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見證中國第一個自費開發區--宣炳龍印象 版權信息
- ISBN:7214058456
- 條形碼:9787214058454 ; 978-7-214-05845-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見證中國第一個自費開發區--宣炳龍印象 內容簡介
開發區是改革開放、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生事物。我國實行對外開放,首先在沿海設立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當初昆山不在其內。而昆山縣委、縣政府從本地實際出發,審時度勢、果斷決策,仿效江蘇南通、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做法,獨辟蹊徑,于1984年8月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自己規劃、自籌資金、自費興建中國**個占地3.75平方公里的工業新區,常常以“14+1”的身份參加全國開發區有關會議。爾后由于昆山的同志年復一年的努力,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硬是闖出了一條從無到有、由弱變強、不斷延伸發展的昆山之路,終于在1992年8月由國務院正式批準為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全國縣(市)中**個國批開發區。從此昆山自費開發區由“另冊”轉為“正冊”,名副其實地躋身于遍布天南地北的“開發大家庭”,享受著國家給予的有關優惠政策。
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雖被列人國家級開發區序列的時間較晚,但它卻后來居上,成績斐然,多年來各項經濟指標均名列全國所有開發區的前茅。開發區還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創辦了江蘇全省
**家中外合資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實施了全省**幅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有償出讓,創建了全省**個陸路口岸通關點,興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個出口加工區……在環境建設、招商引資、親商服務、產業特色、科技創新等許多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面,名揚海內外。再者,昆山由于成功創辦了開發區,帶動了全市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實現了農轉工、內轉外、低轉高的階段性轉變,全市的綜合實力迅速提升,2005年率先在江蘇乃至全國達到全面小康社會水平,同時在全國百強縣(市)評比中獨占鰲頭,連續四年位居榜首,并成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
見證中國第一個自費開發區--宣炳龍印象 目錄
一 “三合一”的經營之才
人才排浪中一個奔涌向前的浪頭
勤思索、善謀劃的智囊之才
觀大局、敢作為的領軍之才
善操作、精計算的經營之才
二 不拘一格的“弄潮兒”
特殊經歷:創新和魄力的基因
“干中學”:眼光和智慧之源
后盾和環境:穩定精干的團隊和開明寬容的昆山
“宣炳龍現象”的三點啟示
結語:“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
三 從陸楊躍起的“一條龍”
他的諾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他的作風:摸爬滾打,闖出新路
他的品質:盡心盡職,敬業拼搏
他的精神:永不滿足,一往直前
四 孜孜不倦的工作狂
幸運的選擇
反差的刺激
開弓沒有回頭箭
快人一步
朋友滿世界
五 開發區的“常青樹”
昆山人**個“吃螃蟹”
爭先創優求發展
敢擔風險與責任
第二編 宣炳龍的口述史
一 昆山開發區發展的四個階段
“農轉工”工業從無到有
“內轉外”引進世界大企業
“低轉高”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高轉強”做大做強園區經濟
二 昆山發展中人們關注的幾個問題
創業歷程的艱辛
誠信比什么都可貴
發展新階段的思考
回饋失地農民
……
第三編 宣炳龍的論文選輯
后記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