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浙江中醫藥名家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2314672
- 條形碼:9787802314672 ; 978-7-80231-467-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江中醫藥名家之路 內容簡介
1.本書選錄了浙江省內大部分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和著名藥學專家,部分專家由于種種原因一時未能聯系上,或因身體不佳暫時不能接受采訪,*后本書共收集整理了51位專家,余下的專家我們將在續集中加以整理編撰。
2.本書中專家遵照政府有關文件公布順序排列,輔以姓氏筆畫,本排序與學術地位和水平無關。稿件由老中醫門人、本校學生和老師本人共同完成。所有內容經編輯部同志反復推敲和修改,*后請專家本人審定,對已故專家則請其門人和家屬審定。
3.本書由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省中醫院和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聯合組織編寫。
4.該書編寫過程中始終得到了浙江省衛生廳、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浙江省中醫藥學會和杭州市衛生局中醫處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得到了全省中醫界人士的積極響應和幫助。在此,我們全體編寫組人員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5.本書封面書名由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沈浪泳題寫。
浙江中醫藥名家之路 目錄
三世業醫終不悔 一朝濟世酬萬民 詹起蓀
尊崇古理為今用 以身作則濟蒼生 蔣文照
慎微小頑疾自除 啟后學桃李芬芳 陸芷青
君子襟懷總坦蕩 亦醫亦儒展風采 楊繼蓀
觀音送子春風笑 白發垂髫共頌梅 裘笑梅
七十載岐黃之路 驀回首杏林春滿 鐘一棠
仁心妙法回春手 解得萬千失笑愁 何子淮
涉跡醫林七十載 矢志岐黃探新知 張沛虬
治學嚴謹敢否定 學古不拘倡納新 俞尚德
發皇古義汲精華 融會新知展岐黃 施延慶
橘井杏林桃李香 醫工良相濟世情 葛琳儀
敢問良相誠可貴 豈知良醫價更高 吳良村
懸壺立世濟蒼生 文火日久煉真金 王會仍
學海醫涯銘心道 以中匯西效大眾 李學銘
知遇良工志成醫 不廢江河萬古流 沈景允
鞠躬盡瘁振國藥 一片赤誠獻岐黃 徐錫山
圖書在屋花盈階 學有靈秀各自探 陸拯
幼承庭訓揚家學 德術皆碑震四海 阮少南
棄工從醫為蒼生 尊古納今療婦疾 何少山
精研博采七躬身 繼承創新體精微 王永鈞
繼承而不泥古創 新而不離宗 金亞城
曲折醫路終成正 吾愿吾輩振國醫 葉海
鉤沉發微辟蹊徑 傳承灸療創新意 羅詩榮
勇于創新造鉤針 品端術正濟萬民 楊楣良
承千古岐黃之術 育郁郁杏林之樹 湯金土
博極醫源經方治 精勤不倦薪火傳 連建偉
德藝雙馨杏林高手 蔡慎初
妙手回春術 盛名信不虛 金定國
婦科生涯四十春 滿目青山夕照明 盛玉鳳
精研外科辟新路 衷中參西臻化境 魯賢昌
炎黃古路酬壯志 滄海桑田笑人生 徐志瑛
踏科技創新之路 揚中華醫學風采 魏克民
雖有絕頂誰能窮 醫燈增焰在薪傳 何嘉琳
海納百川貫中西 岐黃精進濟滄桑 郁加凡
身在杏林醫術精 心懷惻隱救蒼生 唐福安
獨辟蹊徑解疑難 鍥而不舍除雜證 鮑嚴鐘
融貫中西蔭一方 碧波倒映朗日空 張融碧
傳承岐黃立奇功 創新學術譜華章 王暉
風雨同舟六十載 大醫精誠續春秋 黃志強
寶刀不老益當壯 壯心未泯傳醫寶 洪善貽
有此內美重 以修能 馬大正
秉紹派遺風 與時代共進 鄭淳理
老驥伏櫪志千里 情獨針灸譽萬家 盛燮蓀
精于醫術心系蒼生 胡斌
立志中醫事業努力實踐創新 柯干
求古訓精勤為徑 研眾方博采作舟 鐘堅
堅信中醫鏗鏘語 啟智開悟寄后學 馮昌漢
辛勤奮力中西醫 培養后學造福祉 洪用森
吾輩有愿振國醫 百折不回創輝煌 馮根生
持之以恒創新藥 甘為人民孺子牛 李大鵬
浙江中醫藥名家之路 節選
精研岐黃法仲圣 誠救蒼生比大醫 何任
家傳校訓 勤學苦讀
何老出生于中醫世家,家教謹嚴。總角之年,父親便讓他誦讀四書五經及《古文觀止》、《史記》等書。父親為當時杭州名醫,來求醫者絡繹不絕,看到何老天資聰穎、沉靜好學,便有意讓他繼承祖業,走行醫之路。于是在誦讀經書之余,父親又讓何老逐漸接觸《湯頭歌訣》、《藥性賦》、《本草備要》、《醫學心悟》等中醫入門書籍。沒想到的是,幾年之問,何老就已然能夠熟讀背誦。
有了熟讀背誦的基礎,父親便經常讓他隨侍左右,讓他了解疾病診治的整個過程,由此,何老對中醫的興趣越來越濃,也逐漸懂得了父親診病處方的門道。1937年,在何老16歲時,即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新中國醫學院。先前良好的文化及醫學根底,使何老在系統的專業學習中游刃有余。然而何老并未因此放松學習,由于當時在學校任教的老師大多是上海及全國*有聲望的中醫大家,如謝利恒、丁仲英、祝味菊、徐小圃、秦伯未、章次公、包識生等,故何老更為努力,經常提出各種問題向各位老師請教,并先后跟隨徐小圃、秦伯未、章次公等臨診抄方。由于基礎扎實,學習刻苦,成績出色,何老深得老師賞識,被同學們一致推舉為年級級長。
三年寒窗苦讀,第四年隨父實習,何老以優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然而何老并未滿足,何老感到醫道淵深,學海無涯,故學校畢業不應該意味著學習的結束,更應是自己獨立進行艱深研究的開始。于是,在臨證、教學之余,何老依然孜孜于中醫學術的精研細究。四大經典,金元諸家,明清專著,何老無不披閱摘記。雖年歲增長,但并沒有銷蝕何老勤奮刻苦的精神。即使到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何老依然每天都要抽出時問讀書,每月都要撰寫論文。令人嘖嘖贊嘆的是,從1977年《浙江中醫學院學報》(現為《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創辦至今,何老每期都有學術論文刊出,30年來從未間斷,而其他雜志亦常常見到何老的精深醫論。無怪乎每次去何老家,書桌上看到的都是正在查閱的醫書及正在撰寫的文章。
……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