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貴州省地圖(袋裝折疊大全開)(大比例尺1:790000)
-
>
亞洲地圖
-
>
滄桑之變.中國地理卷:中國地理大變遷
-
>
山海經:精選插圖版(全彩)
-
>
實用中國地圖冊紅革皮(2022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盒裝(2022版)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廣西(2018年版)
非洲怎么了:解讀一個富饒而貧困的大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060866
- 條形碼:9787218060866 ; 978-7-218-06086-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非洲怎么了:解讀一個富饒而貧困的大陸 內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殖民體系的瓦解造就了亞非拉地區一大批的獨立國家,表面看這些國家都站在了在相同的起點上。半個世紀過去之后,人們發現這些新興國家的表現實在是差別太大,用第三世界的概念來稱呼它們顯得過于勉強。作為一個整體,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被遠遠地拋在了其他地區后面,無論從何種角度來判斷,非洲都是失敗者。本書是荷蘭學者維恩對當代非洲在發展和現代化方面失敗原因的全面分析。維恩表示他是用現代化的概念和框架統領其研究的,這似乎同歐美學術界的主流相背,因為產生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現代化理論到80年代在西方已經風光不再。不過,西方學術思潮的變化同西方的社會背景有關,而對于仍在苦難中掙扎的非洲大陸來說,現代化不僅不是過時的事物,反而是醫治創傷和消除災難的希望。
同現代化理論側重從社會內部來分析社會變革的動因這一基本傾向一致,維恩提出非洲發展的失敗根源在于非洲自身的社會政治環境和歷史文化土壤。1966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布萊克教授在《現代化的動力》一書中,提出了政治現代化的七種模式,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屬于第七種模式,它們與第六種模式中的亞洲國家一樣都是前殖民地社會,但卻有其獨特之處,那就是缺少充分發達的、能適應現代功能或能與現代社會的文化進行相互作用的傳統文化。這種傳統文化的落后,不僅使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在殖民統治時期無法啟動任何實質性的現代化,而且也使它在獨立后無法開始大規模的社會經濟現代化,因為獨立標志著現代化領導權穩固階段的開始而不是結束。維恩和布萊克的分析,有如把非洲當代的發展問題放在長鏡頭前面,從更深遠的社會歷史背景中去觀察它,獲得了一個全景式的整體印象。對非洲發展問題我們可能還有其他的理解方式,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維恩分析的合理性。
非洲怎么了:解讀一個富饒而貧困的大陸 目錄
前言
撒哈拉以南國家簡情
導論
**章 冷戰
**節 非洲的獨立
第二節 政治的非洲化
第三節 對新生國家的國際援助
第四節 非殖民化之后的英語非洲
第五節 非殖民化之后的法語非洲
第六節 從比屬剛果到扎伊爾
第七節 南部非洲遲來的非殖民化
第八節 非洲之角的戰略重要性
第九節 非洲與冷戰的陰影
第二章 經濟衰退
**節 殖民地經歷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 非洲經濟的興衰
第三節 石油危機和柏林墻的倒塌
第四節 經濟衰退和外部強加的改革
第五節 結構調整計劃的效果
第六節 非洲金融共同體:單獨的匯率和路線
第七節 沖突地區的經濟問題
第八節 改革的代價
第九節 新的危險:國家解體
第三章 民主化
**節 貝寧劇變
第二節 條條大路通往一黨制
第三節 社會和政治變革的呼聲
第四節 法語非洲的民主化
第五節 英語非洲的民主化
第六節 大湖地區民主化的挫敗
第七節 民主發展的障礙
第八節 民主化歲月概觀
第四章 復興
**節 充滿希望的年代
第二節 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的和平
第三節 南部非洲的積極進展
第四節 姆貝基的非洲復興
第五節 新領導人與變革之風
第六節 美國對非洲的新政策
第七節 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
第八節 納爾遜·曼德拉
第五章 解體
**節 走向失敗的國家
第二節 蒙博托和扎伊爾的衰敗
第三節 新的威脅
第四節 索馬里的消亡
第五節 利比里亞通往革命之路
第六節 爭奪蒙羅維亞之戰
第七節 塞拉利昂和非洲青年的悲劇
第八節 輕型武器的擴散
第九節 透視解體和暴力
第六章 戰爭
第七章 全球化
第八章 新人口
第九章 貧困與援助
第十章 非洲穩定問題
結語
后記
非洲怎么了:解讀一個富饒而貧困的大陸 節選
**章 冷戰
**節 非洲的獨立
1957年3月5日晚上12點的鐘聲剛剛響過,在阿克拉海邊大廣場上,克瓦米·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總理向站在夜晚冷風中的群眾發表講話,以慶祝新獲得的獨立。恩克魯瑪宣布:“加納,我們親愛的祖國,從此獨立了!”人群歡聲雷動。隨著英國國旗的落地,由紅黃綠三色橫條平行構成,中心鑲有一顆黑星的加納國旗升上了天空。黃金海岸殖民地一去不復返了。除利比里亞和埃塞俄比亞這兩個從沒有淪為歐洲殖民地的國家外,加納是黑非洲地區**個擺脫殖民地枷鎖的國家。
準確地講,此時英國國王仍是加納的國家元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總督仍將扮演一種禮儀上的角色,但國家真正的權力已經掌握在了1952年以來一直由非洲入擔任的總理手中。三年之后的1960年,加納將切斷它和英國之間*后保留的所有憲法上的聯系。到那時,女王和總督將喪失她們在加納的權力,加納將成為一個共和國,由恩克魯瑪擔任總統。
從許多方面來看,無論是加納還是恩克魯瑪總統,都是后殖民時代新非洲的象征。加納繼承了一種人為原因形成的結構,這是很多非洲國家的特征。加納這一國名源自一個薩赫勒地區的(Sahelian)國家,該國曾作為穿越撒哈拉沙漠商隊的驛站而在8—11世紀盛極一時。這個古國,在幾內亞灣沿岸的20世紀同名國家基礎上再向西北延伸1000多公里。現代加納的領土上,昔日曾經建立過一個繁榮的帝國,但到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由于各種政治方面的原因,這一事實可以忽略不計。在十八九世紀,也就是英國人還沒有從沿海深入到內地之前,阿散蒂(Asante)帝國統治著今天加納的絕大部分及其周邊一些地區。該帝國的強盛,主要源自它作為奴隸貿易線路上的中轉站這種特殊位置。當時,從非洲內陸國家抓捕的奴隸,要運送到沿海的外國殖民據點出售,都必須經過阿散蒂帝國。在新獨立的加納,阿散蒂人仍是國內*大的種族集團。
……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