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神農之魂 大地長歌——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當代農業(1949-200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259734
- 條形碼:9787508259734 ; 978-7-5082-5973-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神農之魂 大地長歌——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當代農業(1949-2009) 本書特色
本書將圍繞新中國成立60年中國農業的發展歷程展開,分為序(引論)、上篇、下篇三部分。上篇:以農興邦——改革開放前30年的農業,涵蓋了新中國工業化戰略,土地改革,統購統銷政策,農業互助合作運動,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中的農業,國家對農業的投入,農業科技、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事業,農業的對位合作十一個部分;下篇:改革開放的突破口——改革開放后30年的農業,包括新一輪的工業化,新的土地改革制度,異軍突起的鄉鎮企業,進城的農民工,民主政治建設中的村民自治,農村合作經濟組織,2003年以來國家扶持農業的政策,行政管理體系,農民收入與生活質量等二十六章。*后以60年的總結與未來的展望為結語。
神農之魂 大地長歌——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當代農業(1949-2009) 內容簡介
本書由90余名來自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部等單位的農業專家、學者共同編著。內容包括:引論,農業帝國的工業化嘗試;上篇,制度變革;中篇,經濟增長;下篇,社會發展;共41章。該書還匯編有新中國農村60年變革回顧、新中國農業60年統計資料、新中國農業60年大事記、新中國60年農業部機構沿革及領導人名錄、新中國60年“三農”模范人物名錄等5個附錄。編著者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新中國成立60年的農業、農村和農民,運用自然科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新理論和方法,從當代農業60年的長歷史視角,全面、系統、客觀地展示了“三農”的發展歷程和成就,實事求是地總結了“三農”的歷史經驗,是一部非常實用和值得珍藏的農書、史書和辭書。
神農之魂 大地長歌——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當代農業(1949-2009) 目錄
**章 輝煌的農業文明與帝國的日漸衰落
**節 世界農業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第二節 悠久綿長的農業文明史
第三節 輝煌的農業文明成就
第四節 博大精深的農業思想
第五節 帝國日漸衰落的農業
第二章 世界工業化背景下中國的工業化
**節 世界各國的工業化
第二節 中國的工業化實踐
第三節 傳統農業的改造之路
第三章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工業化以及農業的貢獻
**節 中國工業化進程概述
第二節 中國工業化的特點
第三節 中國工業化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
第四節 農業對我國工業化的貢獻
第五節 對我國工業化存在問題的反思
第六節 結語
上篇 制度變革
第四章 農村制度變革的成就
**節 土地改革與農業生產的恢復
第二節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與生產發展
第三節 人民公社與農業的曲折發展
第四節 改革開放與農業農村發展
第五節 統籌城鄉與農村全面發展
第五章 國家的農業政策
**節 改革開放前的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政策
第二節 改革開放后的非均衡發展觀和農業政策
第三節 協調發展觀與農業保護政策
第四節 2003年以來的支農政策
第五節 金融危機背景下拉動內需中的惠農政策
第六節 新中國六十年來農業政策的總結及展望
第六章 土地制度
**節 新中國建立后的土地改革與土地制度
第二節 農業合作化與人民公社時期的土地制度
第三節 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
第四節 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后土地制度的不斷探索
第七章 農業經濟組織
**節 新中國初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產生及發展
第二節 人民公社的起落
第三節 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中國農業發展的制度平臺
第四節 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
第五節 農業產業化經營
第八章 農業投入體制
**節 農業資金的投入
第二節 農業投入的作用和效益
第三節 農業投入的問題和建議
第九章 農產品流通體系
**節 統購統銷政策出臺的原因和過程
第二節 統購統銷政策的內容及執行過程
第三節 統購統銷政策實施中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第四節 統購統銷政策的作用和影響
第五節 改革開放后農產品流通體制的演進回顧
第六節 農產品流通體系的現狀及問題
第七節 農產品流通體系發展的對策
第十章 農村金融
**節 中國農村金融體系的構建
第二節 發展農村金融的構想
第十一章 鄉鎮企業
**節 鄉鎮企業的由來
第二節 國家為什么要發展鄉鎮企業
第三節 農民為什么要發展鄉鎮企業
第四節 鄉鎮企業發展時的外部環境
第五節 鄉鎮企業發展的曲折道路
第六節 國家對鄉鎮企業的呵護和扶持
第七節 鄉鎮企業在發展和管理上的創新
第八節 鄉鎮企業與時俱進
……
第十二章 農民工
第十三章 鄉村政治制度
第十四章 農業法制建設
第十五章 農村行政管理體制
中篇 經濟增長(上部)
第十六章 糧食生產與糧食安全
第十七章 經濟作物
第十八章 園藝作物
第十九章 林業
第二十章 畜牧業
第二十一章 漁業
第二十二章 農墾企業
第二十三章 農產品加工業
中篇 經濟增長(下部)
第二十四章 依靠農業科技進步
第二十五章 農業機械化
第二十六章 農田水利建設
第二十七章 農村電氣化
第二十八章 農業技術現代化
第二十九章 農業信息化
第三十章 農業資源與農業生態環境
第三十一章 農業氣象
第三十二章 農村庭院經濟
第三十三章 農業對外科技合作
第三十四章 農產品國際貿易
第三十五章 農業利用外資
下篇 社會發展
第三十六章 農村教育
第三十七章 農村文化
第三十八章 農村的扶貧開發
第三十九章 農民收入與生活質量
第四十章 農村社會保障
第四十一章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結語 總結歷史經驗,改變二元結構
附錄
后記
神農之魂 大地長歌——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當代農業(1949-2009) 節選
《神農之魂大地長歌: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當代農業(1949-2009)》由90余名來自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部等單位的農業專家、學者共同編著。內容包括:引論,農業帝國的工業化嘗試;上篇,制度變革;中篇,經濟增長;下篇,社會發展;共41章。該書還匯編有新中國農村60年變革回顧、新中國農業60年統計資料、新中國農業60年大事記、新中國60年農業部機構沿革及領導人名錄、新中國60年“三農”模范人物名錄等5個附錄。編著者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新中國成立60年的農業、農村和農民,運用自然科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新理論和方法,從當代農業60年的長歷史視角,全面、系統、客觀地展示了“三農”的發展歷程和成就,實事求是地總結了“三農”的歷史經驗,是一部非常實用和值得珍藏的農書、史書和辭書。
神農之魂 大地長歌——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當代農業(1949-2009) 相關資料
插圖:(一)黃河流域農業起源 北方黃河流域的黃土地帶屬于春季干旱少雨的氣候特點,因此種植作物以抗旱耐貧瘠的粟為主。中國的農業起源可以追溯到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代。在我國古代傳說系統中,繼制作網罟和末耜、教民農作的是神農氏。《莊子·盜跖》記載說:“神農之氏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