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軟交換與NGN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216571
- 條形碼:9787115216571 ; 978-7-115-2165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軟交換與NGN 本書特色
本教材**個比較突出的特點是邏輯性較好,采用了自頂向下,模塊化的表述方式,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在**章中首先說明了傳統電話網,ip網絡和ip電話的結構及存在問題,說明了推動網絡向下一代網絡發展的主要因素,并介紹了下一代網絡的結構,說明了軟交換技術的特點,下一代網絡中采用的主要協議。使學員了解向下一代網絡的發展背景,軟交換技術的特點、下一代網絡的結構和采用的協議,從而建立下一代網絡的總體概念。在第二章中詳細說明了主要接口之間的信令協議和信令流程,使學員對各個接口的信令結構和相互通信的內容的理解逐漸豐滿。在第三章中介紹了下一代網絡中的主要設備的組成和功能,并說明了各設備之間的接口。在后面的幾章中分別說明了下一代網絡提供的主要業務。提供業務的方式,并介紹了應用服務器的功能和應用編程接口api。對ip承載網絡的要求和改善服務質量的措施及處理地址穿越問題的方法,從而具備了應用的基礎。在此基礎上說明了軟交換技術在固網和移動通信網中的應用。*后對體現固定網和移動網絡融合的核心技術的ip多媒體子系統ims技術進行了介紹,使同學們對下一代網絡的進一步發展有清楚的認識。
本教材的第二個特點是理論和實際的結合處理得比較好,既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軟交換網絡技術的理論,參考了國際與國內各相關標準組織的規范與建議,也借鑒了部分設備制造商和系統集成商的技術解決方案,并參閱和部分引用了許多有關ngn研究的材料,總結了作者在從事軟交換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本教材的第三個特點是條理清楚,通俗易懂,適合學員自學。由于作者長期從事交換課程及ip電話原理課程的教學,了解學員學習該門課程的所具有的基礎和學習中的難點,并長期與工作在電信部門**線的學員接觸,曾指導過學員有關軟交換設備的組網設計,了解電信部門對學員在軟交換技術方面的應知應會要求,在編寫教材時能夠根據電信部門的要求和學員的具體情況選擇教學內容,并按照學員容易理解的形式體例、行文風格來編寫教材,比較適合學員自學。
軟交換與NGN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軟交換技術和下一代網絡的基本概念和相關技術,包括:以軟交換為中心的下一代網絡的結構和主要協議(傳輸媒體信息的協議ip等、會話啟動協議sip和會話描述協議sdp,媒體網關控制協議h.248協議,與業務承載無關的呼叫控制協議信令傳輸協議sigtran);軟交換設備、中繼媒體網關(綜合媒體網關)、綜合接入設備iad、信令網關、歸屬位置寄存器hlr的功能、硬件結構和軟件結構;下一代網絡業務的特點、分類以及實現方式;下一代網絡中典型業務的實現方案和信令流程,影響ip承載網的服務質量的主要因素,提高承載網服務質量的主要技術的原理;軟交換技術在固定電話網和移動電話網應用方案,ip多媒體子系統的層次結構、功能實體和接口協議。
本書通俗易懂,理論聯系實際,可作為應用型本科以及大專院校通信專業的教材,也可供通信技術人員參考。
軟交換與NGN 目錄
學習指導
1.1 下一代網絡產生的背景
1.2 下一代網絡的概念
1.3 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的基本概念
1.3.1 電路交換方式
1.3.2 分組交換方式
1.4 軟交換的概念和特點
1.4.1 軟交換的概念
1.4.2 下一代網絡的特點
1.5 以軟交換為中心的下一代網絡結構
1.5.1 下一代網絡的一般結構
1.5.2 接入層
1.5.3 傳送層
1.5.4 控制層
1.5.5 業務層
1.5.6 下一代網絡中使用的協議
1.6 固定電話網向下一代網絡的演進
1.6.1 固定電話網的發展歷程
1.6.2 綜合業務數字網
1.6.3 固定電話網向下一代網絡的演進步驟
1.6.4 固定軟交換網絡的結構
1.7 移動電話網向下一代網絡的演進
1.7.1 移動電話網的發展歷程
1.7.2 移動通信系統現有網絡的結構
1.7.3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結構
小結
習題
第2章 下一代網絡中采用的主要協議
學習指導
2.1 下一代網絡中傳輸媒體信息的協議
2.1.1 ip
2.1.2 udp
2.1.3 rtp
2.1.4 語音編碼
2.1.5 多媒體數據在ip網絡中傳送時所占的帶寬計算
2.2 sip和sdp
2.2.1 sip的網絡模型
2.2.2 基于sip的多媒體通信的協議棧結構
2.2.3 sip尋址和sip通用資源定位器
2.2.4 sip消息
2.2.5 會話描述協議
2.2.6 sip-t和sip-i
2.2.7 sip擴展方法簡介
2.2.8 sip信令流程
2.3 h.248協議
2.3.1 連接模型
2.3.2 h.248/megaco消息的傳輸機制
2.3.3 h.248協議的命令
2.3.4 h.248協議的描述符和封包
2.3.5 h.248呼叫信令流程
2.4 bicc協議
2.4.1 與bicc協議有關的網絡結構
2.4.2 bicc協議
2.4.3 bicc的承載控制隧道協議
2.4.4 bicc的ip承載控制協議
2.4.5 bicc信令流程
2.5 信令傳輸協議
2.5.1 信令傳輸協議的結構
2.5.2 流傳送控制協議sctp
2.5.3 信令適配協議
小結
習題
第3章 軟交換網絡的主要設備
……
第4章 下一代網絡業務的實現方式
第5章 下一代網絡的承載網
第6章 軟交換技術的應用
第7章 ip多媒體子系統ims
中英文對照表
參考文獻
軟交換與NGN 節選
《軟交換與NGN》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軟交換技術和下一代網絡的基本概念和相關技術,包括以軟交換為中心的下一代網絡結構,主要協議(傳輸媒體信息的協議、會話啟動協議和會話描述協議、媒體網關控制協議、與業務承載無關的呼叫控制協議、信令傳輸協議),主要設備(軟交換設備、中繼/綜合媒體網關、綜合接入設備、信令網關、歸屬位置寄存器)的功能、硬件結構和軟件結構.下一代網絡業務的特點、分類和實現方式,下一代網絡中典型業務的實現方案和信令流程.影響IP承載網服務質量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承載網服務質量的主要技術,私網穿越問題的產生及解決方案,軟交換技術在固定電話網和移動電話網的應用方案。IP多媒體子系統的層次結構、功能實體、接口協議和通信流程。《軟交換與NGN》通俗易懂。理論聯系實際。可作為大專院校通信專業的教材,也可供通信技術人員參考。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