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開禁-海關訴說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655844
- 條形碼:9787801655844 ; 978-7-80165-58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開禁-海關訴說 本書特色
用文學觸摸歷史,用思想碰撞真相。帶你退到歷史深處,借一雙眼細察當年風乍起一百彌漫,探尋一段或被忽視而隱秘的真實信史,卻是為了更清晰地照看今日之種種…… 該書是一本以海關歷史為內容的長篇紀實小說,是從敘事角度描述海關歷史的文學作品。它不僅僅是描述一段海關歷史,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個了解、觀察和研究中國近代歷史的全新視角,無論對海關史或是中國近代史的研究都將產生積極意義,為新一代海關關員了解這段歷史提供了一個窗口。
開禁-海關訴說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基本上追蹤著關聯中國海關建立、變更和發展的歷史事件人物而展開的歷史文學敘述,雖然是一種寫實的描寫,但是因為其涉及的事件人物眾多,矛盾斗爭激烈,情節故事跌宕起伏,思想情感內容豐富等,而使這樣真實的社會歷史內容對人帶有很強的閱讀誘惑,有一種欲罷不能的牽引。作品在總共12章計約30萬字的篇幅內,以逼迫開關和中國與英、美、法、葡、俄、日等西方國家圍繞貿易、海關管理、稅收等線索展開的沖突、周旋和妥協演進了很多內容。對于不少事件(如上海租界的由來、小刀會活動對關稅的影響、慈禧妄圖借助義和團抑制洋人的企圖而釀成大禍等等)的起因由來和結果,可以說給予了比較清晰、簡潔、生動的描述;對于關系直接的人物如赫德、奕?、李鴻章、張之洞、安格聯、顧維鈞,甚至乾隆、道光及孫中山、袁世凱等人相關思維性格和形態的表現也比較突出和生動。作品著筆*多的人物是第二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這位自19歲來到香港,29歲出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在位48年的英國人,幾乎經歷了中國海關建立前后直到1911年9月20日去世之前的所有事務。所以,在他的身上很分明地側映著中國海關的*初狀態。作品將赫德既是英皇臣民,又是中國官員,積極并被迫游動于各方政治、物質利益之間的心態和行為表現得比較真實,在其性格和形象表現方面是成功的。
開禁-海關訴說 目錄
康熙開“四口”,乾隆留“一口”
“洋人反腐”和公行的破產
尖峰對話:跪還是不跪?
律勞卑的建議:派遣巡洋艦改變“天朝偏見”
鴉片抗衡中國茶
變質而可恥的貿易之戰
中國關稅列強“協定”
第二章 首當其沖:上海的崛起和外籍稅務司
胡夏米的新發現
宮慕久沿著黃浦江劃地盤
“海關道”:通商口岸衍生物
吳健彰“脫穎而出”
稅務管委會陰謀“亮相”江海關
第三章 變古易常:重壓和無奈之下的制度創新
外有炮艦,內有政變
“洋藥”之外,還有長江
總理衙門危難出世
第四章 中外關系特殊聯系人
來得早的和來得巧的
赫德進入恭親王法眼
賭注、冒險與遠見:一個都不能少
第五章 開禁主角:海關改革助推洋務
罷免李泰國,赫德強勢登臺
不搶鏡頭,大權獨攬
強勢推進,在“制度”大旗下厲行整肅
是是非非外籍稅務司
“新議”和“旁觀者”的藥方
西學發源同文館
第六章 赫德的勝利
“滇案”突發,威妥瑪爆炒
意外的收獲
鴉片走私與躉船計劃
義利之爭:澳門歸誰管?
