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257960
- 條形碼:9787040257960 ; 978-7-04-025796-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 本書特色
《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 目錄
**章 家鄉家庭篇
一、溫嶺長嶼的自然和人文概況
二、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祖父聞一峰
三、勤于思考善于創新的父親聞韶
四、矢志育人慷慨助人的叔父聞詩
五、熱愛工程建設事業的大哥聞壽椿
六、潛心修訂聞氏家譜的二哥聞華椿
七、酷愛數學勤奮工作的孿生弟弟聞國椿
八、專心研究精確計量的五弟聞伍椿
九、在一起學習生活的堂兄弟姐妹們
十、有關我的愛人和兒女的生活片段
十一、人生體悟
本章附錄
附錄1.1訪新河長嶼聞家里舊宅
附錄1.2聞詩先生生平
附錄1.3聞國椿教授的人生經歷
第二章 求學篇
一、小學時代
二、初中時代
三、高中時代
四、在部隊中
五、大學時代
六、研究生階段
七、人生體悟
第三章 創業篇
一、創業的初始階段
二、奮斗在坎坷曲折的道路上
三、堅持教學、科研和生產相結合
四、在科研中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
五、加深課題研究,擴展研究領域
六、在學院學科建設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七、學院良好的客觀環境和條件
八、人生體悟
本章附錄
附錄3.1聞邦椿副教授是怎樣成長起來的
附錄3.2創造者的人生
附錄3.3“發明騎士”——聞邦椿
附錄3.4追求畢生
第四章 生活篇
一、戰勝病魔,積極預防疾病
二、在劫機事件中經受考驗
三、儉樸的生活,求實的作風
四、待人誠懇,處事謙虛謹慎
五、為人正直,不怕別人議論
六、人生體悟
本章附錄
“二九六”班機被劫親歷記
第五章 學術交流篇
一、國際學術交流部分
二、國內學術交流部分
三、人生體悟
本章附錄
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情況簡介
第六章 社會活動篇
一、二十年全國政協委員生涯
二、中國科學院有關活動
三、兼任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長
四、支持民辦教育兼任民辦大學校長
五、兼任二十余所大學的兼職教授
六、其他社會活動
七、人生體悟
本章附錄
附錄6.11991年人大、政協七屆四次會議專題報道
附錄6.22001年在臺州市“院士家鄉行”歡迎會上的發言
附錄6.32007年在沈陽鼓風機集團(沈陽機床集團)院士工作站揭幕儀式上的發言
附錄6.42000年在北京吉利大學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2004年在北京吉利大學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附錄6.52000年在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迎新會上的講話
第七章 成果篇
一、扼要的統計
二、為培養高級科技人才作出的努力
三、為非線性振動的工程應用作出的努力
四、為建立起振動利用工程新學科而不懈奮斗
五、為提出新的設計理論與方法作出貢獻
六、建立機械產品動態設計新體系
七、在學院學科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八、著作、獎勵、專利與論文
九、人生體悟
第八章 結語
一、認真規劃好內容、目標和方法三大處事要素
二、充分發揮思想素質、知識和能力、身體、奮斗精神四種潛能
三、充分利用客觀上存在的三維廣義空間:時機、環境及條件
四、要不斷地總結和不斷地學習
五、寫在*后的話:人生的完美常常是相對的
附照片
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 節選
《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作者通過對其家庭及人生經歷的真實感人的描述,總結了自己在人生奮斗道路上的一些經驗和教訓,旨在和大家共同探討“處事的一般規則”,以提高個人處事成功的概率,乃至提高在人生奮斗道路上實現奮斗目標和遠大理想的概率。
如果誰想從該書中了解做事或人生奮斗的一般規則和如何提高成功做事的概率,那他的心里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目標,接著可從該書中了解與這一主題相關的具體內容,以及了解該書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去實現這一目標。這就是《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所特別強調的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確的目標、具體的內容和有效的方法。《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并不是一部文學作品,而是一本突出以提高做事成功概率為主題的紀實性史作。如果單純關注于該書的文學色彩或可讀性,那他是很難領悟到本書的精髓的。
《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共分八個部分,分別是家鄉家庭篇、求學篇、創業篇、生活篇、學術交流篇、社會活動篇、成就篇和結語。
《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可作為青年學生和各行各業青年勵志的參考讀物,還可供對上述內容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和參考。
