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防、處置與恢復重建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4042042
- 條形碼:9787304042042 ; 978-7-304-04204-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防、處置與恢復重建 本書特色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防處置與恢復重建》為從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相關工作的讀者全面、系統、深入地解答上述問題,并將應急管理的先進理念與實際經驗、具體操作手法結合起來,通過大量案例生動具體、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方方面面,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者轉變觀念、提高操作能力以及開展相關培訓的好教材。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防、處置與恢復重建 內容簡介
南方暴風雪、汶川地震、三鹿毒奶粉、甕安事件、楊佳襲警、新疆系列襲警事件……剛剛過去的2008年以其多災多難令人難忘。
突發事件多發、頻發的原因何在?當今,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國外值得借鑒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做法有哪些?突發事件的預防、處置與恢復重建有哪些工作要做?怎樣動員全社會參與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企業、非政府組織、志愿者怎樣發揮作用?作為處置突發事件的*后一道屏障,軍隊怎樣更好地實現“平時應急,戰時應戰”?如何開展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國際合作?
本書為從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相關工作的讀者全面、系統、深入地解答上述問題,并將應急管理的先進理念與實際經驗、具體操作手法結合起來,通過大量案例生動具體、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方方面面,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者轉變觀念、提高操作能力以及開展相關培訓的好教材。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防、處置與恢復重建 目錄
**節 人類進入“風險社會”
一、“風險”與“突發事件”
二、“風險社會”中的風險特征
第二節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突發事件
一、貧富分化與突發事件
二、金融危機與突發事件
三、生態惡化與突發事件
第三節 中國轉型期的突發事件
一、自然環境的破壞
二、經濟發展的不均衡
三、公共服務的缺失
四、腐敗現象的蔓延
第四節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政府的核心職能
第五節 發展以社會和諧為導向的應急管理
第六節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研究與學習
一、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研究
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學習
第二章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基礎
**節 突發事件的基本知識
一、突發事件的概念
二、突發事件的特點
三、突發事件的分類
四、突發事件的分級
第二節 應急管理的基本知識
一、應急管理的概念
二、應急管理的原則
第三節 中國應急管理的發展
一、中國“一案三制”發展歷程回顧
二、“一案三制”的關系
三、從汶川地震看我國應急管理的發展
四、我國應急管理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第三章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基本特征
**節 應急管理的發展歷程:以美國為例
一、美國應急管理的前身:民防
二、冷戰前期的民防:備災與備戰的博弈
三、冷戰后期的美國應急管理:備災與備戰的整合
四、后冷戰時代的美國應急管理:全力備災
五、“9·11”后的美國應急管理:重反恐,輕防災
第二節 綜合性:應急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綜合性的三重含義
二、案例解析:美國流感防控的綜合性
第三節 提升我國應急管理綜合性的必要性:以南方暴風雪為例
一、南方暴風雪災害的特點:呼喚綜合性
二、應急管理的新理念:強化綜合性
三、我國加強應急管理綜合性的關鍵
第四章 突發事件的預防
**節 預測預警概述
一、預防的重要環節 :預測預警
二、預測預警的重要性:以印度洋海嘯為例
三、預測預警的要點
第二節 預測預警的三個重要問題
一、如何開展風險評估
二、如何正確發布警報
三、如何促使公眾采取響應行動
第三節 預測預警的原則與措施
一、預測預警的原則
二、加強預測預警的措施
第四節 預防的另外兩種途徑
一、降低社會的脆弱性
二、提高社會的恢復力
第五節 城市突發事件的預防
一、城市存在的主要風險
二、城市基礎設施的系統風險
……
第五章 突發事件的準備
第六章 突發事件的處置
第七章 突發事件的恢復重建
第八章 突發事件的信息溝通和輿情監控
第九章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社會動員
第十章 應急管理的企業參與
第十一章 應急管理的社會力量參與
第十二章 應急管理的發展趨勢
后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防、處置與恢復重建 節選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防處置與恢復重建》主要內容包括:南方暴風雪、汶川地震、三鹿毒奶粉、甕安事件、楊佳襲警、新疆系列襲警事件……剛剛過去的2008年以其多災多難令人難忘。突發事件多發、頻發的原因何在?當今,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國外值得借鑒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做法有哪些?突發事件的預防、處置與恢復重建有哪些工作要做?怎樣動員全社會參與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企業、非政府組織、志愿者怎樣發揮作用?作為處置突發事件的*后一道屏障,軍隊怎樣更好地實現“平時應急,戰時應戰”?如何開展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國際合作?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防、處置與恢復重建 相關資料
第一章 應急管理的進代緊迫性第一節 人類進入“風險社會”一、“風險”與“突發事件”20世紀80年代,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提出了“風險社會”理論。貝克所謂的風險社會其實就是指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后工業社會。在后工業社會里,各種自然與人為的事故與災難頻繁發生,自然災害、核事故、傳染病、恐怖主義襲擊等使人類越發覺得自己的頭上高懸著一把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日漸增多。“風險社會”理論學家甚至斷言,我們已經進入了“除了冒險而別無選擇”的時代。“風險”一詞由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傳人英語中,最初指“航行到未知的水域”。“風險”本身并不是“危險”或“災難”,而是一種危險或災難發生的可能性,即突發事件發生的概率。也就是說,在風險狀態下,“危險”或“災難”還沒有變成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講,風險是突發事件的“將來時”。“風險”存在著發展方向上的不確定性和可塑造性。“風險”可以變成“危險”或“災難”,升級為突發事件,也可能轉危為安,得到有效的化解。如果我們能夠貫徹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的理念,成功地控制和化解風險,突發事件就不會發生。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必須重視風險隱患的排查,將突發事件消滅于未發之際。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防、處置與恢復重建 作者簡介
王宏偉,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政策與公共安全研究所副教授,國內資深應急管理專家,接受過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環球時報》、《21世紀經濟報道》等多家媒體關于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采訪。深入調研數十個省市應急單位,為全國應急相關部門做應急管理報告上百場,對突發事件處置經驗、教訓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全面的總結;長期跟蹤國外應急管理研究發展最新動態;以案例形象地闡釋應急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使本書深入淺出,系統性、可讀性強,適用于應急管理學習與培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