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問政與民 版權信息
- ISBN:750353872
- 條形碼:9787503538728 ; 978-7-5035-3872-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問政與民 節選
dquo;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
新生兒破傷風”項目實施效果調查
為促進婦女兒童的生存、保護和發展,1991年我國政府正式簽署了世界兒
童問題首腦會議通過的《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二》及一項以婦女和兒童
健康為主要目標的20世紀90年代“行動綱領”。我國政府為積極履行對國際社
會的莊嚴承諾,于1995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國婦女發
展綱要(1995—2000)》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1995~2000)》(以下簡稱“兩個
《綱要》”)。
但根據1997年全國實施兩個《綱要》的階段性評估和衛生部門進行的監測
顯示,18項衛生指標中有兩項我國缺乏數據,有6項暫未達到。其中,降低孕
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這兩項指標的實現難度*大:根據兩個《綱要》
的要求,2000年孕產婦死亡率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降低1/2,即降到47.4/10
萬;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以縣為單位要降到1‰以下。但到1998年底,全國孕
產婦死亡率為56.2/lO萬;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超過1%的有179個縣。此前國
家相關機構對兩個《綱要》實施情況組織的大量調查表明,由于中西部地區經濟
發展相對滯后,貧困人口集中,鄉、村兩級醫療保健機構技術力量和設備條件落
后,孕產婦死亡基數較大,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農村是孕產婦死亡和新生兒破傷
風主要發生地,實現兩個《綱要二》目標的難點在農村:1997年孕產婦死亡率在
全國平均水平以上的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超過100/10萬的有7個
省、自治區,而這些省、自治區均分布在中西部地區。
正是基于我國婦幼衛生的現狀,自2000年起,衛生部、國務院婦兒工委和
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以下簡稱
“降消”項目),旨在突破實現兩個《綱要》的難點,逐步解決危害廣大婦女和兒
童健康的突出問題,促進項目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它表
明了我國政府將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付諸行動的決心,不論從投入還是從項目實施
的時間來看,均可成為建國以來*大的婦幼衛生項目。
項目實施至今已歷經6年的時間,中間經歷了**周期、項目投入相對較少
的空運轉期和新周期三個時期,從理論上講,系統地對項目實施效果及影響進行
調查研究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該項目的覆蓋面如此之大,在實施過程中必
然存在一些問題,通過系統評估不僅可以進一步明確問題的性質,同時也有利于
促進問題的改進,以探索項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調研目標與方法
本次調研,緊緊圍繞“降消”項目的目標,通過描述性研究和干預評價研
究,綜合運用文獻評閱、現場調查、個人深入訪談、焦點組訪談等定性與定量方
法,首先分析“降消”項目實施6年來項目縣婦女及兒童的健康狀況、衛生服務
可及性、婦幼衛生服務體系的改善情況,評價項目實施的效果。然后通過比較試
驗組(進入項目的縣)和對照組(從未進入項目的縣)婦女及兒童健康狀況、衛
生服務可及性、婦幼衛生服務體系的改善情況,分析影響項目實施效果的相關影
響因素。在對項目實施效果及影響的系統評價基礎上,圍繞項目目標構建可持續
發展的政策思路。
根據進入“降消”項目時間先后及各地經濟水平,同時考慮地域因素(西
北、西南、中部、東部),將22個項目省(市、自治區)分層,分為西南、西北
和東中部三層,然后再在各層內按比例進行完全隨機化抽樣。每省分別抽取2個
項目縣和2個非項目縣;在每個項目縣和非項目縣分別抽取2個和1個鄉鎮,每
個鄉鎮抽取2個村。在11個樣本省中共計抽取44個縣,66個鄉,132個村。
每村抽取3~4名5歲以下兒童的母親、1名5歲以下兒童的父親、1名村醫
或保健員作為調查對象。
共調查了11個省、44個縣、66個鄉、132個村。考察了縣級醫療中心51
個,鄉鎮衛生院66個。考核衛生技術人員153人,現場訪談了475名5歲以下
孩子的母親(包括孕婦)和128名5歲以下孩子的父親。
調研主要結果
一、“降消”項目的實施意義重大
婦幼衛生狀況是國民經濟健康、快速、持續增長的基礎和保障。但由于婦幼
保健工作對提高婦女兒童健康的作用與意義并未完全得到社會的承認和認可,傳
統的服務提供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和廣大婦女兒童的健康需求,導致
婦女兒童保健服務利用率降低,特別是造成了在人群之間、區域之間和城鄉之間
差距較大。
通過對20世紀90年代末婦幼衛生指標的分析發現,圍繞《九十年代中國兒
童發展綱要》和《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中所設定的婦幼衛生相關指標及目標,孕
產婦死亡率和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指標均無法實現,而這兩個指標均是直接或間
接地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文化、文明、健康的主要指標。
在這種背景下,設立一個項目,確立干預重點和目標,明確重點干預地區,針
對影響婦女兒童健康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攻堅和突破,是非常明智和必要的抉擇。
“降消”項目的實施,不僅聚焦中西部農村地區,聚焦婦幼保健的關鍵時期
孕產期,更聚焦如何提高服務利用,即可及性和公平性的問題。因此,“降消”
項目的實施不僅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更為實現通過社會
保障途徑解決婦女兒童的基本保健問題奠定了基礎,其意義重大。
二、項目實施總體效果評價
根據項目目標,調研對6個指標的實現情況進行了評價。
(一)孕產婦死亡率
項目縣孕產婦死亡率自1999年至2005年總體呈下降趨勢,從1999年的
78.47/10萬下降到2005年的55.25/10萬,下降幅度為29.59%。下降趨勢大于
非項目縣,顯示出項目干預的積極作用。
(二)破傷風發病率
本次調查數據顯示,項目縣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自1999年至2005年無明顯
差異,經卡方檢驗,差別無統計學意義。雖然,項目設定的評價指標是“使新生
兒破傷風發病率以縣為單位下降到1%。以下”,而本研究是統計項目縣整體的新
生兒破傷風發病率,可能會有一定差異。但調查結果也提示要加強統計的規范
性,數據的準確性;同時,也要認識到實現該目標的艱巨性。
(三)住院分娩率
調查數據顯示,項目縣1999年住院分娩率為52.28%,2005年住院分娩率
上升到87.01%,上升速度較快,上升了66.43%。而在非項目縣同期住院分娩
率上升了31.71%。可見,通過項目的實施加快了住院分娩率的上升速度。
(四)高危孕產i]4.i-I'.f分娩率
項目縣1999年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5.66%,2005年為99.24%,
2005年的高危住院分娩率比1999年的高危住院分娩率上升了3.74%。而在非項
目縣同期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1.94%,項目縣變化幅度較非項目縣大。
(五)新':i-.iii率
項目縣1999年新法接生率為88.29%,2005年為95.23%,2005年的非住
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比1999年的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上升了7.86%。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