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飛龍全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304461
- 條形碼:9787533304461 ; 978-7-5333-0446-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飛龍全傳 內容簡介
己巳歲,余肄業村居,暗修之外,概不紛心。適有友人挾一帙以遺余,名日《飛龍傳》。視其事,則虛妄無稽;閱其詞,則浮泛而俚。余時方攻舉子業,無暇他涉,偶一寓目,即鄙而置之。無何,屢困場屋,終不得志。余自恨命蹇時乖,青云之想空誤白頭。不得已,棄名就利,時或與賈豎輩逐錙銖之利,屈指計之,蓋已一十有九年矣!
今戊子歲,復理故業,課習之暇,憶往無聊,不禁瞿然有感。以為既不得遂其初心,則稗官野史,亦可以寄郁結之思。所謂發憤之所作,余亦竊取其義焉。于是檢向時所鄙之《飛龍傳》,為之刪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馴之格,間以清雋之辭,傳神寫吻,盡態極妍。庶足令閱者驚奇拍案,目不暇給矣!
第余才識卑劣,偏頗脫漏之弊,終所不免。茲顧孜孜焉亟為編葺者,不過自抒其窮愁閑放之思,豈真欲與名人著作爭長而絮短乎哉!
時乾隆三十三年歲在戊子仲秋之望。東隅吳璿題。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飛龍全傳 目錄
**回 苗訓設相遇真龍 太祖游春騎泥馬
第二回 配大名竇公款洽 游行院韓妓殷勤
第三回 宋太祖一打韓通 勾欄院獨坐龍椅
第四回 伸己忿雹打御院 雪父仇血濺花樓
第五回 宋太祖救賈書生 張桂英得配英主
第六回 赤須龍山莊結義 綠鬢娥蘭室歸陰
第七回 世宗販傘登古道 太祖割稅鬧金橋
第八回 算油梆苗訓留詞 拔棗樹鄭恩救駕
第九回 黃土坡義結芝蘭 獨龍莊計謀虎狼
第十回 鄭于明計除土寇宋太祖力戰裙釵
第十一回 董美英編謎求婚 柴世宗懼禍分袂
第十二回 篤朋情世宗贈衣 嚴國法鄭恩驗面
第十三回 柴世宗過量生災 鄭子明擅權發貨
第十四回 為資財兄弟絕義 因口腹兒女全生
第十五回 孟家莊勇士降妖 首陽山征人失路
第十六回 史魁送柬識真主 太祖宿廟遇邪魑
第十七回 褚玄師求丹療病 陳搏祖設棋輸贏
第十八回 賣華山千秋留跡 送京娘萬世英名
第十九回 太祖正色拒非辭 京娘陰送酬大德
第二十回 真命主戲醫啞子 宋金清驕設擂臺
第二十一回 馬長老雙定奇謀 宋太祖連誅賊寇
第二十二回 柴君貴窮途乞市 郭彥威剖志興王
第二十三回 太祖嘗桃降舅母 杜公抹谷逢外甥
第二十四回 赤須龍義靖村坊 母夜叉計和甥舅
第二十五回 杜二公納諫歸正 真命主違數罹災
第二十六回 五索州英雄復會 興隆莊兄弟重逢
第二十七回 鄭恩遺像鎮村坊 太祖同心除妖魅
第二十八回 鄭恩無心擒獵鳥 天祿有意搶龍駒
第二十九回 平陽鎮二打韓通 七圣廟一番伏狀
第三十回 世宗薦明資幃幄 弘肇被譖陷身家
第三十一回 郭彥威禪郡興兵 高懷德滑州鏖戰
第三十二回 高行周夜觀星象 蘇鳳吉聳駕喪軍
第三十三回 李太后巡覓儲君 郭元帥襲位大統
第三十四回 王子讓辭官養母 宋太祖避暑啖瓜
第三十五回 宋太祖卜魚繼子 韓素梅守志逢夫
第三十六回 再卜魚計賺天祿 三折銼義服韓通
第三十七回 木鈴關盟友談心 監軍府元帥陪禮
第三十八回 龍虎聚禪州結義 風云會山舍求賢
第三十九回 太祖射龍解水厄 鄭恩問路受人欺
第四十回 鄭子明惱打園公 陶三春揮拳服漢
第四十一回 苗訓斷數決魚龍 太祖憐才作媒妁
第四十二回 世宗進位續東宮 太祖非罪縛金鑾
第四十三回 苗訓決算服世宗 王樸陳詞保太祖
第四十四回 宋太祖帶罪提兵 杜二公挈眾歸款
第四十五回 杜二公納婿應運 高行周遣子歸鄉
第四十六回 高行周刎頸報國 宋太祖克敵班師
第四十七回 劉崇兵困潞州城 懷德勇取先鋒印
第四十八回 高懷德智取天井 宋太祖力戰高平
第四十九回 丁貴力戰高懷德 單珪計困宋太祖
第五十回 單珪覆沒蛇盤谷 高將被困鐵籠原
第五十一回 馮益鼓兵救高將 楊業決水淹周師
第五十二回 真命主爵受王位 假響馬路阻新人
第五十三回 陶三春職兼內外 張藏英策靖邊隅
第五十四回 王景分兵襲馬嶺 向訓建策取鳳州
第五十五回 課武功男女較射 販馬計大鬧金陵
第五十六回 楊仙人土遁救主 文長老金鐃傷人
第五十七回 鄭子明斬將奪關 高懷亮貪功殞命
第五十八回 韓令坤擒剮孟俊 李重進結好永德
第五十九回 劉仁贍全節完名 南唐主臣服納貢
第六十回 絕聲色忠諫滅寵 應天人承歸正統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飛龍全傳 節選
己巳歲,余肄業村居,暗修之外,概不紛心。適有友人挾一帙以遺余,名日《飛龍傳》。視其事,則虛妄無稽;閱其詞,則浮泛而俚。余時方攻舉子業,無暇他涉,偶一寓目,即鄙而置之。無何,屢困場屋,終不得志。余自恨命蹇時乖,青云之想空誤白頭。不得已,棄名就利,時或與賈豎輩逐錙銖之利,屈指計之,蓋已一十有九年矣!
