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斑鳩 本書特色
1950年代的另類生活傳奇!一個北方鄉村青年的懺悔錄!
鳩占鵲巢,一個人以另一個人的身份和名義活著。他得到了一大堆東西,但把自己弄丟了,傾其一生,他再沒能讓自己的名字復活……
故事如此曲折、跌宕,充滿懸念,敘述卻如此從容、節制,毫無夸怖,那是敘述者歷盡滄桑之后的淡定。
斑鳩 內容簡介
那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任何努力都難以補償……
故事如此曲折、跌宕,充滿懸念,敘述卻如此從容、節制,毫無夸怖,那是敘述者歷盡滄桑之后的淡定。寧靜的河面下暗潮洶涌,平和的語調難掩徹骨的憂傷,這只“斑鳩”的命運讓人不能釋懷。
斑鳩 目錄
孤城驛
李廣武
小家伙
賊船
第二章
形形色色的客人
潘多拉盒子已經打開
張望唐河鎮
第三章
孫晉的朋友
笑面韋馱
風從北方來
女生、女生
第四章
李叔叔
網撒出去了,小魚還在歡快地游動
不要仇恨
第五章
是誰炸傷了李廣武
唐河支隊
焦土·雪野
第六章
凱旋
我的幸福時光
第七章
我們家的新人
在河邊
誘捕
*初的清算
第八章
女客人
正仁街號
唐河蘇武
第九章
陰影
郵差
我能給你什么
給孩子們
第十章
致本城居民的公開信
夢魘
等待臺風
后記
斑鳩 節選
**章
孤城驛
關于我的故事,還是從五〇年開始說起吧。
五〇年春節剛過,我從煙臺搭乘一艘雙桅機帆船去安東,這是我生平**次遠行。從山東半島到遼東半島,算起來距離不太遠,但隔著海峽,又分屬兩省,因此在安東下船的時候,心里也“異鄉異客”地悵惘了一回。我從安東坐上開往唐河的長途公共汽車,沿海邊公路西行約兩個小時,中途在孤城驛下車,這是我此行的終點。
我來孤城驛是投奔一個叫李秉義的人,他是我的一個本家叔叔,在孤城驛來亨貿易貨棧做店員。在海峽另一面的山東老家,李秉義算是一個體面人,鄉親們管他叫“二掌柜”。李秉義回鄉的時候穿著長袍,戴一頂呢禮帽,舉止彬彬有禮,渾身透著生意人的謙和勁兒。有一個階段,父親曾打算讓我跟李秉義出來學生意,那時候我在縣城上中學,心氣很高,說到生意人,**個印象就是低眉順眼打算盤,或點頭哈腰招徠顧客,自然是看不上眼。我*感興趣的是當軍官,有一個同學的父親在國軍里做到師長,所以當時很多同學都想從軍,除了當兵,那時候我從未起過別的念頭。當我在家里待不下去的時候,自然就想到了李秉義,當年李秉義曾經很賞識我,如果那時候跟他出來,估計這陣子我也該戴上呢禮帽了。
孤城驛是一個背山臨海的小鎮,一片青灰的瓦屋頂,看起來和我們子午山的集鎮差不多。打聽了幾個人,很快找到來亨貿易貨棧。印象里李秉義是做大生意的,但來亨貨棧卻只是一個簡陋的小雜貨鋪子,臨街三間青磚房,門邊倒扣著一些大小不等的瓦缸。我推開門走進店里,撲面是一陣濃烈的燒酒氣味,店堂里一個人也沒有,后門開著,院子里停著一掛鐵輪馬車,有幾個人正在往車上裝麻袋包。我徑自走到后院,向一個戴藍布套袖的中年人打聽李秉義。那人正在記著什么,他挺詭秘地看看我。“再裝五件。”他朝車上吩咐道,然后合上賬本,領著我回到店里。
“你要找李秉義?”那人拉過一把椅子讓我坐,“他不在這里。”
“不會吧!”我把提包放在椅子上,“孤城驛,來亨,他跟我說過。”
“他進去了。”那人苦笑了一下,“是年前進去的。其實也沒有什么大事,蹲兩天,會出來的。不過生意不能再做了。這種事你知道,他現在太顯眼了。”
“那么,我找不到他了?”