*大的贏家
決不放棄海關
海關、常關歸于一統
第七章 權力擴張:海關策劃支助國家外交行動
斌椿流連忘返歐洲大劇院
蒲安臣:開啟中國平等外交的美國人
郭嵩燾的**次出使和悲涼結局
第八章 南柯大夢:中國海軍計劃付諸東流
“歐洲的中國海軍”胎死腹中
李鴻章的狙擊——海軍不容外人染指
第九章 大小通吃:海關到處“玩一把”
郵政的地盤非常大
海務這事非同小可
世博會上的中國味道
關稅套牢大借款
北方戰亂,海關乘虛而入
第十章 新政重拳:海關改換門庭
壓力下的新政
稅務大臣鐵腕登場
“中國人不需要我的幫助了”
第十一章 給中國留下一個背影
限用洋員與任人唯親
惆悵告別與悄然揭幕
蓋棺論定:有功之臣還是……
第十二章 關稅主權:中國人的心頭之痛
安格聯趁亂下狠手
孫中山不屈不撓首征附加稅
直指稅權民族大覺醒
免職安格聯,顧維鈞動真格
坎坷百余年,海關重歸
護航,為了中國經濟的騰飛
參考文獻
后記
開禁-海關訴說 節選
**章 中西碰撞:硬實力和軟實務的全方位較量
康熙開“四口”,乾隆留“一口”
1684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大帝在明清300年禁海之后,終于下了一道開海貿易之令,開海禁,設海關,氣魄恢宏。
諭旨一下子開了四口:粵海關(先澳門后廣州)、閩海關(先福建漳州后廈門)、浙海關(先浙江寧波后定海)和江海關(先江蘇連云港附近的云臺山后上海)。1685年,四關設關全部完成。這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正式以“海關”命名的沿海邊境國際貿易管理機構,唐朝以來的市舶制度自此告罄。
在中國歷史上,皇家的總體思路都是一個字——禁。禁的含義很明確,就是把你禁錮圈定在統治者指定的范圍內,不得越雷池一步。
清朝在收復臺灣之前,同樣厲行海禁,然而在平定之后迅速作出開海禁,允許商民出海和外商進出口貿易的決策,還是不容置疑地展示了康熙的雄才韜略。出身白山黑水之間的第二代清朝皇帝能有這樣的作為,自然有他獨到的見地。雖然官方嚴禁,但中國民間海上貿易和歐洲商人對華貿易一直自發自生地持續著,到明末清初又有所發展。康熙沒有采取自欺欺人的鴕鳥政策,更不回避現實,而是順應時勢,開禁設關,在制度架構上完善。
康熙并不是心血來潮。他對大臣們說,老百姓為什么愿意在沿海居住,主要就是因為海上可以捕魚、貿易,可以給他們帶來安定富足的生活。當然,海寇未滅之時,的確不能開海禁。現在海疆已定,天下太平,就應該開海貿易了。尤其是封疆大吏,更要關心老百姓的生活,讓他們安居樂業。其實海禁時還照樣有走私,那些反對開海禁的總督、巡撫,都是因為貪圖私利。開海貿易可以幫助百姓廣開謀生之路,解決土地和糧食的不足,使財貨流通,又可征收國家關稅,充盈國庫,充裕兵餉,實在是利國利民、有利生計之道。
根據四個關的所處位置,其功能也各有不同。閩海關主要經營與南洋各國的中外貿易;廣州一向是中外貿易港口,故粵海關還承擔著管理各國商船的重要任務,稅收位于四關之首,也有相應的海關制度,因其地位的特殊,粵海關監督一直由朝廷直接任命;浙海關主要管理來往日本的中外貿易,并兼管清政府辦銅事務;江海關主要負責國內貿易的征稅和管理。如果僅從貿易量上看,閩、浙、江三關充其量也就是粵海關的陪襯角色。
……
開禁-海關訴說 作者簡介
孫建偉,1983年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系本科。中國法學會會員,上海海關學會理事,上海市作家協會公安分會會員。先后從事法律和犯罪研究、律師、記者、編輯工作,現供職上海海關緝私局,一級警督。至今在國家和省、市級報刊發表小說、紀實、電視專題和學術論文等100余萬字。作品曾獲公安部“金盾獎”及省、市級文學創作獎多次,部分作品被轉載。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