今戊子歲,復理故業,課習之暇,憶往無聊,不禁瞿然有感。以為既不得遂其初心,則稗官野史,亦可以寄郁結之思。所謂發憤之所作,余亦竊取其義焉。于是檢向時所鄙之《飛龍傳》,為之刪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馴之格,間以清雋之辭,傳神寫吻,盡態極妍。庶足令閱者驚奇拍案,目不暇給矣!
第余才識卑劣,偏頗脫漏之弊,終所不免。茲顧孜孜焉亟為編葺者,不過自抒其窮愁閑放之思,豈真欲與名人著作爭長而絮短乎哉!
時乾隆三十三年歲在戊子仲秋之望。東隅吳璿題。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飛龍全傳 相關資料
第一回苗訓設相遇真龍匡胤游春騎泥馬
詞曰:
世事如棋,從來興廢由天命。任他忠佞,端的難僥幸。
圣主垂裳,勛業昭功令。蒼生幸,掃穢除氛,才把江山定。
右調《點絳唇》
話說從古以來,國運遞更,皆有定數,治極則亂,亂極則治,一定之理也。天下自唐季以來,五代紛更,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十三君,僭竊相踵,戰爭不息,人民有倒懸之苦,將士多汗馬之勞,終于立國不長,究非真命之主。獨至大宋,圣人應運而興,御極以來,削平偽鎮,把錦繡江山,奠定得十分安固,相傳三百年鴻業。歷國恁般久長,這也因他神武不殺,仁義居心,所以如此。觀其伐南唐時,命曹彬云:“城陷之日,慎勿殺戮。設若困斗,則李煜一門,不可加害。”只此數語,便如《孟子》所謂:“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矣。”然此仁心義聞,雖三尺童子,亦知其為堯、舜之君也,不必煩言多贅。只就他未登九五之時,把那三打韓通、禪州結義這許多事跡,表白出來,可以使聞者驚心,觀者吐舌。方知英雄舉動,迥異庸愚,畢竟有掀天拔地之形,攪海翻江之勢;正如暗中指使,冥里施為,誠有不期然而然者。有詩為證:
龍虎行藏自不同,輝煌事業有奇蹤。
時君若肯行仁政,真主如何降九重?
話說后漢高祖皇帝劉智遠晏駕之后,太子承佑登基,廟號隱帝。為人懦弱有余,剛斷不足。即位以來,雖不能海晏河清,卻也算得烽煙消熄,承平日久,世道粗寧。這時有一位先生,姓苗名訓,字光義,能知過去未來,善曉天文地理。他奉了師父陳摶老祖之命,下山來扮做相士模樣,遍游天下,尋訪真主。那時正在東京汴梁城中,開著相館,每日間,哄動那些爭名奪利的人,都來論相,真個挨擠不開,十分鬧熱。一日清晨,光義起來開館,掛了那個辨魚龍、定優劣的招牌,垂簾灑掃已畢,正在閑坐,只見一位青年公子,獨自信步進來,光義抬頭一看,暗暗吃驚,連連點首。怎見得那人的好相?只見:
堯眉舜目,禹背湯腰。兩耳垂肩,棱角分明征厚福;雙手過膝,指揮開拓掌威權。面如重棗發光芒,地朝天挺;身似泰山敦厚重,虎步龍行。異相非常,雖道潛龍勿用;飛騰有待,足知垂拱平章、漫夸辟土紫微星,敢比開疆赤帝子。
這人非別,就是那個開三百年基業的領袖,傳十八代子孫的班頭:姓趙名匡胤,表字元朗,世本涿郡人氏。父親趙弘殷,現為殿前都指揮之職。母親杜氏夫人。原來趙弘殷所生三子一女:長匡胤,次匡義,三光美,四玉容小姐。這匡胤之生,因后唐明宗皇帝登極之年,每夜在于宮中焚香祝天道:“某乃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