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 相關資料
第一章家鄉家庭篇
如果從人生的奮斗歷程來考慮,家鄉和家庭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哺育我們長大成人,對每個人能否取得成功的事業,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寫這部成長經歷的史作時,自然要從家鄉和家庭開始。
一、溫嶺長嶼的自然和人文概況
1930年農歷八月初八(公歷9月29日)下午三時左右,我和胞弟國椿降生在號稱人間天堂的美麗城市——杭州市飲馬井巷3號租用的一間房子里。我家祖籍并不在杭州,但那時,我的父親正好在浙江省大地測量隊工作,全家由原籍溫嶺長嶼遷到杭州居住。由于我較早出生,又生在杭州,所以父親給我取了個乳名“大杭”,給我弟弟取名為“小杭”。同時增添了兩個小孩,家里人自然十分忙碌。我由母親來照顧,而國椿則由一位名叫“夾嶼婆”的保姆負責照看。我和國椿小時候長得幾乎一模一樣,很難辨認。為了避免混淆,在我們出生之后,母親還特意為我們分別加上不同的標記,以便識別。
那時,家里已有大姐玲椿、大哥壽椿和二哥華椿三個孩子,在我和小杭出生兩年后,我們家又增添了一個男孩伍椿。從此我們組成了有一個女孩和五個男孩的大家庭。由于在外地生活的經濟負擔過重,在我不到一周歲時,除父親繼續留在杭州工作外,全家隨母親都搬回老家浙江溫嶺的長嶼。
溫嶺屬浙江省臺州專區(現稱臺州市),臺州地處溫州和寧波之間,東臨東海,下屬淑江、黃巖、路橋三個區和臨海、溫嶺、玉環、天臺、仙居、三門等幾個縣市,人口有五百多萬,臺州地區物產豐富、經濟發達、人才輩出。據統計祖籍為臺州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共有20多名(照片1.1)。
溫嶺是臺州地區較為先進的縣級市。提起溫嶺,很多人都倍感親切,那是21世紀中國大地最早被太陽照亮的地方。2000年1月1日清晨,成千上萬的賓客聚集在溫嶺市的石塘小鎮,爭先恐后地去迎接21世紀曙光的到來。石塘鎮與松門鎮毗臨,距我家長嶼不到15公里。松門既是一個聞名全國的漁鄉,又是一個造船業十分發達的地方,目前能制造出25000噸的大船,溫嶺人的豪邁氣魄和偉大的創業精神在這些方面都有所體現。2007年11月19日,我趁參加母校新河中學10周年校慶之便,和愛人王宗彥、兒子聞楓與兒媳谷曉濱、外孫黃博聞、堂妹聞景春及她的女兒鄭玲一行七人訪問了石塘鎮。在當年觀看日出的那座小山上高高聳立著一座紀念碑,上面寫著“千年曙光”四個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照片1.2)。這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前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先生題寫的,這使我
奮斗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個人經歷紀實 作者簡介
聞邦椿,原籍浙江溫嶺,1930年9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43—1946年就讀于浙江省溫嶺縣授智初級中學(現為新河中學),1946—1949年于浙江省立臺州中學高中部學習,1949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12月因病復員,1951年夏考入東北工學院機械系,1955年本科畢業后在蘇聯專家格·依·索蘇諾夫教授的指導下從事研究生的學習與研究工作,1957年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
作者現為東北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東北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研究所名譽所長,東北大學“重大機械裝備設計制造關鍵共性技術創新平臺”985工程建設首席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國際轉子動力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亞太地區振動會議指導委員會委員、國際機器理論與機構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委員。曾任東北工學院機械二系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長江學者”獎勵委員會評審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組成員,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長,《振動工程學報》主編,《機械工程學報》、《非線性動力學報》等8種雜志編委,上海交通大學“振動、沖擊、噪聲”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大連理工大學“工程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液壓傳動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以及20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及北京吉利大學校長等職。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