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UC NX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附光盤)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212795
- 條形碼:9787115212795 ; 978-7-115-2127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編UC NX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附光盤) 本書特色
《新編UG NX 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由“6度獲得全國優秀暢銷書的作者+教育專家”組織編寫,按照初學者接受知識的難易程度,面向應用由淺入深地布局內容,不僅能幫助初學者快速掌握uG Nx 5的基本操作,而且也可教會初學者使用UG Nx 5進行工業、機械設計的技能。超值DVD光盤《新編UG NX 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117個典型實例、46個設計實戰案例的素材文件和結果文件,讓你在實戰應用中學習uG Nx 5的各種技能。26個小時與《新編UG NX 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內容同步的視頻教學錄像,詳細講解書中每一個知識點及每一個實例設計的前后細節。70個贈送設計案例,學以致用,舉一反三,使你快速融入到UG設計的行列中。26個小時同步視頻教學。
新編UC NX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附光盤) 內容簡介
本書以【知識點驅動—根據需求設計案例—分析案例—完成案例】的模式編寫,采用從易到難的寫作方式,讓讀者輕松入門,在快樂學習中全面提高應用水平,逐步達到從業的技能需求。 本書由ug行業資深人士編寫,全書分為【入門篇】、【功能篇】、【精通篇】和【實戰篇】。【入門篇】主要是對ug nx 5的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包括ug nx 5的應用領域、軟件的安裝與配置、ug nx 5產品設計的基本流程以及模型文件、坐標系和對象的操作等;【功能篇】和【精通篇】主要介紹有關ug nx 5機械設計與建模的內容,包括ug nx 5的功能應用、曲線的創建、曲線的編輯與操作、實體建模、特征的操作與編輯、草圖功能、自由曲面的創建、曲面的操作與編輯、工程圖的構建、工程圖的標注與編輯和組件裝配等技術;【實戰篇】主要以職業案例的形式全面介紹軸類、盤類、彈簧類、叉架類和連桿類機械部件的設計,螺栓、螺母和軸承等標準件的設計,減速器主要零件的設計、減速器的裝配和臺鉗的設計與裝配等高級技術。 隨書附帶的dvd電腦教學光盤中奉送了26個小時與書稿同步的視頻教學錄像,猶如培訓班形式的講解,使讀者能夠輕松、快速地學會使用ug nx 5進行工業和機械設計的各種實用技能。另外還附有70個實例的結果文件,使讀者在學習本書之余能夠開闊眼界,掌握更多ug行業的精髓。 本書不僅適合作為初學者的入門學習用書,也可作為從事機械設計、數控加工、模具加工、模具設計、機械產品外觀設計以及工業產品建模等商業設計領域人員的參考用書,還可作為電腦培訓學校相關專業的教材。
新編UC NX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附光盤) 目錄
第1篇 入門篇第1章 感受UG NX 5精彩世界 3 1.1 UG NX 5軟件介紹 41.1.1 UG NX 5的相關概念 41.1.2 UG NX 5的功能模塊介紹 51.1.3 UG NX 5的應用領域 81.1.4 UG NX 5的市場前景 81.1.5 同類軟件介紹 91.2 UG NX 5的安裝與啟動 91.2.1 UG NX 5的安裝要求 91.2.2 UG NX 5的安裝 101.2.3 UG NX 5的啟動與退出 131.3 UG NX 5的界面介紹 131.3.1 系統操作界面 141.3.2 工具條設置 161.3.3 系統環境參數設置 181.4 UG