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人生必修孝道十八課:插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167983
- 條形碼:9787807167983 ; 978-7-80716-798-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生必修孝道十八課:插圖版 內容簡介
本書分課程篇和案例篇兩個部分,圖文并茂。課程篇區設十八課,每課包括選自《孝經》、《論語》等國學經典中的孝道語錄、作者研究孝道的演講稿、孝行實踐選題、孝行感悟日記四個版塊。案例篇收入了北京國子監中學、北京二中、一一九中學、西二旗小學等開展孝道教育活動的做法
人生必修孝道十八課:插圖版 目錄
人生必修孝道十八課:插圖版 節選
《人生必修:孝道十八課(插圖版)》是作者近年來致力于孝道研究、講學成果集粹。全書分課程篇和案例篇兩個部分,圖文并茂。課程篇共設十八課,每課包括選自《孝經》、《論語》等國學經典中的孝道語錄、作者研究孝道的演講稿、孝行實踐選題、孝行感悟日記(讀者自己寫)四個版塊。闡釋了孝道教育的意義、功能、內容和教育的途徑、方法。倡導“學一條語錄,做一件孝行”,貫穿“知行統一”的教育觀。案例篇收入了北京國子監中學、北京二中、一一九中學、西二旗小學、北鑼鼓巷小學、四海孔子經典教育培訓學校、大成經典幼兒教育機構及東城區婦聯開展孝道教育活動的做法,實際操作性強。用圖畫闡釋孝道是《人生必修:孝道十八課(插圖版)》的一個亮點。“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編排在課程篇中的《十八孝行圖》揭示,培養孝行要從為父母洗腳、梳頭、盛飯等細微處入手。案例篇中的21幅兒童畫是北鑼鼓巷小學孝道教育繪畫作品精選,孩子們用稚嫩的畫筆把他們的孝行實踐活動表現得淋漓盡致,讀來令人會心一笑之余慨嘆孺子可教!值得一提的是,該書初稿完成后,即由北京東城婦聯率先刊印成德育讀本,并在社區成功進行了試點。以上單位先期把孝道引入德育教學活動的經驗,對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進行孝道教育和青少年自我修身都具有啟迪和借鑒作用。
人生必修孝道十八課:插圖版 相關資料
演講孝道教育是感恩教育的起點在西方國家,每年11月份的第4個星期四,是一個獨特的節日——感恩節。在這一天,人們會以各種方式對自己的國家、社會、親人、朋友、同事表達感激之情。這一節日也向一代一代后人的心田播撒感恩的種子。近年來,西方的不少節日傳人了我國,應該說感恩節是最有意義的。感恩節對我們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有啟迪。在素質教育中,要求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貫穿于各學科教學和各種學校活動中;而感恩教育恰恰正是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于一體的。應當說,感恩是人生的第一情感。不懂得感恩,就連禽獸都不如。一個人對社會充滿感恩之心,能“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樣的人生態度,必然會擁有“奉獻多于索取”的價值觀。在家庭,每個人首先應向自己的父母、祖輩表達感恩之情。“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人生在世,首先應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對父母、祖輩的感恩應貫穿每個人的一生,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就是中華傳統美德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孝道。一個人真正懂得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的感恩是從懂得孝道開始的。一個對生身父母都不盡孝的人,怎能對他人心懷感激之情?歸根到底,孝道教育就是感恩教育。在感恩節這一天,每個人都應首先向生身父母表達真摯的感恩之情。應該說,孝道教育正是感恩教育的起點。一個人真正擁有了孝心,踐行了孝道,從對父母的感恩推而廣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自然能尊敬其他老人、尊師敬長、愛友樂群,常懷感恩之心,常樂感恩之行。最近,報載了多篇報道,說的是堅持幾年,甚至十幾年尋找恩人的催人淚下的故事。這樣的事例,是提升社會的道德水平的營養劑。感恩教育能使人構建高尚的、快樂的精神世界。懂得感恩的人,總覺得自己對長輩、對師長、對親友、對社會、對世界做得不夠,甘于奉獻,樂于助人。這樣的心態,能使人平和、愉悅、快樂。心態決定精神。感恩的心態是人生快樂、幸福的源泉。比爾?蓋茨滿懷深情地說:“對于這個世界,我們不應該有過多的苛求,而應抱著感恩的態度。所以,每年的感恩節,對于我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快樂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我發現,原來世界上有這么多善良的人和美好的事物。”他在一次慈善會議上呼吁:感恩節應該得到普及,它不應該僅僅限于某一天。我們應該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當做感恩節,天天都要感恩,向所有人感恩。只有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是一個真正適合人類生存的天地。演講孝道教育是
人生必修孝道十八課:插圖版 作者簡介
范基公,德育高級教師,前北京二中教育科研室主任,從事教育工作50年。主攻思維科學、教育哲學、教育藝術研究,發表文章20余萬字。其中健腦教育、挫折教育、“無為”教育研究,有多項成果分別獲得市級、區級教育科研獎。是國內“無為教育”的首倡者,其《“無為”教育藝術初探》獲面向21世紀中國教育“華夏杯”論文評選一等獎,并以此參力12000年第四屆中美教育研討會。
自2006年以后,致力于孝道教育研究,在《當代家庭教育報》開設“范老師談孝道”專欄,已發表孝道文章30余篇,贏得社會好評;應邀多次到學校、社區和社會教育機構講授孝道。
參與策劃、編寫的主要著作有:《擇業指南》、《多元智能與教學策略》、《國學365》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