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老舍的平民生活 內容簡介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著名作家,一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等等。曾因創作優秀話劇《龍須溝》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棄世。本書用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了老舍的平民生活。
在中國現代作家中,老舍是十分特殊的一個,與那些出身書香門第、豪門大戶、小康家庭的作家不同,他是從北京的小胡同、貧困的大雜院里走出來的平民作家。本書圖文并茂地展現了老舍的平民生活,內容詳實而全面,是全面了解老舍的好書。
老舍的平民生活 目錄
一、活在百姓心中的“文牛”
二、丹柿小院的風光
買房
豐盛胡同十號
家中的格局
養花
寫家愛畫幾
三、長久的話題:吃與喝
觀察世風民情的窗口
老舍筆下的吃與喝
田園的浪漫與市井的質樸
下小館
老舍家的拿手好菜
四、過日子的“名堂”與“花樣兒”
學打拳
養貓
玩骨牌
小玩藝兒,大樂趣
第二章 舐犢之情
一、慈父
**次見到父親
舒乙——朋友
二、居家之人
過年的樂子
老母親的影響
愛干凈的老舍
起名兒
三、“文牛”父親的主張
第三章 做人與寫作
一、新老朋友、小朋友
“送禮”
邀客
老舍與冰心家人
“大孩子”
二、金子般的心
逆境真情
行善
心中的掛念
遭遇退稿
三、生命在案頭
四、自謙、自知、自勵
五、寫作之外
說相聲
戲迷盡興
念外文
寫字
旅游
第四章 關于老舍
一、老舍先生的早年經歷
二、“老舍"這個名字該怎么念
三、走近老舍
上北京師范學校
當校長、教員、講師、教授
四、老舍資料的新發現
“結婚證書”的發現
三幅珍貴的字幅
老舍的平民生活 節選
一、活在百姓心中的“文牛”
老舍先生是北京人;
滿族人:
窮人;
生于十九世紀*末一年,死于一九六六年“文革”初起;
一生有近十年生活在國外……
以上五點對他來說,*為重要,是了解他、懂得他的五把鑰匙。
北京是金、元、明、清幾代王朝古都,文人出了無計其數,但是,說來奇怪,真正流傳百世的大文學家倒沒有幾個,遠不如南方的名士多。數來數去,北京的大文學家大概只有元代的關漢卿、明代的李汝珍、清代的納蘭性德和現代的老舍了。
老舍生在北京,長在北京,二十五歲之前一直住在北京,其后隔了二十五年,到了五十歲又回到北京,直至去世,他六十七歲時死于北京。也就是說,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北京過的,是個地道的北京人。這一點,幫了他的大忙,北京是他的寫作源泉。
老舍的代表作,一般公認的有以下幾種:長篇小說《離婚》《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正紅旗下》,中、短篇小說《微神》《月牙兒》《我這一輩子》,話劇《龍須溝》《茶館》。這九部代表作,巧得很,全部是寫北京的。可以說,老舍作品中*精彩的部分是寫北京的。
從時間跨度上看:老舍的處女作《老張的哲學》寫于一九二五年,是寫北京的,當時他二十六歲;他的壓卷之作是小說《正紅旗下》,寫于一九六三年,也是寫北京的,當年他已六十四歲。也就是說,他寫了一輩子北京。
……
老舍的平民生活 作者簡介
舒乙,男,作家。一九三五年八月十六日生于青島,北京人,滿族。 一九五九年畢業于蘇聯列寧格勒林業技術大學化學工藝系。回國后,任技術員、高級工程師。一九七八年起,業余從事寫作和文學研究,一九八四年起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工作,二○○○年后任館長。現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
著有散文集《散記老舍》《父親最后的一天》《關坎與愛好》《我的風箏》《小綠棍》《現代文壇瑰寶》《夢和淚》《我愛北京》《我的第一眼》《我的思念——關于老舍先生》以及傳記《老舍》等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