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大家談張仃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0478215
- 條形碼:9787800478215 ; 978-7-80047-821-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家談張仃 本書特色
★16開平裝,故宮博物院編,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張仃是當代著名國畫家、漫畫家、壁畫家、書法家、工藝美術家、美術理論家
★全書分大家談張仃、宏觀視野、漫畫風暴、裝飾世界、彩墨天地、焦墨奇葩、書法心語、春華秋實、同道知音九個版塊
★艾青、夏洐、陸儼少、葉淺予、丁聰、黃永玉、冷冰川等八十余位藝術大師點評張仃,讓你的藝術理解更加通透
★本書務實唯真,極力還原一個真實的張仃,還原真實的藝術世界
★書中不僅展現了張仃個人的藝術追求與成就,還深刻揭示了其對中國現代藝術發展的獨特貢獻與深遠影響,為讀者打開了一扇通往真實藝術世界的窗戶
大家談張仃 內容簡介
張仃(1917年5月— 2010年2月》,號它山,當代著名國圓家、漫畫家臂畫家、書法家、工藝美術家、美術教育家、美術理論家。曾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全國壁畫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副理事,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黃賓虹研究會會長,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院長。參與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張仃創作涉及廣泛,善于駕馭多種繪畫形式,亦擅漫畫畫壁、郵票設、年畫、宣傳畫等。后期創作多以焦墨作山水,倚重傳統筆法,汲取民間藝術養分,筆力遒,構圖豪放,畫面空靈而有筆觸,蒼健卻顯腴潤,內涵沉雄,風格樸拙,別樹一幟。
大家談張仃 目錄
宏觀視野
彩虹一墨山——張仃和他的畫
張仃——藝壇的多面手
向探索者致敬——張仃畫展讀后記
試看筆從煙中過
沉雄博大唯“它山”——張仃的藝術之路
張仃藝術與民間精神
從心所欲不逾矩——讀張仃先生風景素描
張仃素描
大山之子——畫家張仃
守望藝術家園的精神導師
理想守望者張仃
張仃藝術的歷史分期
絢爛之極歸于單純
張仃的紅與黑
張仃為何停止作畫?
漫畫風暴
張仃的漫畫
張仃漫畫創作的變遷
關于“立此存照”
張仃漫畫
裝飾世界
張仃的裝飾畫
黑白虹——張仃裝飾繪畫本源探尋
中國當代壁畫藝術的帶頭人
設計藝術大師——張仃
張仃與藝術設計及策劃
彩墨天地
張仃彩墨與水墨畫賞讀札記
張仃彩墨山水的時間背景
色彩再發現
焦墨奇葩
張李體異與焦墨山水——讀張仃山水畫有感
張仃山水畫蠡測
氣厚乃蒼,神和乃潤
黑色文化的極品——張仃焦墨山水
浮大海,走千山——觀張仃焦墨寫生冊頁
陽剛之氣——《大山之子——畫家張仃》感言
師造化,重風骨——張仃焦墨藝術風格論
畫格人格相表里的張仃焦墨
張仃焦墨山水的文脈來源及其價值指向
《孟母林》的誕生——我看張仃畫焦墨
知白守黑大象無形——張仃《昆侖頌》創作始末
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讀《我為什么畫長卷》一文有感
惜水如金古意斑斕——觀張仃焦墨寫生展
張仃焦墨山水畫解讀
焦慮與焦墨——張仃的焦墨山水畫
書法心語
張仃書法
縱論張仃小篆
仁者心語——張仃小篆三探
淺析張仃書風形成脈絡
春華秋實
把民間美術推上大雅之堂的人
四十五年前的一次遇見
難忘恩師
張仃的藝術思想影響了我一生
我所認識的張仃先生
回憶受業于張仃先生的點滴
同道知音
畫家的魯迅,作家的張仃
通家之緣——張仃與畢加索
大匠之門——張仃與張光宇
張仃年表
編后記
大家談張仃 節選
大家談張仃 作者簡介
李兆波:1957年生于浙江寧波,1978年初考入上海華東師大中文系,1982年初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1989年初赴日,游學四年,1992年底回國重操舊業,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海外留學文化研究學者,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學者,著名的日本文化研究專家、藝術評論家。
曾長期游學日本,其親身經歷與理性剖析形成了他觀察日本的獨特視角,所持論點獨樹一幟、新意迭出,發人所未發,筆觸直指日本人文化心理的底層。近年來致力于近現代留學生文學研究。著有《曖昧的日本人》《東瀛過客》《看不透的日本》《喧鬧的騾子——留學與中國現代文化》《大家談張仃》《擴張的王國》等專著。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