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041907
- 條形碼:9787213041907 ; 978-7-213-04190-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 本書特色
中國的高速發展能否持續?中國共產黨怎樣成功轉型?政治體制改革何去何從?中國如何走自己的民主化道路?中央地方關系如何破局?怎樣看待中國的民族主義?
新加坡國立大學鄭永年教授將引領你穿越各種思想紛爭的迷霧,真正讀懂中國。
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 內容簡介
中國模式已經成為媒體和社會傳播的熱門詞匯,但中國模式到底是什么,它如何發展而來,它的未來會怎樣,卻還鮮有深入透徹的系統研究。
本書作者憑借其深厚的學術功底、獨到的分析眼光和獨立的批判精神,透過紛繁的表象,超越各種主義的紛爭,對關乎國運的諸多重要政治社會問題給予了冷靜、公允、堅實有力的解釋。
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 目錄
**講 國際發展視野中的中國經驗
不能說中國沒有政治改革
社會政治秩序不可缺失
通過政治與行政手段保護產權
社會正義是持續發展的前提
社會多元促進政制改革
第二講 中國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
引言:余英時vs姜義華
西方民族主義和民主政治
民族主義在中國的演變及其與自由主義的關系
經濟發展和民族國家建設
中國民族主義的未來
第三講 政治改革與中國國家建設
引言
國家與民主
國家、民主和發展中國家
國家建設和中國的民主化
第四講 人本社會主義、政黨的轉型和中國模式
政黨、國家建設和民主
中國共產黨的**次轉型
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與黨的第二次轉型
第五講 民主化的中國模式
民主的普世性和特殊性
國家制度建設在先,民主化在后
中國的漸進民主化
第六講 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模式
金融危機和中國模式
中國的復合經濟模式
社會改革和中國模式的改進
第七講 國家權力的“中央性”和“人民性”:中國的中央地方關系
中央地方關系問題
現象的根源
現代國家權力的集中性和人民性
國家權力的中央性的流失
選擇性集權、國家權力的人民性和中央性
第八講 放權改革:中國的中央、地方與公民社會
兩種分權概念
政府間放權如何造就經濟的高速增長
政府間放權的負面后果與重新收權
國家一社會放權的舉步維艱
結論:進一步實行國家一社會分權
第九講 必須保衛社會:中國的改革開放與社會政策
發展動力與社會后果
曼庫爾·奧爾森和卡爾·波蘭尼
開放與市場發展
開放政策不均衡的影響
政治改革和利益代表
社會開放和不均等的政策參與
為什么必須保衛社會
第十講 鄉村民主和中國政治進程
農民與民
中國農民的新特質
中國農村基層組織形式
鄉村民主與民族國家的建設:
簡短的結論
第十一講 農民與民主:村民自治研究中被忽視的關鍵點
作為一門顯學的農民民主
理論認識的進步和現狀
現存理論的批判
農民與民主關系的再思考
簡單的結論
第十一講 中國要從新加坡模式學習些什么
新加坡能不能學?
權力的有效集中
融政黨于社會
政府和社會的關系
反對黨并不是民主政治的唯一標志
領袖的作用
新加坡模式與中國政改前景
結語:中國模式與思想解放
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 節選
《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內容簡介:中國模式已經成為媒體和社會傳播的熱門詞匯,但中國模式到底是什么,它如何發展而來,它的未來會怎樣,卻還鮮有深入透徹的系統研究!吨袊J:經驗與困局》作者憑借其深厚的學術功底、獨到的分析眼光和獨立的批判精神,透過紛繁的表象,超越各種主義的紛爭,對關乎國運的諸多重要政治社會問題給予了冷靜、公允、堅實有力的解釋。
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 作者簡介
鄭永年,國際著名中國問題專家,F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美國黃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 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系研究。先后出版專著14部,主編學術著作12部。此外,經常在報刊及其他媒體發表評論,是香港《信報》1997年至2006年的專欄作家,2004年始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寫專欄。 多年來,其獨立而深入的中國研究以及視角獨到的專欄文章,在海內外產生了重大廣泛的影響。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