NX 5的新功能 201.4.1 用戶界面的創新 201.4.2 工程流程管理體系的提升 211.4.3 新增的NX 5風格和樣式 211.4.4 更高效的草圖功能 221.4.5 UG NX 5的其他新增功能 221.5 UG NX 5產品設計過程介紹 221.5.1 產品設計的準備 221.5.2 產品設計的步驟 231.5.3 產品設計的更改 231.5.4 產品設計的定型 231.6 本章小結 24第2章 UG NX 5的基本操作 25 2.1 UG NX 5的基本操作方法 262.1.1 UG NX 5的基本操作流程 262.1.2 鼠標及快捷鍵的用法 272.1.3 幫助文檔的使用 292.2 模型文件的操作 302.2.1 新建模型文件 302.2.2 打開模型文件 302.2.3 導入模型文件 312.2.4 保存模型文件 322.2.5 關閉模型文件 322.2.6 退出模型文件 322.3 坐標系的操作 332.3.1 坐標系的顯示 332.3.2 保存工作坐標系 332.3.3 WCS坐標系的操作 332.4 對象操作 372.4.1 對象的選擇 382.4.2 對象的刪除與恢復 382.4.3 對象的隱藏與恢復顯示 382.4.4 對象的幾何變換 402.5 常用工具介紹 462.5.1 點構造器 462.5.2 矢量構造器 502.5.3 類選擇器 522.5.4 平面工具 552.6 本章小結 58第2篇 功能篇第3章 UG NX 5功能應用 61 3.1 圖層應用 623.1.1 圖層管理器 633.1.2 圖層類別管理器 653.1.3 圖層的視圖可見性 673.1.4 移動對象到圖層 683.1.5 復制對象到圖層 683.2 視圖與布局 693.2.1 視圖及視圖操作 693.2.2 布局及其設置方法 713.3 表達式 733.3.1 表達式基礎 733.3.2 表達式的編輯 743.4 查詢與分析 763.4.1 信息查詢 763.4.2 對象和模型分析 783.5 本章小結 84第4章 曲線的創建 85 4.1 可視化參數預設 864.2 工作平面預設 904.3 曲線的操作命令 914.4 簡單曲線的繪制 924.4.1 點和點集 924.4.2 直線 954.4.3 圓弧 1004.4.4 圓 1024.4.5 圓角 1024.4.6 倒斜角 1064.5 復雜曲線的繪制 1084.5.1 矩形 1084.5.2 橢圓 1084.5.3 正多邊形 1084.5.4 樣條曲線 1104.5.5 其他曲線 1144.6 綜合實例——掛鉤基礎曲線的繪制 1174.7 本章小結 120第5章 曲線的編輯與操作 121 5.1 曲線的編輯 1225.1.1 偏置 1225.1.2 修剪以及延長 1255.1.3 修剪角 1265.1.4 拉長(移動) 1275.1.5 分割 1285.1.6 參數 1295.1.7 長度 1305.2 曲線的操作 1315.2.1 截面 1315.2.2 橋接 1325.2.3 連結 1345.2.4 投影 1355.2.5 相交 1365.3 綜合實例——掛鉤輪廓曲線的繪制 1375.4 本章小結 140第6章 實體建模 141 6.1 建模預設置 1426.2 基準特征 1446.2.1 基準平面 1456.2.2 基準軸 1466.2.3 基準坐標系 1486.3 常見實體建模 1486.3.1 長方體 1486.3.2 圓錐 1506.3.3 圓柱體 1536.3.4 球 1556.4 擴展特征建模 1566.4.1 拉伸 1566.4.2 回轉 1586.4.3 沿引導線掃掠 1606.4.4 管道 1616.5 成型特征 1626.5.1 特征定位 1626.5.2 孔 1636.5.3 凸臺 1656.5.4 腔體 1666.5.5 凸墊 1716.5.6 坡口焊(溝槽) 1736.5.7 鍵槽 1746.5.8 三角形加強筋 1766.5.9 螺紋 1786.6 布爾操作 1816.6.1 求和 1816.6.2 求差 1826.6.3 求交 1836.7 綜合實例——螺栓的建模 1846.7.1 螺栓造型分析 1846.7.2 螺栓造型建模 1846.8 本章小結 186第7章 特征的操作與編輯 187 7.1 特征的操作 1887.1.1 拔模 1887.1.2 拔模體 1907.1.3 邊倒圓 1917.1.4 面倒圓 1927.1.5 軟倒圓 1937.1.6 