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社論串起來的歷史-從范榮康先生的講述中回首往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78618
- 條形碼:9787010078618 ; 978-7-01-007861-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論串起來的歷史-從范榮康先生的講述中回首往事 內容簡介
《人民日報》社論曾經是可以呼風喚雨的。
這本書是寫給經歷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看的,因為那時候的《人民日報》社論影響著中國社會,甚至改變了許多個人的一生。這本書也是為更多想了解中國過去、關注中國現在和思考中國未來的人寫的,鑒往可以昭來。
社論串起來的歷史-從范榮康先生的講述中回首往事 目錄
我認識的老范和未完成的書稿
**部分 探索(1952年—1957年)
一 建設武漢長江大橋
二 修筑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
三 從“不要蠻干”到反冒進
四 從那時開始的春運
第二部分 遵命(1957年—1966年)
一 “乘風破浪”的年代
二 大煉鋼鐵放“衛星”
三 批判彭德懷繼續“大躍進”
四 攀登珠穆朗瑪峰
五 “鞍鋼憲法”和“工業七十條”
六 學工、學農、學軍
第三部分 災難(1966年—)
后記
社論串起來的歷史-從范榮康先生的講述中回首往事 節選
**部分 探索(1952年—1957年)
一 建設武漢長江大橋
范榮康口述
1954年2月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關于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的決定,因為我是分管報道交通工作的記者,按領導布置執筆撰寫了《努力修好武漢長江大橋》這篇社論,于這年2月6日發表在《人民日報》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頭一兩年還要平定國民黨殘余力量和各地的反對勢力,局勢一旦穩定,自然要開始經濟建設,在蘇聯政府相關部門和派到中國常駐的蘇聯專家協助下,中央人民政府制訂了**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1月1日開始實施,計劃用五年時間完成。
1953年**個五年計劃開始后,計劃中的很多大的工程項目陸續開工,《人民日報》一般要發表社論祝賀。1954年2月以前武漢長江大橋已經開工,主要是先修建引橋、漢水鐵橋等,并為修建長江正橋做準備,中央政府政務院通過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的決定算是大橋正式開工,這篇社論就是祝賀開工的社論。寫這篇社論時我還一次沒去過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工地,但這之后我在修建過程中去了很多次。
社論大致分五個部分,先寫到長江和武漢的概況;然后敘述過去幾十年間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使人民和工程界人士修橋的愿望付之東流的歷史;……
社論串起來的歷史-從范榮康先生的講述中回首往事 作者簡介
袁唏,祖籍沈陽,生于北京,在成都上小學、初中,當過農民、工人,先后畢業于四川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曾在新華社工作,現在人民日報社工作。 著有《<武訓傳>批判紀事》、《漸漸清晰的世界》、《一蓑煙雨任平生》、《陶行知:捧著心來不帶草去》等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