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資本論現代教程 目錄
資本論現代教程 節選
《資本論現代教程》系統而概括地闡釋了《資本論》**、二、三、四(歷史部分、《剩余價值理論》)卷的基本內容與理論要點,依據《資本論》的內在邏輯劃分為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資本積累論、資本循環論、資本周轉論、社會資本再生產論及剩余價值理論史等十篇相對獨立的部分,注重闡釋市場經濟各種特定關系的聯系與趨勢及其現代認識的分析與說明,并就《資本論》學習中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必要的解釋。《資本論現代教程》結構嚴謹、體系完整、重點突出、論述清楚,闡釋忠于馬克思原意,說明突出現代意義,各部分內容相輔相成,理論概括深入淺出,是近年來學習和研究《資本論》的一部難得的好教材,也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基礎性讀本。 《資本論現代教程》面向高校經濟類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研究《資本論》的相關讀者,也可作為對政治經濟學以及政治經濟學史感興趣的讀者群體。
資本論現代教程 相關資料
《資本論》第一卷概述1867年9月14日,馬克思的劃時代巨著《資本論》在德國漢堡出版。恩格斯在1886年《資本論》英文版序言中指出:“第一卷是一部相當完整的著作,并且二十年來一直被當作一部獨立的著作。”“在對整個著作著手獨立研究之前,首先應該很好地研究第一卷”。②《資本論》第一卷的主要內容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篇,中心闡述勞動價值理論。第二部分,第二篇~第六篇,其中第六篇是對剩余價值生產的補充論述,主要闡述剩余價值理論。第三部分,第七篇,中心闡述資本積累理論,即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和資本主義再生產問題。學習中,應該把握三個大理論,即勞動價值理論、剩余價值理論和資本積累理論。勞動價值理論是基礎,剩余價值理論是核心,資本積累理論是結論。馬克思1868年曾在給恩格斯的信中談到“這部書(指《資本論》第一卷)中的三個嶄新的因素”就是:第一,勞動二重性,是理解商品價值的一把鑰匙;第二,剩余價值的一般形式,是探索和揭露剩余價值的產生方式問題;第三,工資理論即勞動力學說。這三個問題加上資本積累問題,構成了《資本論》第一卷的骨架和理論體系。 后記 筆者從事經濟學教學、科研工作近四十年,《資本論》的教學與研究一直是看家本事.長期以來,我國的“政治經濟學”課程可以說是《資本論》前三卷基本內容的濃縮與概括,“政治經濟學史”課程是《資本論》第四卷內容與邏輯的歸結,“西方經濟學”課程如果舍棄了其庸俗部分,也可以看作是《資本論》的現代化,包括我們奮力開拓的新學科——“中國現代經濟理論”,實際上就是《資本論》的中國化。這樣認識問題不一定很科學,但也不是沒有道理,可以看作是個人的體會。馬克思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說心里話,學習和研究《資本論》對于中國人而言,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是文化方面的差異,剛開始讀的時候很費勁;二是當時并沒有相應的市場經濟環境或者市場經濟體制剛剛建立,缺乏切身感受;三是經濟學普及程度不高,理解能力不夠等。況且,讀懂《資本論》和寫出《資本論》教科書,根本不是一回事!俱往矣,每當格子爬得苦不堪言時,都是馬克思這句最為著名的格言給了我極大的力量;正是馬克思創作《資本論》的精神鼓勵、支持、鞭策著我們鉆研、創新、奮進。可以說,本書是筆者接近四十年學習、研究、講授《資本論》的心得、體會及感悟
資本論現代教程 作者簡介
王毅武,1948年生,山東龍口人。博士、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005年獲海南省首屆“杰出人才”稱號。曾任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國際管理學院執行院長;現任海南大學中國現代經濟理論研究所所長,政協海南省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副會長,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經濟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等。曾發表學術論文26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高校教材、工具書等40余部(含合作),其中獲國家、省部級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二、三等獎36項。研究方向:中國現代經濟理論、現代管理理論。
康星華,1959年生,江西南昌人,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2000年獲英國威爾士紐波特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任海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英國威爾士紐波特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訪問學者。長期從事經濟、管理及專業外語的教學工作。先后完成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與項目6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和科研論文20余篇,編著教材3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