倒斜角 1967.1.7 抽殼 1987.1.8 縮放 1997.1.9 實例特征 2007.1.10 縫合 2037.1.11 補片 2057.1.12 偏置面 2057.1.13 修剪體 2067.1.14 分割面 2077.2 特征的編輯 2087.2.1 參數編輯 2097.2.2 移動特征 2107.2.3 特征重排序 2117.2.4 刪除、抑制、取消特征 2127.2.5 由表達式抑制特征 2137.2.6 編輯位置 2147.2.7 特征回放 2147.3 綜合實例——軸的建模 2157.3.1 階梯軸造型分析 2157.3.2 階梯軸設計步驟 2167.4 本章小結 220第8章 草圖功能 221 8.1 草圖 2228.1.1 草圖的適用范圍 2228.1.2 草圖的一般操作 2238.2 草圖預設置 2238.3 草圖的創建 2258.3.1 草圖平面的創建 2258.3.2 草圖對象的創建 2258.4 草圖的約束 2268.4.1 尺寸約束 2268.4.2 幾何約束 2278.4.3 定位約束 2298.4.4 約束操作 2318.5 草圖編輯操作 2338.5.1 鏡像曲線 2338.5.2 偏置曲線 2358.5.3 編輯曲線 2368.5.4 重新附著草圖 2368.5.5 編輯定義線串 2378.5.6 添加現有曲線 2388.5.7 投影曲線 2398.6 參數化建模 2418.6.1 參數化建模概述 2418.6.2 參數化建模方法 2418.7 綜合實例——草圖的繪制 2428.8 本章小結 244第3篇 精通篇第9章 自由曲面的創建 247 9.1 自由曲面概述 2489.2 創建曲面的基本方法 2489.3 由點創建曲面 2499.3.1 通過點創建曲面 2499.3.2 從極點創建曲面 2509.3.3 從點云創建曲面 2519.4 由曲線創建曲面 2539.4.1 直紋面曲面 2539.4.2 通過曲線組創建曲面 2549.4.3 通過曲線網格創建曲面 2569.4.4 掃掠曲面 2579.4.5 截型體曲面 2589.5 綜合實例——創建座椅墊大致輪廓曲面 2629.6 本章小結 264第10章 曲面的操作與編輯 265 10.1 曲面的操作 26610.1.1 橋接曲面 26610.1.2 N邊曲面 26710.1.3 規律延伸 26910.1.4 偏置曲面 27110.1.5 修整片體 27210.2 曲面的編輯 27310.2.1 擴大 27310.2.2 移動定義點 27510.2.3 等參數修剪與分割 27610.3 綜合實例——創建完整座椅墊 27710.4 本章小結 280第11章 工程圖的構建 281 11.1 工程圖模塊概述 28211.2 工程圖參數預設置 28411.2.1 視圖預設置 28411.2.2 注釋預設置 28511.2.3 原點預設置 28611.2.4 剖切線預設置 28711.2.5 視圖標簽預設置 28811.3 工程圖的建立與編輯 28911.3.1 工程圖的建立 28911.3.2 打開圖紙 29011.3.3 刪除工程圖 29011.3.4 編輯工程圖 29011.4 視圖管理功能 29111.4.1 添加基本視圖 29111.4.2 添加投影視圖 29211.4.3 添加局部放大視圖 29211.4.4 移動或復制視圖 29411.4.5 對齊視圖 29511.4.6 定義視圖邊界 29511.4.7 視圖相關編輯 29611.4.8 顯示與更新視圖 29711.5 剖視圖的應用 29811.5.1 剖視圖 29811.5.2 半剖視圖 29911.5.3 旋轉剖視圖 30111.5.4 局部剖視圖 30111.5.5 其他剖視圖 30311.5.6 編輯剖視圖 30311.6 綜合實例——軸的工程圖的創建 30411.7 本章小結 306第12章 工程圖的標注與編輯 307 12.1 工程圖中的符號插入 30812.1.1 插入實用符號 30812.1.2 用戶定義符號的插入 31212.1.3 ID符號的插入 31412.1.4 插入定制符號 31512.2 工程圖標注功能 31612.2.1 尺寸標注 31612.2.2 注釋標注 32012.2.3 粗糙度符號標注 32312.3 編輯繪圖對象 32612.3.1 移動制圖對象 32612.3.2 編輯指引線 32712.3.3 編輯組件 32912.3.4 注釋對象關聯性編輯 32912.3.5 