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食品安全知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605404
- 條形碼:9787543605404 ; 978-7-5436-0540-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食品安全知識 本書特色
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食品安全是一項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心工程”。
使消費者增強食品安全意識、增加食品安全知識,樹立健康、科學的消費觀念,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的監督,保證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食品安全知識 內容簡介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身體的生長發育和組織更新所需要的原料、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和保持體溫恒定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食物供給的。糧食、食用油、蔬菜、水果、肉類、禽類、水產品、蛋類、乳類、糕點、糖果、罐頭、飲料、豆制品、調味品等都屬于食品。我國的食品不但品種繁多,而且食品加工和烹飪技術更是獨樹一幟,這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創造和積累的成果。
食品安全是一項關系國計民生的“民心工程”,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生產到流通再到消費,各個環節都要抓好;從政府到企業到消費者,人人都要明白,家家都要參與。近年來蘇丹紅和三聚氰胺等事件的惡劣影響,使廣大消費者至今仍心有余悸。因此,必須嚴厲打擊破壞食品安全、危害人民健康的行為,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知識水平和自我保護能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當前,許多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還不強,消費知識仍然不足,食品安全的社會基礎還不牢固。廣大消費者迫切需要一本通俗易懂、內容實用的食品安全與營養保健的科普讀物。本書匯集了食品安全管理、食品鑒別、營養科學、食品貯藏、消費維權等食品安全基礎知識,從細節處著手告訴讀者如何選購食物,怎樣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飲食,什么季節應該多吃哪些食品,在消費中遇到問題如何投訴等等。這本書是人們飲食安全和營養保健的居家生活錦囊。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食品安全知識 目錄
1.什么是食品安全
2.什么是飲食風險
3.當前食品安全面臨哪些新問題
4.食品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5.家庭防范食品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6.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7.食源性疾病危險因素的來源主要有哪些
第二章 食品選購基礎知識
**節 食品選購的原則
1.食品安全的十二條守則是什么
2.安全制備食品的原則是什么
3.采購食品有哪些衛生要求
4.什么樣的食品具有較好的安全保證
5.怎樣選擇重金屬污染少的食物
第二節 食品標簽知識
1.如何正確識別食品標簽
2.食品標簽一般需要有哪些內容,如何理解
3.怎樣利用食品標簽選購食品
4.特殊營養食品的標簽應注意什么問題
5.飲料酒的標簽應注意什么問題
6.什么是食品的保質期和保存期
7.用于包裝上的防偽措施有哪些
8.如何由包裝辨別真偽優劣
9.為什么要慎用塑料包裝袋
10.如何根據包裝上的標簽辨別質量
第三節 與食品質量及安全相關的認證
1.什么是“OS認證”
2.什么是有機食品
3.什么是綠色食品
4.什么是無公害農產品
5.什么是“ISO9000認證”
6.什么是“ISO22000認證”
7.什么是“HACCP認證”
8.什么是“GMP認證”
9.什么是中國馳名商標
10.什么是中國名牌產品
11.什么是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第三章 各種食品的鑒別與選購
