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山地農業三十年:1978~2008 版權信息
- ISBN:7802337399
- 條形碼:9787802337398 ; 978-7-80233-739-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地農業三十年:1978~2008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促進山地農業發展的文獻91篇,通過十堰山區農業發展的實踐,總結經驗,展示成果,揭示山地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探討山區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途徑。
山地農業三十年:1978~2008 目錄
突出生態經濟特色發展山地現代農業
發展生態經濟推進生態立市——鄂西北山區統籌生態建設、縣域經濟、農民增收三大任務的*佳選擇
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三個現代”為抓手建設具有十堰山區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對高、中、低山不同類型的26個富裕村的調查與思考
創新工作方法推進“一主三化”——關于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調查報告
加大工作落實力度開創農業工作新局面
2l世紀十堰山地農業發展方向及其對策研究
迎接入世挑戰發展有機農業
湖北十堰山地糧食問題研究
農業經濟市場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突出特色規模經營推進十堰農業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關于四縣市農業農村工作的調查
歷史性的奇跡——關于30個鄉鎮1600農戶的調查報告
來自山區農業的報告——對94個鄉鎮3670個農戶的調查與研究
鄂西北十年氣候變化趨勢及其對策研究
開發智力培植實力為山區農業發展添活力
依靠**生產力解決**大難題——科教興農是山區農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求是創新苦干致力科技進山
迎接新挑戰采取新對策著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十堰市農業發展戰略問題的思考
對玉米生產的再認識
堅持改革推廣“兩膜” 努力實現玉米生產“五、六、七”的奮斗目標——關于玉米生產問題的調查
拓寬四條路子擺脫山區糧食困擾
精心實施“8924”脫貧工程
鄖陽山區興山問題的幾點構想
科技創新篇
對發展鄖陽山區雜交水稻的幾點看法
鄖陽山區低溫冷害發生危害特點及防止措施
鄂西北高寒山區玉米地膜育苗栽培試驗示范增產效果
對地膜玉米經濟效益的調查與看法
鄖陽山區糧食生產的障礙因素及基本對策
鄖陽地區1990年玉米增產的主導因素及增產潛力
小麥抗災豐產栽培新途徑——地膜覆蓋冬育春栽
小麥穗粒發芽的特點及對策
推廣兩膜兩段栽培法實現玉米生產新突破
水稻地膜濕潤栽培效果初報
水稻全程地膜覆蓋濕潤栽培法增產因子及關鍵栽培技術的研究
水稻全程地膜覆蓋濕潤栽培試驗、示范與增產原因分析
水稻全程地膜覆蓋濕潤栽培技術
a new rice cultivation technology:plastic film mulching
蓮藕覆膜廂作濕潤栽培試驗
蓮藕覆膜廂作增溫節水高效栽培技術研究
蓮藕覆膜廂作高效栽培技術研究
水稻地膜覆蓋濕潤栽培技術探討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ice mulching cultivation
蓮藕覆膜廂作節水增溫高效栽培技術
直播地膜水稻栽培技術研究
水稻覆膜直播旱作技術的效益和優點
對水稻覆膜直播旱作技術的看法、想法與做法
水稻覆膜直播濕潤栽培技術示范效果及機理分析
新型水稻覆膜直播旱作技術
油菜覆膜廂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地膜技術創奇跡科技減災顯威力——十堰市大災之年糧油穩定增產,農民大幅增收
調整開發篇
發展“一村一品” 推進集約經營引領山地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新提升——關于十堰市136個農業產業化專業村的調研報告
發掘中國茶之源文化打響武當有機茶品牌全面提升十堰高香型茶業素質
金銀花良種wh-01的生物學特性及模擬生態栽培技術研究
十堰市食用菌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
關于十堰市柑橘產業的調查報告
黃姜新品種“武當黃姜1號”的選育
關于十堰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的10個問題
培植龍頭興產業突破加工促增收——十堰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現狀及對策
黃姜優異單株組培育種初報
十堰市魔芋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
發揮比較優勢培植特色產業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全面升級——由十堰市農業結構調整的走勢看發展對策
突出山區特色做強綠色產業——十堰山區農業應對入世挑戰的思路及對策
認準特色興產業科技創新增效益
鄂西北武當山區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及開發對策
創建十堰有機農業示范基地
寶庫呼喚開發——對開發利用十堰市野生生物資源的調查與思考
構建農村大市場推進結構大調整
調整農業結構強化農業基礎全面提高農業農村經濟綜合素質
把握前提突出主題用戰略性調整應對時代新課題——西部大開發與十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之我見
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在山區特色上做文章——對發展十堰農業產業化問題的思考
抓大鄉上加工攻質量——鄖陽地區食用菌產業開發思路
由百家看萬戶 窮山區也能富——鄖西縣安家鄉108家小康戶的調查與啟示
對調整山區農業結構幾個問題的看法
項目服務篇
講學習關鍵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鄂西北貧困山區農業綜合技術集成研究與應用
地膜覆蓋集成創新技術研究與應用
十年艱辛路一大活力來——秦嶺山區十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由來及啟示
在改革創新中實施國際援助項目
貧困山區農業綜合發展技術研究與應用
參與式發展理論在wfp/ifad秦嶺山區十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的應用
依托區位優勢科學論證規劃推進十堰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大發展
關于赴美創匯農業培訓情況的報告
項目農業大有可為——十堰市發展項目農業的實踐及對策
培植兩大新生點共同發展天地寬——農業產業化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之初探
貫徹農業“兩法”做好兩篇文章——十堰市貫徹落實農業“兩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農財攜手抓示范溫飽工程譜新篇
加大改革力度強化服務功能
發揮財會職能作用努力服務科技興農
改革找出路管理出效益——我們是怎樣抓農業三場扭虧增盈的
加大十堰山區農業投入的幾點思考
《與天奮斗》電視專題片解說詞
《低產稻田地膜覆蓋濕潤栽培高產技術》科教片解說詞
蓮藕覆膜高效栽培(解說詞)
項目中心題記
作者獲各類榮譽稱號及科技成果獎
沈康榮走在奮斗的山野
山地農業三十年:1978~2008 作者簡介
沈康榮,男,湖北省竹溪縣人,1956年生,漢族,1977年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中共黨員。現任國家農技推廣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十堰市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十堰市農廣校校長、十堰市農學會理事長,省部級勞動模范.榮立抗洪救災二等功。
畢業30年來,一直堅持在鄂西北十堰山區從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工作。主持實施了世界糧食計劃署、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秦嶺山區十堰農業綜合開發”、國家溫飽工程、地膜水稻、地膜蓮藕、有機農業、山地生態經濟等重大項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科技成果獎36項。其中,農業部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1項,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湖北省政府科技成果推廣二等獎1項,省部級三等獎6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30余篇。其中,在國際和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50余篇。論著《山地農業探索文集》、主編的《水稻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被作為全國農牧漁業豐收計劃培訓工程教材;主編的《黃姜開發與種植技術》和《水稻與蓮藕覆膜節水高效技術》在全國公開出版發行。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