抑制圖面對象 33012.4 工程圖的其他功能 33112.5 綜合實例——對軸的剖視圖進行尺寸標注 33412.6 本章小結 336第13章 組件裝配 337 13.1 裝配概述 33813.1.1 裝配的概念 33813.1.2 裝配的模式與方法 33913.1.3 引用集 34013.1.4 裝配導航器 34213.2 裝配預設置 34413.3 自底向上裝配 34513.3.1 按照絕對坐標定位方式的裝配 34513.3.2 按配對方式的裝配 34613.3.3 重定位組件 34913.3.4 組件的編輯 35013.4 自頂向下裝配 35113.4.1 裝配方法1 35113.4.2 裝配方法2 35213.5 裝配爆炸圖 35613.5.1 爆炸圖的建立 35713.5.2 自動爆炸圖 35713.5.3 編輯爆炸圖 35713.5.4 操作爆炸圖 35813.6 綜合實例——軸承的裝配 35913.7 本章小結 362第4篇 實戰篇第14章 常見機械部件設計實戰 365 14.1 軸類機械部件設計 36614.1.1 曲軸設計思路 36614.1.2 曲軸設計步驟1——創建圓柱體 36614.1.3 曲軸設計步驟2——創建曲軸的連桿部分 36814.1.4 曲軸設計步驟3——創建曲軸的另一個軸體 36914.1.5 曲軸設計步驟4——創建曲軸的連桿部分 37014.1.6 曲軸設計步驟5——創建另一軸體 37314.1.7 曲軸設計步驟6——創建鍵槽 37514.2 盤類機械部件設計 37714.2.1 盤類零件設計思路 37814.2.2 端蓋設計步驟1——創建端蓋基體 37814.2.3 端蓋設計步驟2——創建零件外表面的螺紋孔 38214.2.4 端蓋設計步驟3——創建零件中的安裝孔 38614.3 彈簧類機械部件設計 38914.3.1 彈簧設計思路 38914.3.2 螺旋彈簧設計步驟 38914.3.3 渦卷形盤簧設計步驟 39214.3.4 圓錐螺旋彈簧設計步驟 39414.4 叉架類機械部件設計 39614.4.1 支架設計思路 39714.4.2 支架設計步驟1——創建支架基體 39714.4.3 支架設計步驟2——創建支架筋板及螺紋孔 40114.5 連桿類機械部件設計 40814.5.1 連桿設計思路 40914.5.2 典型連桿設計步驟1——創建連桿基體 40914.5.3 典型連桿設計步驟2——創建連桿兩邊圓柱和孔 41114.5.4 典型連桿設計步驟3——創建連桿體上的凹槽 41214.5.5 典型連桿設計步驟4——對連桿模型倒圓角操作 41314.6 本章小結 414第15章 標準件設計實戰 415 15.1 螺栓、螺母的設計 41615.1.1 螺栓、螺母的設計思路 41615.1.2 螺栓的設計步驟 41715.1.3 螺母的設計步驟 42015.2 滑動軸承的設計 42315.2.1 向心滑動軸承設計思路 42315.2.2 向心滑動軸承設計步驟1——創建滑動軸承整體造型 42415.2.3 向心滑動軸承設計步驟2——拆分整體滑動軸承 43015.2.4 向心滑動軸承設計步驟3——創建滑動軸承上蓋 43115.2.5 向心滑動軸承設計步驟4——創建滑動軸承座 43315.2.6 向心滑動軸承設計步驟5——裝配滑動軸承 43515.3 滾動軸承的設計 43515.3.1 深溝球軸承設計思路 43615.3.2 深溝球軸承設計步驟1 ——軸承內圈的設計 43615.3.3 深溝球軸承設計步驟2 ——保持架的設計 43715.3.4 深溝球軸承設計步驟3 ——滾動體的設計 43915.3.5 深溝球軸承設計步驟4 ——軸承外圈的設計 44115.3.6 深溝球軸承設計步驟5 ——軸承的裝配 44215.4 本章小結 442第16章 減速器箱體設計實戰 443 16.1 箱體設計思路 44416.2 箱體設計步驟 44516.2.1 箱體設計步驟1——箱蓋設計步驟 44516.2.2 箱體設計步驟2——箱座設計步驟 45216.3 本章小結 462第17章 減速器裝配實戰 463 17.1 減速器整體造型分析 46417.2 減速器裝配步驟 46517.2.1 減速器裝配步驟1——創建蝸輪部分子裝配體 46517.2.2 減速器裝配步驟2——裝配蝸桿和下箱體 46717.2.3 減速器裝配步驟3——裝配蝸桿和軸承 46817.2.4 減速器裝配步驟4——裝配軸承和定距環 46917.2.5 