**節 大米、面粉與食用油安全消費知識
1.如何鑒別大米的品質
2.如何選購面粉
3.食用粉主要有哪些種類
4.面粉增白劑主要有哪些
5.什么是“吊白塊”
6.如何識別“加料”面粉
7.如何鑒別和選購食用油
8.怎樣選購好香油
第二節 蔬菜安全消費知識
1.蔬菜農藥殘留超標有哪些危害
2.哪些蔬菜農藥污染較嚴重
3.哪些蔬菜受到的農藥污染小一些
4.如何根據蔬菜的顏色看營養
5.如何購買無公害蔬菜
6.如何科學食用蔬菜
7.如何避免買到受化肥污染的蔬菜
8.為什么不要買模樣古怪的蔬菜
9.怎樣選購茄子
10.怎樣選購辣椒
11.怎樣選購西紅柿
12.怎樣選購土豆
13.怎樣選購山藥
14.怎樣選購扁豆
15.怎樣選購豇豆
16.怎樣選購黃瓜
17.怎樣選購冬瓜
18.怎樣選購絲瓜
19.怎樣選購蘿卜
20.怎樣選購胡蘿卜
21.怎樣選購菠菜
22.怎樣選購塌棵菜
23.怎樣選購茼蒿
24.怎樣選購薺菜
25.怎樣選購芹菜
26.怎樣選購韭菜
27.怎樣選購菜花
28.怎樣選購卷心菜
29.怎樣選購菜豆
30.怎樣分揀蔬菜
第三節 水果安全消費知識
1.水果的質量問題主要有哪些
2.如何解決水果質量問題
3.為什么催熟的瓜果危害大
4.如何鑒別“毒西瓜”
5.如何選購“安全水果”
第四節 肉及肉制品安全消費知識
1.如何鑒別新鮮豬肉
2.如何鑒別注水豬肉
3.常見的病害豬肉有哪些
4.如何鑒別病死豬肉
5.如何鑒別母豬肉
6.什么是瘦肉精
7.如何防范瘦肉精
8.如何購買放心豬肉
9.如何挑選豬內臟
10.如何選購牛肉
11.如何鑒別注水牛肉
12.如何鑒別牛肉的新鮮度
13.如何鑒別羊肉的新鮮度
14.如何選購香腸
15.如何選購熟肉制品
16.選購肉制品應注意什么
第五節 禽及禽蛋類產品安全消費知識
1.如何選購雞肉
2.如何鑒別注水雞鴨肉
3.如何鑒別蛋類的新鮮度
4.如何選購禽類腌臘肉制品
第六節 水產品安全消費知識
1.水產品的質量問題主要有哪些
2.重金屬危害有哪些,如何防范
3.如何識別受污染的魚
4.如何鑒別魚的新鮮度
5.如何鑒別蝦的新鮮度
6.如何鑒別海蟹的新鮮度
7.如何鑒別貝殼類產品的新鮮度
8.選購淡水魚有哪些訣竅
9.如何識別甲醛浸泡的水發產品
第七節 豆制品和奶類產品安全消費知識
1.豆腐都有哪些營養成分
2.豆制品的種類主要有哪些
3.豆制品易存在哪些質量方面的問題
4.如何選購豆制品
5.如何選購、保存和食用豆芽
6.如何識別化肥豆芽
7.如何鑒別鮮牛奶
8.如何鑒別假奶粉
9.如何合理選購和飲用酸奶
第八節 調味品安全消費知識
1.關于食鹽要了解哪些相關知識
2.關于醬油要了解哪些相關知識
3.購買醬油有哪些誤區
4.如何鑒別醬油優劣
5.關于食糖要了解哪些相關知識
6.關于食醋要了解哪些相關知識
7.食醋有哪些種類
8.什么是人工合成醋
9.如何選購食醋
10.如何存放食醋
11.關于料酒有哪些相關知識
12.如何鑒別味精的真偽
13.雞精的成分有哪些
14.如何科學使用味精
15.選購醬腌菜應注意什么
16.使用蠔油有哪些講究
17.關于紅辣椒要了解哪些相關知識
18.選購干紅辣椒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第四章 食品貯藏與保鮮知識
1.蔬菜該怎樣保鮮
2.水果該怎樣保鮮
3.肉類該如何儲存和保鮮
4.魚類如何保鮮
5.雞蛋如何保鮮
6.如何防止植物油氧化
7.如何儲存豆腐
8.如何保存鮮牛奶
9.如何儲存大米
10.夏天如何存放面粉
11.什么是食品添加劑
12.食品防腐劑都有害嗎
13.哪些食品易出現食品添加劑超標的問題
14.食品添加劑是否對健康有害
15.什么是三聚氰胺
16.蘇丹紅是食品添加劑嗎
17.什么是孔雀石綠
18.食品儲存有哪些要求
第五章 食物中毒及常見食品去毒知識
第六章 科學健康飲食
第七章 消費保護常識和相關法律法規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食品安全知識 節選
**章 食品安全常識
1.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什么是飲食風險
風險可簡單地理解為人所不希望發生的事件的發生概率或機會多少。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問題,不過風險有大小,飲食當然也不例外。有一些飲食風險是可以度量的,而有一些飲食風險只能根據風險評價結果給予估算,例如某種食品成分的風險。飲食風險通常都是針對整個人群而言,并非指個人風險,后者通常比群體風險要低或高一些。就食品而言,個人風險將視危害成分暴露量、個人敏感性及飲食方式等而定。用風險概念來分析食品安全性問題,就不難理解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無風險或零風險的事,問題在于消費者能接受什么樣的風險。對可能的風險和獲益作綜合的平衡,權衡得失利害,才能作出合理的取舍和符合實際的決策。