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朋友家的屋頂 開卷讀書文叢(2008/1)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017250
- 條形碼:9787811017250 ; 978-7-81101-725-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朋友家的屋頂 開卷讀書文叢(2008/1) 本書特色
本書是《開卷讀書文叢》之一,內容包括生活點滴與工作隨記兩部分,是作者對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感悟結集。作者以細膩、平實的筆墨,寫下一則則對生活的感悟,對法國文學的感悟,通過本隨筆集,也可了解到作者的人生軌跡。
朋友家的屋頂 開卷讀書文叢(2008/1) 節選
的那條弄堂
故鄉總是讓人心馳神往的,那牧歌式的童年生活可以讓許多人編織出一個個美麗的故事。我的故鄉在繁華喧囂的大上海,似乎缺少一些詩情畫意,但是我想,在任何人的一生中,童年總是美好的,因而故鄉也總是可愛的。我老家的那條弄堂就是我記憶中*珍貴的一部分。
那條名叫“博愛新村”的弄堂位于上海西區一個僻靜之處,始建于解放前夕,共有三排房子,中間夾成兩條窄巷;每排十套,每套朝南三層,每層僅一間房,朝北相應的三層即廚房、廁所加亭子間和曬臺,適合獨家居住。聽大人說,當初每戶人家交若干根金條便可租一套,為期十五年。建房者賺了一把后便移居國外,留下三十戶從事各行各業的上海中產者,住長了,彼此都很熟悉,因為有孩子們無意中在穿針引線,互通信息。
建國后的歷次運動大起大伏,自然也或多或少地波及到這個“新村”。一九五三年“打老虎”,有個小資產者跳樓自殺;一九五七年又有幾戶戶主成了右派分子;到了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的一段時間里,卡車板車在弄堂里運送抄家物資穿梭不息,這回這幾十戶人家大多未能幸免。接著,似乎突然間涌進了許許多多的人,有工人、攤販,也有掃地出門的大資本家和老干部,三十戶一下子變成了六十戶、七十戶,“博愛新村”改成了“五愛新村”。但我童年生活認可的,仍然是那三十戶人家,以及彼此間融洽的人際關系和生活氣息,而其中給我印象*深的,是對門的黃家。黃家只有母子倆相依為命,黃先生是位民主人士,解放后在一所中學任名譽校長,衣著簡樸、寡言少語、生活刻板。聽說他不能生育,因此未婚。但有一年,他家居然來了一位摩登女郎,進出必有三輪車接送,后來才知道是黃先生的新娘子。莫說大人竊竊私議,就是童稚的我,也納悶過:這個孤陋老頭怎么還有這份心思,娶進一位如花似玉的貴婦?我似乎從未看見他倆同進同出過。終于沒過一年,貴婦棄他而去,據說還卷走這個老實巴交的小老頭一筆資財。更使我好奇的是黃老太,她奇瘦,滿頭皆白,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老太獨居三樓,足不出戶,終日以貓為伴。她養的十多只波斯貓只只可愛誘人,我在窗前做功課,抬頭便能看見那么多貓圍著她轉悠,“喵嗚喵嗚”聲不絕于耳。“文革”后,這些貓不知怎的突然不見了,于是黃老太像泥塑石雕似的枯坐在房門口,后來也隨她的貓無聲無息地消失了。黃先生一人占一棟房子,不久,他就進了一家高級養老院,也許在那里日子過得不錯,他干脆把房子交公,搬去定居了。可見他并不甘寂寞。黃家的故事也就結束了。
朋友家的屋頂 開卷讀書文叢(2008/1) 作者簡介
p> 韓滬麟,一九三九年生于上海,一九六四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西語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譯林出版社編審。曾獲法國文化部頒發的“文藝騎士勛章”。出版譯著《約翰·克利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