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警世通言-(插圖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592495
- 條形碼:9787807592495 ; 978-7-80759-249-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警世通言-(插圖本) 本書特色
《警世通言》以民國通行版本為底本,經駝全文校對,確保不失原作本色。
精心選擇文中一些難以理解的字詞,詳細加以注釋。
書中附有插圖,圖文并茂。
《四庫全書》編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華典籍3461種。如此浩瀚典籍僅分經(儒家經典)、史(各類史書)、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詩文)四類。其后,〔四庫〕之名既具有中華經典集成的寓意,同時也具有古代圖書分類的含義。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華經典所蘊含的智慧,越來越為世人矚目。中央電視臺 〔百家講壇〕的熱播足以證明這一點。叢書策劃者為了消除今人閱讀古代文言經典的艱澀,力求使用時人容易讀懂的版畫圖不和讀解心得的方式,讓讀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養分,使圣賢的智慧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家。所以叢書得名〔家藏四庫〕。
警世通言-(插圖本) 目錄
中國小說譜系簡表
國學與我們同在
編者的話
**卷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第二卷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三卷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第四卷 拗相公飲恨半山堂
第五卷 呂大郎還金完骨肉
第六卷 俞仲舉題詩遇上皇
第七卷 陳可常端陽仙化
第八卷 崔待詔生死冤家
第九卷 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第十卷 錢舍人題詩燕子樓
第十一卷 蘇知縣羅衫再合
第十二卷 范鰍兒雙鏡重圓
第十三卷 三現身包龍圖斷冤
第十四卷 一窟鬼癩道人除怪
第十五卷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第十六卷 小夫人金錢贈年少
第十七卷 鈍秀才一朝交泰
第十八卷 老門生三世報恩
第十九卷 崔衙內白鷂招妖
第二十卷 計甲番金(魚曼)產禍
第二一卷 趙太祖千里送京娘
第二二卷 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第二三卷 樂小舍拼生覓偶
第二四卷 玉堂春落難逢夫
第二五卷 桂員外途窮懺悔
第二六卷 唐解元一笑姻緣
第二七卷 假神仙大鬧華光廟
第二八卷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第二九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
第三十卷 金明池吳清逢愛愛
第三一卷 趙春兒重旺曹家莊
第三二卷 杜十娘怒沉百寶
第三三卷 喬彥杰一妾破家
第三四卷 王嬌鸞百年長恨
第三五卷 況太守斷死孩兒
第三六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
第三七卷 萬秀娘仇報山亭兒
第三八卷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
第三九卷 福祿壽三星度世
第四十卷 旌陽宮鐵樹鎮妖
警世通言-(插圖本) 節選
《警世通言》由四十篇白話文短篇小說組成,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婚姻愛情與女性命運。其二,功名利祿與人世滄桑。其三,奇事冤案與怪異世界。描述的大多是市民階層的思想面貌、情趣愛好、生活景象等等。
作為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一個高峰,《警世通言》構筑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世界。我國古代白話小說,是在“說話”、“話本”的基礎上,經過文人的加工、提高而來的。“說話人”的故事底本稱為“話本”,現代學者稱“三言”“二拍”為“擬話本”。與早期的“話本”相比較,《警世通言》在語言、文體和結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和發展。
《警世通言》出版于天啟四年(1624),含四十卷,擬話本小說四十篇,其中*后一篇《旌陽宮鐵樹鎮妖》,從篇幅和內容看,已屬中篇小說。《警世通言》所收故事,很多臉炙人口。書中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婚姻愛情與女性命運。其二,功名利祿與人世滄桑。其三,奇事冤案與怪異世界。描述的大多是市民階層的思想面貌、情趣愛好、生活景象等等。
警世通言-(插圖本) 相關資料
第一卷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
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懸一片心。
古來論交情至厚,莫如管鮑。管是管夷吾,鮑是鮑叔牙。他兩個同為商賈,得利均分。時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為貪,知其貧也。后來管夷吾被囚,叔牙脫之,薦為齊相。這樣朋友,才是個真正相知。這相知有幾樣名色: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總來叫做相知。今日聽在下說一樁俞伯牙的故事。列位看官們,要聽者,洗耳而聽;不要聽者,各隨尊便。正是: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不與談。
話說春秋戰國時,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國郢都人氏,即今湖廣荊州府之地也。那俞伯牙身雖楚人,官星卻落于晉國,仕至上大夫之位,因奉晉主之命,來楚國修聘。伯牙討這個差使,一來是個大才,不辱君命;二來就便省視鄉里,一舉兩得。當時從陸路至于郢都,朝見了楚王,致了晉主之命。楚王設宴款待,十分相敬。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墳墓,會一會親友。然雖如此,各事其主,君命在身,不敢遲留。公事已畢,拜辭楚王。楚王贈以黃金彩緞、高車駟馬。伯牙離楚一十二年,思想故國江山之勝,欲得恣情觀覽,要打從水路大寬轉而回,乃假奏楚王道:“臣不幸有犬馬之疾,不勝車馬馳驟,乞假臣舟楫,以便醫藥。”楚王準奏,命水師撥大船二只,一正一副。正船單坐晉國來使,副船安頓仆從行李,都是蘭橈畫槳,錦帳高帆,甚是齊整。群臣直送至江頭而別。
只因覽勝探奇,不顧山遙水遠。
伯牙是個風流才子,那江山之勝,正投其懷。張一片風帆,凌千層碧浪,看不盡遙山疊翠,遠水澄清。不一日,行至漢陽江口,時當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偶然風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進,泊于山崖之下。不多時,風恬浪靜,雨止云開,現出一輪明月。那雨后之月,其光倍常。伯牙在船艙中,獨坐無聊,命童子焚香爐內。“待我撫琴一操,以遣情懷。”童子焚香罷,捧琴囊置于案間。伯牙開囊取琴,調弦轉軫,彈出一曲。曲猶未終,指下“刮喇”的一聲響,琴弦斷了一根。伯牙大驚,叫童子去問船頭:“這住船所在是什么去處?”船頭答道:“偶因風雨,停泊于山腳之下,雖然有些草樹,并無人家。”
警世通言-(插圖本) 作者簡介
馮夢龍(1574一1646),明朝人,字猶龍,又字公魚、子猶,別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他使用的其他筆名還有很多。他出生于明后期萬歷二年。這時在世界的西方正是文藝復興時期,與之遙相呼應,在我們這個有著幾千年文明的東方大國,也出現了許多離經叛道的思想家、藝術家。李卓吾、湯顯祖、袁宏道等等一大批文人,以他們驚世駭俗的見解,鮮明的個性特色,卓絕的藝術成就,寫下了我國思想史、文學史上璀璨的篇章。在這一批文人中,馮夢龍以其對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等通俗文學的創作、搜集、整理、編輯,為我國文學做出了獨異的貢獻。他卒于南明唐王隆武二年,也就是清順治三年,終年七十三歲。在這一年的前后,有許多很有成就的文學家,如凌蒙初(1644),侯峒曾、黃淳耀、黃道周、吳應箕、夏允彝、祁彪佳、劉宗周(1645),阮大鉞、王思任(1646),楊廷樞、陳子龍、夏完淳(1647)等等,在戰亂中死去。一場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狀態的中國式的文藝復興在異族入侵的鐵蹄下夭折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