例如,在外就餐可能有食品污染、餐具不潔、染病機會多等危險,但有省時、便捷、美味的好處,相對而言,其風險在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接受的。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農藥、獸藥、添加劑及其他化學品,可能為消費者帶來一定的風險,但不用這些化學品又會增大別的風險,如病蟲害滋生可使食品中某些致病的微生物、生物毒素、寄生蟲增多,導致食品的質量和數量嚴重下降,食品的營養和品味不佳,食品價格上漲。作為消費者,只能根據條件選擇接受哪一種風險。顯然,對風險與獲益兩個方面的充分、全面的認識與理解,是確保食品安全性的前提。其中,對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危害成分的風險評價及其相應的風險控制,則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需要嚴格的方法、技術、工作程序和機構上的支持與保證。
3.當前食品安全面臨哪些新問題
對有害投入品的投入變換手法,給檢測工作帶來了難度。如養殖戶添加“瘦肉精”變過去的全程添加為現在的宰前二十天停止添加,規避了通行的尿樣檢測,但肝、腎、肌肉中仍然殘留,食用后對人體健康仍然有較大的危害。
有害投入品的功能花樣翻新,危害面較大。現在有害投入品的功能,不僅是為了降低成本,還包括改變顏色、形狀、口感等,并不斷開發“新的功能”。例如,為了提高銷售價格,某地十多家養雞場競在雞飼料里添加了加麗素紅(色素)以生產所謂“紅心土雞蛋”;為防止蒼蠅污染,竟在火腿上噴敵敵畏;為使蠶蛹顯得新鮮,竟給蠶蛹噴敵敵畏,使之不住搖頭;在魚池中加入激素,使魚保持活力,不斷游動;給屠宰前的生豬喂鹽,使之口渴喝水,以增加肉中水分等。
有些企業打著金字招牌制售污染食品,欺騙性較大。一些不法分子將普通的甚至是污染的食品進行包裝,貼上“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質量安全食品”的標簽,或打著著名品牌的招牌,進入超市高價出售,利用品牌、超市的信譽度和影響力,欺騙消費者。
以低營養食品原料替代生產假冒高營養食品,銷售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由于廣大農村尤其是經濟落后的偏遠地區,收入水平較低,監管力度較弱,加上農民食品安全意識普遍不強、鑒別能力差,給制假售假者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將假冒偽劣和有害物超標食品的銷售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
4.食品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生物性污染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蟲及昆蟲的污染。微生物污染主要有細菌與細菌毒素、霉菌與霉菌毒素以及病毒等的污染。出現在食品中的細菌除包括可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傳染病等的致病菌外,還包括能引起食品腐敗變質并可作為食品受到污染標志的非致病菌。病毒污染主要包括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等污染,而其他病毒不易在食品上繁殖。寄生蟲及其蟲卵主要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直接污染食品或通過水體和土壤間接污染食品。昆蟲污染主要包括糧食中的甲蟲、螨類、蛾類以及動物食品和發酵食品中的蠅、蛆等污染。
化學性污染 食品化學性污染涉及范圍較廣,情況也較復雜。主要包括:①來自生產、生活和環境中的污染物,如農藥、獸藥、有毒金屬、多環芳烴化合物、N-亞硝基化合物、雜環胺、二嗯英、三氯丙醇等。②食品容器、包裝材料、運輸工具等接觸食品時溶人食品中的有害物質。③濫用食品添加劑。④在食品加工、貯存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如酒中有害的醇類、醛類等。⑤摻假、制假過程中加入的物質,如在辣椒粉中摻入的化學染料蘇丹紅。
物理性污染 有的物理性污染物可能并不威脅消費者的健康,但是嚴重影響了食品應有的感官性狀和(或)營養價值,主要有:①來自食品產、儲、運、銷的污染物,如糧食收割時混人的草籽、液體食品容器中的雜物、食品運銷過程中的灰塵等;②食品的摻雜使假,如糧食中摻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摻人大量的糖等;③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來自放射性物質的開采、冶煉、生產、應用及意外事故造成的污染。