“恐怕不行,”那人饒有興致看了一眼我的提包,“你看,遇上這種事,”他歉意地笑著,“大老遠來一趟不容易,我叫楊希貴,有什么事您跟我說,我和老李是至交,這個店有他的股份。”
本來還要詳細問一下李秉義的事,這時候后院有人喊楊掌柜,楊希貴從柜臺里面拿出一件藏青色棉袍披在身上。
“這樣吧,”他說,“你先去東邊道驛館住下來,晚上咱們再談。”他領著我來到街上,“你往東走,從前面街角往南拐,就看見東邊道驛館了,你找邱掌柜,就說是我的客人。”
我按照楊希貴的指點,找到了東邊道驛館,邱掌柜給我安排了樓上的房間。這是個雙人房間,漆成暗紅色的地板,進門左手放了兩把鏤花扶手椅,看起來挺舒服的,比我想象中的小鎮旅館要好一些。我打開隨身攜帶的漆布提包,拿出毛巾肥皂去樓下洗了把臉,然后回來和衣躺在床上。腦子里一陣一陣地響,好像從很遠的地方發出嗡嗡的回聲。我來得不是時候,看起來李秉義有麻煩了。他本來是個很精明的人,做事謹慎又有心計。印象中的李秉義正派忠厚,能靠得住,所以我來投奔他,我想他會給我找一個賬房之類的差事。我是不得已才來找李秉義的,我始終認為做店員或是賬房會斷送我的前程,但家里突發的變故,沒給我太多選擇機會,我很有把握地來了,沒想到李秉義弄出亂子,自身難保了。走出家門之后,算起來今天是第四天了,四天里我幾乎沒怎么睡覺,旅途的困頓一陣陣襲來,不一會兒便迷迷糊糊睡過去了。
我是被一陣敲門聲驚醒的。這時候已是晚上,房間里一團漆黑,我用了很長時間才弄明白,我這是躺在外省的一個小旅館里。門就那么掩著,只需輕輕一推就能進來,但門外的人似乎很注意禮節,又輕輕敲了幾下,然后靜靜地等待。我起來拉開房門,原來楊掌柜來了。
“這么早就睡下了,”他說,“等了一會兒沒人,我還以為你走了呢。”黑暗中,聽見楊掌柜嘩啦嘩啦搖著火柴盒。他劃著了火柴,在桌上找了一根蠟燭點上,“你還沒吃飯吧,我叫了一桌菜,讓他們端上來。”
我給他倒水,說您太客氣了。楊掌柜說他也沒吃飯,走了一批貨,剛剛打點完。他脫下棉袍在椅子上坐下來:“大纊絲的行情看漲,可政府硬要按平價收購,繭殼還是去年的價,眼下已經到雨水了,新繭種一上來,繭殼還能往下落。”
我不懂他在說什么,但出于禮貌,只能故作認真地聽著。楊掌柜興致很好,他不時地擼一下藍布套袖,顯出挺忙碌的樣子。聽他說話的口氣,好像買賣做得挺大,但我總感覺他只能賣點針頭線腦,那副藍布套袖讓他顯得很利索,也很小氣。
一會兒工夫,茶房端著托盤上來了。待幾樣菜擺好之后,楊掌柜從棉袍里摸出一瓶燒酒:“忘了問您貴姓了。”他一邊往瓷盅里斟酒一邊望著我。我說姓李,李廣舉。然后拖過椅子在他對面坐下來。
經他提議,我們先為我的“光臨”干了一盅,然后他往我盤里夾了一塊魚,說這是梭魚,眼下剛開春,水還是涼的,此刻梭魚還沒睜眼,等到天氣暖和以后,梭魚睜開眼睛就不好吃了。我看了一眼,盤里那條魚分明是大瞪著眼睛的。魚很好,肉質鮮嫩細膩,只是口味淡了一些。楊掌柜先叫我老李,后來又喊我李掌柜,東拉西扯的,凈是無關緊要的客套話,眼見第三盅酒喝下去了,他還沒進入正題,于是我又問起李秉義的事。在蠟燭跳躍的光影里,楊掌柜閃爍其詞地敘述了李秉義出事的經過。我得到的信息大致是這樣:李秉義參與了一宗非法買賣,被唐河縣公安部隊抓走了,現在連人帶貨扣在唐河鎮,至于李秉義做的是什么買賣,楊掌柜沒說,只知道是走海路,從唐河裝船運往山東某地。
