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問題與出路: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789269
- 條形碼:9787501789269 ; 978-7-5017-8926-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問題與出路: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發展研究 本書特色
后發地區農村發展的主要矛盾,現代農業的社會性觀察,資本要素主導型農業,工業和農業良性互動,“浙江經驗”的借鑒和突破,“劉易斯路徑”和“舒爾茨路徑”的中國實踐。
問題與出路: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發展研究 目錄
**章 后發地區農村發展的主要矛盾
一、戰略層面審視
二、策略層面選擇
三、“三農”問題解構
第二章 現代農業:一種新的生產方式
一、現代農業的內涵
二、現代農業的社會性觀察
三、發展現代農業面臨的幾個關鍵問題
第三章 發展現代農業中的高效農業
一、高效農業的界定:具體化還是一般化
二、高效農業的一般特征
三、現代農業體系中的高效農業
第四章 發展現代農業中的土地制度
一、現行農業土地制度觀察
二、農業土地制度的變革方案比較
三、農業土地制度變革的基本路徑
第五章 發展現代農業中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一、準確把握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內涵
二、農業經營制度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三、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基本方向
四、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成長機制
第六章 發展現代農業中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一、合作需求產生的經濟邏輯
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相關因素分析
三、一個農民合作的實踐發展框架
第七章 農村生產力發展中的農業勞動力轉移
一、農業勞動力轉移的基本評價
二、世紀的農業勞動力轉移
第八章 農村生產力發展中的農村工業
一、新中國成立后農村工業發展的歷史脈絡
二、中小企業是農村工業發展的主導形式
三、“浙江經驗”的借鑒和突破l
四、農村工業發展中的招商引資
第九章 農村生產力發展中的產業互動
一、工農關系的社會背景——由城鄉分割到城鄉一體
二、工業反哺農業及其機制
三、工業和農業之間的產業互動
第十章 農村生產力發展中的資本酵母
一、資本進入的要素效應
二、資本進人的組織效應
三、資本進入的產業效應
四、資本進入的障礙及其克服
第十一章 農村生產力發展中的人力資本培育
一、“劉易斯路徑”和“舒爾茨路徑”的中國實踐
二、現有農業生產方式中的人力資本
三、農村人力資本的培育
第十二章 農村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支撐
一、經濟體制變革和生產力發展
二、涉農領域體制變革的未來走向
三、與新的歷史條件相適應的改革特質
第十三章 農村生產力發展的整合框架
一、一個系統
二、兩條路徑
三、三個板塊
參考文獻
問題與出路: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發展研究 節選
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在于,重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結構性特征,建立起全面發展、協調發展、持續發展的經濟和社會體系。在現存的眾多結構性失衡中,城鄉發展差距*具典型性,城鄉發展不平衡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混合,促生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為薄弱的環節——后發地區的農村發展問題。
后發地區的農村發展問題首先是生產力發展,這是決定其未來發展走向的基礎。這正是《問題與出路—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發展研究》的思想來源和寫作動機所在。
《問題與出路—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發展研究》的突出特點是,密切聯系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農村發展實踐,獨立思考并尋覓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出路,在城鄉一體化的統馭之下研究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發展問題。
《問題與出路—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發展研究》的基本內容由現代農業板塊、產業板塊和要素板塊組成,以此構成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發展的三個支點;繼而通過內力和外力兩條途徑的協同,在社會系統框架內推進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的發展。
問題與出路:后發地區農村生產力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李厚廷,江蘇省豐縣人,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復旦大學管理學博士。歷任徐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副院長、徐州工程學院副院長、中共徐州市委黨校副校長。現任徐州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經濟學編輯。出版學術著作7部,發表經濟學學術論文50余篇,兩次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次獲得“徐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江蘇省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和“徐州市優秀專家”稱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