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桂林文化城戲劇研究--桂林文化城文學研究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750046465
- 條形碼:9787500464655 ; 978-7-5004-6465-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桂林文化城戲劇研究--桂林文化城文學研究叢書 節選
章
文化場:戲劇家與文化城的互動
何謂“場”?“場是位置之間的客觀關系網。”①“客觀關系構
成場的結構”。②現實生活中沒有一個因素不與其余的因素或其
中的這個或那個因素發生反應的,可以說,生活中到處存在場。
這里的“文化場”,指的是抗戰時期桂林文化城的組成、結構,
以及發揮出來的強大的團體效應。
20世紀那場慘烈、持久的抗日戰爭使得文藝與政治、與生
活、與民眾的距離十分貼近。在桂林文化城,作家和千千萬萬的
同胞一起受著敵人大炮飛機的威脅,一樣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
但他們“沒有畏縮,卻愈加奮勵,只想以國民的身份,多對國家
盡一點責任,有助于抗戰,多用自己的筆,忠于自己所從事的工
作”;③而且,事實上,這些因戰爭的颶風吹攏到一起的作家自
覺消除過去基于思想、傾向、修養,甚至所在地域的不同而導致
的疏離,他們在生活上共患難、工作中同進退。他們的思想在追
求共同的目標中也暫趨于接近,開始建立一種新的關系,“彼此
養成一種互相尊重,互相切磋的精神”。①駐守桂林的進步文化
工作者數以千計,精英薈萃,這支質與量齊觀的文化兵團形成一
個以團結、抗日、民主為法則的文藝場。他們結成各式各樣的團
體辦刊物,辦展覽,進行文學創作,組織戲劇演出,彼此竭誠合
作,用文化武器鼓舞士氣,喚醒民眾,形成迂回曲折、此起彼
伏、乘虛伺隙、互相呼應的斗爭局面。聲調齊整的文藝場生機勃
勃,有著強大的文化向心力,為文化城的繁榮立下汗馬功勞,尤
其給了文藝場內的排頭兵——戲劇家們一種強大的文化支撐。
“權利場是各種因素和機制之間的力量關系空間,這些因素
和機制的共同點是擁有在不同場(尤其是經濟場和文化場)中占
據統治地位的必要資本。”②文化城群雄割據,除桂系、國民黨
民主派等地方實力派和中國共產黨之外,蔣介石中央集團及日本
間諜組織也在文化城出沒。權利場內部斗爭激烈,民族矛盾、國
共矛盾、國民黨內部矛盾呈犄角之勢,互相牽制,對于文藝場內
的人和事,存在堅決支持、百般阻撓和觀望搖擺等不同態度,但
都不可避免地行使制約的權力。維護者和反對者之間的對立在場
內造成緊張,而“政治場內部的斗爭間接地有利于迫切需要文學
自由的作家們”,③文化城的政治場為文化場的形成、鞏固、發
展提供了可能性空間。中國共產黨利用蔣桂矛盾、民族矛盾自始
至終對桂系、國民黨民主派進行統戰工作,盡可能地拓寬這個空
間,功勛卓著。桂系和國民黨民主派在客觀上成為進步文化人士
的掩護者和保護傘,桂系后來雖參與了皖南事變,仍不可與國民
黨頑固派同日而語。總之,各種進步力量攜手營造了桂林這個國
統區內的政治“特區”,這給戲劇家的藝術創造和藝術活動,尤
其是西南劇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一種政治支撐。
正是由于抗日形勢的急變,文化城各派勢力都十分注重各自
意識形態的宣傳,意欲在文化戰線占據統治地位。在那樣的非常
時期,戲劇作為*得力武器的優勢凸顯了出來。因此,文化城戲
劇的興盛,是政治文化需求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戲劇
的興盛,正是政治的興盛。文化城艱苦忠勤的戲劇家們率領戲劇
團隊深人工廠、農村、前線、防空巖洞開展活動,將桂林燃燒成
沸騰的戲劇之鄉,匯入文化抗戰的大軍之中,與敵人展開針鋒相
對的斗爭,抗日救亡宣傳深入民心,有效地挫敗了敵人的輿論陰
謀。素來地方觀念、民族意識強烈的桂林人民在濃郁的戰時文化
氛圍中完成了由“我是廣西人”到“我是中國人”的認識轉變,
愛國熱情空前高漲,給文化抗戰和抗戰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物質、
精神支援。此外,桂林活躍的文化生活帶動了書店、報刊雜志、
出版印刷等文化事業的興盛,文化抗戰聲勢浩大,規模蔚為壯
觀。可以說,桂林在這場國內外積極抗日的進步力量共同參與的
文化戰役中凝聚成了一個具有群體動力的文化場,文化城威名愈
加遠揚。文化人、文藝場、權利場、文化場、文化城彼此借重,
相互依存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系統。無可否認,在進步文化人士
與文化城之間存在著雙向的良性互動。值得注意的是,反抗、斗
爭促使文化場相對的獨立自主性逐步得以實現,這種以抗日、團
結、民主、進步為思想內核的反抗、斗爭貫穿文化場的整個歷
史,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
桂林文化城戲劇研究--桂林文化城文學研究叢書 作者簡介
p>李江,男,1964年生,重慶 人。2000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獲 文學博十學位。現為廣西師范大 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 方向為戲劇學、中國現當代文 學、外國文學。已發表學術論文 50余篇。主要著作有:《世界戲劇 史》、《中國現代義學史》、《插圖 21世紀簡明百科全書》、《抗戰時 期大后方戲劇主潮論》等。 黃世智,男,1966年生,河 由潢川人。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