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大宋之殤 本書特色
在宋朝官方的史料中,根本看不到“靖康之難”中宋皇室受到侮辱的真相,致使后世的國人鮮知其中屈辱的慘景。有幸的是,金人和極個別南宋文人在不多的幾種筆記中,給后人留下了這一段令宋朝永遠不愿意提及的屈辱往事。《大宋之殤》偏重史實的角度,筆者在寫作《大宋之殤》一書時,除參閱了《遼史》、《宋史》、《金史》外,還大量參閱了所能搜集到的當年金人宋人的筆記,真實地還原了“靖康之難”這段史實。
全書描述的所有人物在歷史上均有名有姓,書中情節全為宋金兩國中的皇室和大臣活動,盡可能地忠實于史實,可以這樣說,《大宋之殤》是一部名符其實的反映“靖康之難”全景式的作品。
正因為真實,本書兩個禮拜以來蟬聯新浪讀書人文歷史館閱讀榜單**名。
大宋之殤 內容簡介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建國僅十二年的邊陲小國金國,繼滅亡了遼國后,再次盡起全國之兵,向北宋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腐朽的北宋百萬軍隊一觸即潰,首都東京(今開封)陷落。金軍將皇宮內和開封城內所有的金銀、字畫、珍寶和各種值錢財物全部洗劫一空。并將已退位的宋徽宗和其子宋欽宗在內的北宋皇室所有成員及宗室、貴戚、大臣家屬一萬多人,還有平民共近十萬人,全部押往北方的金國。在被擄北上途中,二帝的后妃、女兒被金軍強奸輪奸,有的甚至被奸死。在金國首都會寧(今哈爾濱市阿城)舉行的獻俘大典上,一千多名北宋皇室成員,除了徽欽二帝和兩位皇后外,其余后妃公主在內的所有女性,全部被強迫脫去上衣,上身赤裸。*后,男性被賣為奴,女性遭侮辱,連南宋皇帝高宗的母親、妻子在內的嬪妃,還有公主,都被充為官妓。徽宗本人病死在五國城,欽宗被馬踏而死……其余人等*后全部死在異國他鄉。這就是宋朝歷史上*為悲慘、恥辱的一段史實——“靖康之難”。
《大宋之殤》一書從歷史、而不是從民間傳說中,同時對岳飛和秦檜這兩個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濃墨重彩的重要人物,作出了尊重史實的描述。還對岳飛之死的真實原因,作了尊重史實的評說。
大宋之殤 目錄
第二章 風流皇帝宋徽宗
第三章 金軍南下和徽宗退位
第四章 歌舞中的大宋新帝
第五章 東京激戰
第六章 金太宗與宋欽宗
第七章 夜襲金營
第八章 東京民變與金軍北撤
第九章 金明池水
第十章 踏青混同江
第十一章 激戰太原
第十二章 滅宋大幕拉啟
第十三章 趙構北上和談
第十四章 金軍兵臨京城
第十五章 東京血戰與城陷
第十六章 東京城外失守之后
第十七章 金軍鐵蹄下的京都
第十八章 大宋血災
第十九章 張邦昌稱帝
第二十章 十萬宋俘北上
第二十一章 南宋建國與忠奸大臣之死
第二十二章 獻俘大典
第二十三章 妓院中的后妃
第二十四章 戰火再起與秦檜南歸
第二十五章 宋奸劉豫之死和公主南逃
第二十六章 徽宋之死
第二十七章 和議初成
第二十八章 曲終人散:岳飛·秦檜·欽宗和后妃
大宋之殤 節選
《大宋之殤》講述了:在整個宋朝歷史中,宋朝當局*感到恥辱的莫過于“靖康之恥”了。公元1127年,北宋首都東京(開封)被金軍攻占。金軍將開封洗劫一空,并將北宋徽宗欽宗二帝、皇室所有成員,及宗室、貴戚、大臣家屬及平民共近十萬人全部擄往北方的金國。四個月后,北宋皇室唯一逃脫的康王趙構成立了南宋。后,金、宋和談達成協議:南宋向金稱臣,并將部分領土割讓給金國,每年向金國納貢;金國將宋高宗的生母韋賢妃(徽宗貴妃)放歸南宋,徽宗、欽宗及其他所有被擄至金國的后妃、公主、皇子女、宗室、貴戚等,全部死于金國。這就是“靖康之恥”的全部歷史。“靖康之恥”中,被擄往金國的宋皇室的命運,基于深感恥辱,宋朝不愿記載,甚至有意識地銷毀相關記錄,以致后人對這段歷史知之甚少。《大宋之殤》從宋朝官方歷史記載外,收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再現了宋皇室在金國的悲慘遭遇,是近年梳理宋史的圖書中非常值得一讀的佳作。