楊掌柜又給我斟滿了酒:“來,李掌柜,咱們喝。”他右手捏住酒盅,左手伸開巴掌遮著,一仰脖子喝了。能看出來,楊掌柜不是個有酒量的人,幾盅酒喝下去,他從臉到脖子都有些發紅,而此刻我還沒有什么感覺。
“李掌柜呀,今天能遇上你是咱們的緣分!”楊掌柜擼著袖子,“李秉義的事兒就算過去了,他能辦的我都能辦,需要什么你盡管開口,咱不走機帆船,咱走漁船。老李就是弄了一條大船,想排場一下,都砸進去了。”
楊掌柜顯然是把我當成了客商,當成了某種非法買賣的另一方,他想在李秉義被羈押的時候接過他的生意,這我早就感覺到了。我告訴他我不是生意人,只是李秉義的同鄉,一個親戚,過來投奔他,僅此而已。“不說實話了,”楊掌柜探詢地打量著我,“能看出來你老兄道行挺深,你是真人不露相啊!”
我不想分辯。楊掌柜已有些醉意,此刻很難讓他改變*初的印象,我只想知道李秉義的事。一船的貨不是小數目,不知道他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我問李秉義會不會判刑,楊掌柜說這種事情多了,從民國到偽滿,一直沒停過,走朝鮮,走關里,多少年蹚出的路子,抓著了,貨物充公,抓不著對半掙。按他的說法,丟了貨物已經夠倒霉的了,沒聽說有誰被判過刑。“害怕了,”楊掌柜滿臉醉意笑望著我,“你是害怕了,老李的事嚇著你了,”他朝我放在床上的絳色提包溜了一眼,“你就這么空著手回去?”
他大概以為我的提包里裝著大筆貨款。我認為這是一個危險信號,他該不會見財起意吧!但我很快打消了這種顧慮,盡管這個人沒給我留下好印象,但估量一下,他還不會對我構成什么威脅,何況我實在也沒有什么好算計的。我的提包是挺體面的,一路上曾引起過一些關注,但那里面除了幾件衣服,再就是幾本書了。
我們倆喝光了那瓶燒酒,楊掌柜已是醉眼矇眬了,從他告辭時的客氣勁兒,能看出他對那不存在的生意還保留著某種期望。我也不跟他多說什么,該說的我都說了,信不信只能由他了。我想送送楊掌柜,但他一再讓我留步,我站在門口,看著他踢踢踏踏走下木樓梯,然后是很響亮的開門聲,茶房在下面喊:“楊掌柜您走好。”
我回來插上門,然后下意識地拉了幾下,感覺還結實。也許我過于謹慎了,但楊掌柜看我提包的表情很值得懷疑,我想我的麻煩就在于楊掌柜誤解了我,他拿我當富商大賈看待。如果你腰纏萬貫投宿在異鄉的小旅店里,你能踏實得下來嗎!
……
斑鳩 作者簡介
一個人對自己生命成長的追尋,卻被卷入了歷史的皺褶。這部作品在個人的生命選擇與歷史的宿命之間,建立起一種奇特的緊張關系。就在歷史宿命之側,主人公的形象一步步清晰:那是一個富有文化氣息、帶有感傷氣質的鄉村青年形象,其敏感和內秀甚至遠遠超出中國文學中慣常的農村青年形象。他甚至有些詩意氣質,他身上有著五四青年的某些稟賦,那是未能投身革命而誤入歧途的鄉村知識青年。
——陳曉明
一部相當出色的小說。從敘述即小說語言的角度,堪稱當代小說中不多見的精品,不惟從容、節制,而且簡潔、精準,凸現了現代漢語文學作品可能的鉆石品格。對節奏的把握尤其高超,將結構和布局上的虛實、簡繁關系處理得恰到好處。
——唐曉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