江蘇宿遷人,法學博士,現為重慶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訴訟法學教學和環境法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88年畢業于徐州師范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99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律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于重慶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已出版學術專著(合著)1部,主編、參編教材5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