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湖北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21018
- 條形碼:9787030221018 ; 978-7-03-02210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湖北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系統地總結了該區的自然環境、野生植物資源、野生動物資源,分析評價了其保護價值、研究價值及利用價值,提出了科學的保護管理對策,對進一步深入研究、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本專著的出版,對促進我省自然保護區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全省的生態文明建設。
湖北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在綜合科學考察的基礎上,詳細論述了湖北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及其保護工作。內容包括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等)、野生脊椎動物資源(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等)、植物資源(種子植物區系、自然植被、國家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植物)、保護區經營管理(歷史沿革、社會經濟狀況、旅游資源特色、區劃與管理)、保護區總體評價(自然環境與資源評價、管理水平評價、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等。本書是有關鄂西北地域的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的**部系統性專著。
本書可供林業工作者及有關研究人員、自然保護區管理人員、環境保護工作者以及大中專學校的從事生物林學專業的有關人員閱讀參考。
湖北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研究 目錄
前言
1 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綜述
1.1 自然地理環境
1.2 脊椎動物資源
1.3 維管植物資源
1.4 經濟社會發展
1.5 保護區綜合評價
2 漳河源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
2.1 地質地貌
2.2 氣候環境
2.3 水文
2.4 土壤
3 漳河源自然保護區脊椎動物資源
3.1 調查概述
3.2 哺乳類
3.3 鳥類
3.4 爬行類
3.5 兩棲類
3.6 魚類
4 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維管植物資源
4.1 種子植物區系
4.2 自然植被
4.3 國家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4.4 資源植物
5 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的經營管理
5.1 歷史沿革
5.2 社會經濟狀況
5.3 旅游資源特色
5.4 自然保護區區劃與管理
6 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綜合評價
6.1 保護區自然環境與資源評價
6.2 保護區管理水平評價
6.3 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
參考文獻
附錄1 漳河源自然保護區脊椎動物名錄
附錄2 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維管植物名錄
附錄3 OVERVIEW oF ZHANGHEYUAN NATIJRE RESERVE
湖北漳河源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研究 節選
2 漳河源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
2.1 地質地貌
2.1.1 地質歷史演變
漳河源自然保護區地處揚子板塊的中西部地帶,在38億年漫長的地質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多次頻繁的海陸變遷,而且在遠古地質時代的絕大部分時期處于古海洋環境中。盡管在這期間曾有過多次短暫的地殼抬升,但是很快又下降被海水所淹沒。直到距今2億年左右,發生了著名的、影響深遠的“印支運動”以后,本區才逐漸海退,抬升為陸地,出現河流、湖泊環境。后來,在距今1億年前,在中國東部地區發生了多次的“燕山運動”,使本區的大型湖泊逐漸萎縮,變成了小型的湖泊和河流。*近一個時期(百萬年前后),又發生了喜馬拉雅運動,保護區所在的南漳地區產生顯著的地殼差異升降,從而逐漸形成如今的山地、丘陵和峽谷等地貌。
從漳河源自然保護區出露*古老的震旦系地層來看,下部主要是冰川沉積的冰漬巖,上部為白云巖和炭質、硅質頁巖。保護區在距今6億年至4億年的地層下部是黑色頁巖層,上部為碳酸鹽巖。巖石顏色為灰白色。奧陶紀時本區是華南開闊淺海的一個局部,該淺海古地理環境中生活著大量的古代海洋生物,*為典型的是“中國震旦角石”的游泳生物。志留紀時逐漸海退,地殼抬升,陸地的砂子、黏土等成分帶到海里,因為延續時問較長,形成巨厚的大套黃綠色、灰色的砂巖、砂頁巖層。在距今2.3億年至2億年問的三疊紀,保護區區域又是一片海洋,形成大套的碳酸鹽巖。由于受到早期印支運動的影響,保護區所在區域由深水環境逐漸變成周邊不太暢通的極淺的淺海環境。在早三疊世后期,海洋里生活著一些爬行動物,主要有南漳龍和南漳湖北鱷。這套巖石在保護區乃至南漳縣內廣泛分布,形成喀斯特地貌。直到距今2千萬年左右,本區發生喜馬拉雅運動,在保護區所在的南漳地區主要表現在造山運動,南漳境內的山脈基本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南漳在這時形成斷層、褶皺,有名的南漳一荊門大斷裂,使南漳縣城以東廣大地區下沉而成為平原和低緩丘陵,保護區所在的西部則成為山地。這條大斷裂也是我國地勢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分界線。
……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