大宋之殤 相關資料
第一章 女真驍雄
公元1125年(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地處東北邊陲、政權建立僅十年、人口僅十余萬戶的金國在剛剛攻滅遼國后,決定興兵滅亡北宋。登基不過三年的金太宗以北宋多次違約為由,向北宋發出詔書,公開宣告要滅亡北宋。十二萬金軍鐵騎兵分兩路,向北宋發起全面進攻,從而吹了趙宋王朝三百多年歷史上最為屈辱和悲慘的“靖康事變”的前奏曲。
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太宗天會三年(1125)農歷十一月,金都城上京會寧府。
清晨,朝陽已經在東邊天際露出了月芽兒般的小臉,漸漸地,緋紅的朝霞穿過薄霧,映紅了小半個天際。原先被籠罩在一片淡淡晨霧中的會寧城,隨著晨霧的漸漸消散,在朝霞的映照下,呈現出一種霧蒙蒙金色的色彩。人們這才看清了會寧的城貌:這座方圓二十來里的金國都城分為明顯的南北兩城。北城為居民區,占了整個會寧城的五分之三,數不清的低矮民居在晨霧中時隱時現。街道彎彎曲曲,狹窄而顯雜亂,其間還雜有大片大片的空地。而南城的皇城則大不一樣,城墻、午門、馬面、角樓、甕城輪廓隱約可見,高大雄偉的皇宮在薄霧中尤為醒目。宮室官邸規劃整一,建筑大致采取近似中軸線、均衡和對稱的手法,這座于金天會元年(1123)開始修建的皇城,集遼和大宋建筑風格于一身。雖然皇城還有許多建筑未完工,但看得出來,全城雖然沒有南方宋朝首都東京⑵那樣的氣派和繁華,但也不失為黃河以北最大的都城大邑。
時間在慢慢后移,不知不覺中,天色漸漸大亮。這時,一聲沉悶的鐘聲從皇宮方向響了起來,緊接著,鐘聲有節奏地一聲接一聲,在整個會寧城上空回蕩。自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大金以來的十年間,會寧的百姓已經習慣了這種催促百姓早起的鐘聲,他們也知道,這是大金皇室早朝的開始。
此時,在皇城中央的干元殿,卻又是一番情景。這座長約十余丈、高約兩丈的木質宮殿,建在長二十余丈、共有五層的土臺之上,顯得是那樣的雄壯。干元殿正面墻壁上,嵌有當地混同江⑶中特產的五色彩石,工匠們把這些彩石拼成仙、佛、龍、像之形,其間雜以女真人最為看重的松柏枝圖案。干元殿的殿頂用青瓦蓋成,長長的吻木做成當地的神鳥模樣,屋脊重如墨色,下鋪帷幕,整個干元殿看上去既雄壯又富于女真特色,使人望而生畏。殿階前建有一土壇,方圓數丈,取名龍墀。壇上兩廂建有木屋,四周圍著青幕,是百官上朝前的休息之處。其周圍是一大片在建中的木屋,足有數十間,雖未建成,但已看得出其規模之大。
從干元殿中緩緩走出一位禮官,在
大宋之殤 作者簡介
彭蘇,男,湖南省湘西龍山縣人。當過運動員、知青、農村代課教師、工人。1977年恢復高考后考入遵義醫學院(原大連醫學院)。1980年代后期開始文學創作,發表出版作品200余篇(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紅色青春》、《西藏戰爭》;紀實中篇文集《拉薩的陷落》;自傳體中篇小說《昨夜長夢》;紀實中篇《猶太以色列——一個神秘的民族與國家》、《1956,匈牙利事件的前前后后》、《中印邊界戰爭始末》、《紅色海南島》、《志愿軍出兵前的朝鮮戰爭》等。其中長篇小說《西藏戰爭》2006年在大陸出版后現已三次印刷出版。2008年由臺灣普天出版家族在臺灣出版。 現供職于貴陽中醫學院,在多家雜志上發表醫學論文20多篇(權威及重要期刊6篇),參與編著多部醫學專著和大學教材。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