減速器裝配步驟5——裝配前側軸承端蓋和下箱體 47017.2.6 減速器裝配步驟6——裝配油封和軸承端蓋 47117.2.7 減速器裝配步驟7——裝配蓋板和軸承端蓋 47117.2.8 減速器裝配步驟8——裝配后側軸承端蓋和下箱體 47217.2.9 減速器裝配步驟9——裝配螺栓 47317.2.10 減速器裝配步驟10—— 裝配蝸輪軸系零件與下箱體 47417.2.11 減速器裝配步驟11——裝配箱蓋、軸承端蓋和箱體 47717.2.12 減速器裝配步驟12——裝配視孔蓋系零件與箱蓋 48117.2.13 減速器裝配步驟13——裝配箱體連接螺栓 48317.3 本章小結 484第18章 臺鉗的設計與裝配實戰 485 18.1 臺鉗零件設計 48618.1.1 臺鉗設計思路 48618.1.2 臺鉗零件設計1——支架的設計 48618.1.3 臺鉗零件設計2——活動鉗頭的設計 48718.1.4 臺鉗零件設計3——導桿的設計 48918.1.5 臺鉗零件設計4——端蓋的設計 49018.1.6 臺鉗零件設計5——螺母的設計 49118.1.7 臺鉗零件設計6——手柄的設計 49318.1.8 臺鉗零件設計7——手柄球的設計 49318.1.9 臺鉗零件設計8——螺栓的設計 49418.2 臺鉗的裝配 49618.2.1 臺鉗裝配步驟1——裝配導桿和支架 49618.2.2 臺鉗裝配步驟2——裝配螺母與導桿 49718.2.3 臺鉗裝配步驟3——裝配活動鉗頭與導桿 49818.2.4 臺鉗裝配步驟4——裝配絲杠 49918.2.5 臺鉗裝配步驟5——裝配端蓋 49918.2.6 臺鉗裝配步驟6——裝配螺栓 50018.2.7 臺鉗裝配步驟7——裝配活動螺母 50118.2.8 臺鉗裝配步驟8——裝配手柄 50218.2.9 臺鉗裝配步驟9——裝配手柄球 50318.3 本章小結 504——下列內容在光盤中——附錄A 常用快捷鍵及其技巧 505附錄B 常用問題及解答 509附錄C 贈送案例索引 515
展開全部
新編UC NX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附光盤) 節選
《新編UG NX 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以【知識點驅動—根據需求設計案例—分析案例—完成案例】的模式編寫,采用從易到難的寫作方式,讓讀者輕松入門,在快樂學習中全面提高應用水平,逐步達到從業的技能需求。《新編UG NX 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由UG行業資深人士編寫,全書分為【入門篇】、【功能篇】、【精通篇】和【實戰篇】。【入門篇】主要是對UG NX 5的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包括UG NX 5的應用領域、軟件的安裝與配置、UG NX 5產品設計的基本流程以及模型文件、坐標系和對象的操作等;【功能篇】和【精通篇】主要介紹有關UG NX 5機械設計與建模的內容,包括UG NX 5的功能應用、曲線的創建、曲線的編輯與操作、實體建模、特征的操作與編輯、草圖功能、自由曲面的創建、曲面的操作與編輯、工程圖的構建、工程圖的標注與編輯和組件裝配等技術;【實戰篇】主要以職業案例的形式全面介紹軸類、盤類、彈簧類、叉架類和連桿類機械部件的設計,螺栓、螺母和軸承等標準件的設計,減速器主要零件的設計、減速器的裝配和臺鉗的設計與裝配等高級技術。隨書附帶的DVD電腦教學光盤中奉送了26個小時與書稿同步的視頻教學錄像,猶如培訓班形式的講解,使讀者能夠輕松、快速地學會使用UG NX 5進行工業和機械設計的各種實用技能。另外還附有70個實例的結果文件,使讀者在學習《新編UG NX 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之余能夠開闊眼界,掌握更多UG行業的精髓。《新編UG NX 5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不僅適合作為初學者的入門學習用書,也可作為從事機械設計、數控加工、模具加工、模具設計、機械產品外觀設計以及工業產品建模等商業設計領域人員的參考用書,還可作為電腦培訓學校相關專業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