5.家庭防范食品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一般來說,家庭防范食品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
(1)要購買沒有污染和雜質、沒有變色及變味且符合衛生標準的食物,不買已知被污染的食物。
(2)生魚生肉應在低溫下保存,買回后若超過兩小時才烹調,也宜先放入冰箱,不要圖省事。
(3)要買消毒牛奶,不食用未經加工的牛奶。
(4)易腐敗的食品要隨買隨加工,加工過的食品*好馬上吃掉。食物在室溫下存放的時間越長,危險性就越大。
(5)做飯前要把手洗干凈,中間轉而做另一種食品時*好也要洗手。
(6)菜刀、菜板用前都應清洗干凈,要先切熟食,后切生品,或切生熟食品的菜刀、菜板分開。
(7)盡量用封閉的容器裝食物。
(8)當準備食用已存放一段時問的食物時,要將食物再次加熱到100℃以上。
(9)飲用潔凈的水,把水燒開了再喝。
(10)及時將廚房里的垃圾清除、扔掉。
6.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人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食源性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的前列,是當前世界上*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
7.食源性疾病危險因素的來源主要有哪些
食源性疾病可以有不同病原,也可有不同的病理和臨床表現,但是這類疾患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通過進食行為而發病,這就為預防這類疾病提供了一個有效的途徑: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倡導合理營養,控制食品污染,提高食品衛生質量,可有效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總的來說,食源性疾病危險因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過早地烹調食物,煮熟的食物保存在室溫條件下(25~40℃)超過2小時。
(2)熟食或剩余食品重新加熱的溫度和時間不夠,未能殺死病菌。
(3)肉、奶、蛋、豆類及其制品加熱不徹底或不均勻,未燒熟煮透。
(4)冷凍肉及家禽在烹調前沒有充分解凍。
(5)由于人員操作或者食品存放不當等造成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6)誤食有毒的動植物或者烹調加工方法不當(如四季豆或豆漿未煮透),沒有去除其中的有毒物質。
(7)生吃水產品及其他可能被寄生蟲、細菌、病毒污染的食品。
(8)食物的體積過大,烹調的溫度和時間不夠。
(9)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狀況和衛生習慣不良。
(10)使用不潔凈的水。
第二章 食品選購基礎知識
**節 食品選購的原則
1.食品安全的十二條守則是什么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八大部委實施的食品藥品放心工程,推出了“食品安全十二條守則”,是廣大消費者日常飲食安全的指導原則。
(1)盡量選擇到正規的商店、超市和管理規范的農貿市場購買食品。
(2)盡量選擇有品牌、有信譽、取得相關認證的食品企業的產品。
(3)立即食用做熟的食品。
(4)不買比正常價格過于便宜的食品,以防止上當受害。
(5)不買、不吃有毒有害的食品,如河豚、毒蘑菇、果子貍等。
(6)不買來歷不明的死動物。
(7)不買畸形的、與正常食品有明顯色彩差異的魚、蛋、瓜、果、禽、畜等。
(8)不買來源可疑的反季節水果、蔬菜等。
(9)不宜多吃以下食物:松花蛋、臭豆腐、味精、方便面、葵花子、豬肝、烤牛羊肉、腌菜、油條等。
(10)購買時查看食品的包裝、標簽和認證標識,查看有無注冊和條形碼,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對懷疑有問題的食品,寧可不買不吃。購買后索要發票。
(11)買回的食品應按要求進行嚴格的清洗、制作和保存。
(12)廚房以及廚房內的設施、用具要按要求進行清潔管理。
2.安全制備食品的原則是什么
世界衛生組織科學總結了不同國家食源性疾病發生情況的資料,提出了安全制備食品的十項原則。這些原則不僅對食品衛生經營企業提出衛生要求,也適用于廣大群眾居家生活。
選擇經過安全處理的食品 許多食品諸如各類水果和蔬菜,其自然狀態是*佳狀態,也有的食品未經處理可能是不安全的。例如,要購買消過毒的牛奶而不買生牛奶;宜選購經過輻照的新鮮的或冷凍的家禽。經過處理的食品可以提高安全性和保存期。某些生吃的食物,例如生菜,則需要清洗干凈。
……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