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天籟之音 本書特色
當我跟隨公公的足跡回顧歷史時,正好是距中原突圍六十周年的日子!六十年前的崢嶸歲月,畢竟是很遠很遠的事了。當年那些唱著《延水遙》的年輕戰士,現在多已作古,昔人幾何?塵封的歲月我們是否連他們的背景也難已望見? 六十年后呢? 又逢丙戌,又逢丙戌!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了。 不管是三軍甲馬不知數,抑或白骨似沙沙似雪,于我們后輩而言,都已是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了。 這實在是一件讓人很悵然的事!
天籟之音 內容簡介
前不久楊爭給我送來她的新書手稿《天籟之音》,希望我能為她再寫序。因為書里有一段我們的父輩共同參與并見證的歷史一抗戰時期新四軍五師的成長史。很多人熟知抗戰史,卻未必了解抗戰史當中的很多細微之處。比如1938年,武漢淪陷后,中國共產黨在鄂豫邊區的抗日武裝是如何建立的,由于地理位置所限,一直孤懸敵后的新四軍五師是如何發展壯大的,它在中原地區的歷史作用,以及我們如何看待中原突圍,等等。
岳父李先念曾任新四軍五師師長,當年他帶領100余人(其中干部60人)組成“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從延安出發,經河南竹溝,向武漢外圍敵后挺進時。在這支隊伍里,就有楊爭的公公,楊煥民。從1939年到1949年,十年的時間,父輩們一直并肩作戰在中日正面戰場的前沿和敵人的近后方。從十幾條槍,幾個游擊支隊,發展到5萬余人的新四軍五師,這其間的艱苦歷程,我們有幸從文字記載中略知一二。也正因為有了這一段父輩們共同參與的歷史,我們就對其中許多人和事,有了彼此心領神會的認知和感同身受的共識。
天籟之音 目錄
天籟之音 作者簡介
楊爭,當過工人,也當過兵,有幸讀過三年的軍醫學校,也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深造過,兩種完全不同的知識領域卻都與人自身有關,只是一個面對生命,一個面對靈魂。 天命之年,方知自己一生最喜歡的狀態,便是追問生命的價值是否與靈魂有關,緣于此便總讓思索在文字中徜徉。但能給人看的東西很少,如《送你一個夢》、《輕聲細訴》、《天籟之音》、《尋船》、《天堂有燈嗎》等幾本小書和《我們當過兵》、《藍天佳麗》、《呂正操在1942》、《托起明天的太陽》、《楊成武強攻東團堡》等一些影視作品。語言的交流常為時空所限,文字交流卻能讓人酣暢淋漓。于是便把寫作當作人生的愉悅和享受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