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239901
- 條形碼:9787111239901 ; 978-7-111-23990-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本書特色
本教程緊密結合電氣信息類的專業特點,圍繞微型計算機原理和應用主題,以Intel x86CPU為主線,并充分結合當前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系統地介紹了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基本組成、體系結構和工作模式,Intel x86 CPU的指令系統、匯編語言及程序設計方法和技巧,存儲器的組成和I/O接口擴展方法,微機的中斷結構、工作過程和8259A的編程與應用,DMA控制器的工作過程和8237的編程結構等內容,從而使學生能較清楚地了解微機的結構與工作流程,建立起系統的概念。 本教材對匯編指令講解詳細,并配有許多實例。接口部分增加了對8259A控制字部分的介紹,便于學生從總體上理解中斷編程,同時也給出了具體實例}便于學生學習。另外,本書還簡單介紹了計算機新技術,例如雙核芯片原理等,使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的計算機知識。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以80x86系列微處理器和32位匯編語言為基礎,并充分結合計算機軟硬件的發展,介紹了微型計算機的運算基礎,微機系統的基本結構、原理及其接口技術。全書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32位匯編語言指令系統及其程序設計:接口技術和常用接口芯片,包括8255A、8251、8253/8254、8237、D/A和A/D轉換芯片的端口地址、控制字、狀態字、工作方式、初始化編程及應用編程;人機交互接口原理及其A/D和D/A的接口原理及其應用。本書實例豐富、突出應用。文字敘述上深入淺出、循序漸進,避免了基礎內容和較深內容之間跨度過大,較好地解決了它們之間的銜接和過渡。每章均配有經過精心篩選的習題與思考題,其中大多數參考了近年來國內一些重點院校的考研試題題型,頗具啟發性。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氣信息類專業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有一定實踐經驗的硬件開發人員的參考書和作為繼續教育的教材。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目錄
前言
第1章 微型計算機運算基礎
1.1 二進制數和十六進制數
1.2 二、八、十六進制數轉換到十進制
1.3 數的表示方法
1.3.1 機器數的原碼
1.3.2 機器數的反碼
1.3.3 機器數的補碼
1.3.4 數的浮點表示法
1.4 無符號數
1.5 進位和溢出
1.6 字符
1.7 本章小結
1.8 習題和思考題
第2章 80x86微型計算機系統
2.1 計算機硬件系統
2.1.1 中央處理器
2.1.2 80x86微處理器結構
2.1.3 80486的工作模式
2.1.4 80486的外部引腳介紹
2.1.5 存儲器
2.1.6 輸入設備
2.1.7 輸出設備
2.2 計算機軟件系統
2.3 微型計算機的總線結構
2.3.1 內部總線
2.3.2 系統總線
2.3.3 外部總線
2.4 當前微型計算機所使用的先進技術
2.4.1 Cache技術
2.4.2 流水線技術
2.4.3 VM技術
2.4.4 RISC技術
2.4.5 多內核技術
2.5 本章小結
2.6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80x86指令系統
3.1 80x86微處理器的指令格式
3.1.1 80x86微處理器的指令編碼格式
3.1.2 80x86微處理器的指令書寫格式
3.2 80x86的尋址方式
3.2.1 非存儲器操作尋址
3.2.2 存儲器操作尋址
3.3 80x86微處理器的指令系統
3.3.1 數據傳送指令
3.3.2 算術運算指令
3.3.3 轉移和調用指令
3.3.4 邏輯運算和移位指令
3.3.5 串操作指令
3.3.6 處理機控制指令
3.3.7 高級語言指令
3.4 DOS系統功能調用與BIOS功能調用
3.4.1 DOS系統功能調用
3.4.2 BIOS功能調用
3.4.3 文本方式BIOS屏顯功能調用
3.5 本章小結
3.6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宏匯編語言
4.1 匯編語句格式
4.2 偽指令
4.2.1 常量、變量及其定義偽指令、運算符和表達式
4.2.2 匯編語言源程序的基本結構偽指令
4.2.3 過程定義偽指令
4.2.4 宏指令
4.2.5 條件匯編偽指令
4.2.6 其他偽指令
4.3 本章小結
4.4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5.1 匯編語言源程序設計的步驟
5.2 順序程序設計
5.3 分支程序設計
5.3.1 簡單分支
5.3.2 復合分支
5.3.3 多分支
5.4 循環程序設計
5.5 子程序設計
5.6 匯編語言與高級語言的編程接口
5.6.1 有關名字的約定
5.6.2 有關近調用或遠調用的約定
5.6.3 有關寄存器保存的約定
5.6.4 有關參數傳遞的約定
5.6.5 有關局部變量的約定
5.6.6 有關過程結束處理的約定
5.7 本章小結
5.8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 接口技術
6.1 接口技術概述
6.1.1 接口的主要功能
6.1.2 接口的典型結構
6.2 I/0端口的編址
6.2.1 存儲器統一編址
6.2.2 獨立I/O編址
6.3 I/O指令的兩種尋址方式
6.3.1 直接端口尋址
6.3.2 DX間接端口尋址
6.4 端口地址譯碼技術
6.4.1 端口地址的產生
6.4.2 三態緩沖和鎖存
6.4.3 CPU對外設的選擇
6.4.4 FPGA器件及其在I/O地址譯碼中的應用
6.5 CPU與I/O設備間的數據傳送方式
6.5.1 無條件傳送方式
6.5.2 程序查詢傳送方式
6.5.3 中斷傳送方式
6.5.4 DMA傳送方式
6.6 本章小結
6.7 習題與思考題
第7章 中斷技術
7.1 中斷技術概述
7.1.1 中斷的提出
7.1.2 中斷源和中斷優先權
7.1.3 中斷分類
7.2 80x86 CPU的異常處理功能
7.2.1 異常的三個層次
7.2.2 80x86 CPtJ的異常類型
7.3 保護虛擬地址方式下的中斷管理
7.3.1 中斷描述符表IDT
7.3.2 中斷門和陷阱門的轉移功能
7.4 可編程中斷控制器8259A
7.4.1 8259A的內部結構和端口地址
7.4.2 8259A對中斷的管理
7.4.3 8259A的命令字和編程
7.4.4 中斷應用實例
7.5 本章小結
7.6 習題與思考題
第8章 常用I/0接口芯片
8.1 可編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8.1.1 內部結構和外部特性
8.1.2 8255A的編程命令
8.1.3 8255A的工作方式及其應用
8.2 可編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lA
8.2.1 串行通信基礎
8.2.2 串行接口標準RS.232C
8.2.3 8251A的內部結構和引腳功能
8.2.4 8251A的命令字和狀態字
8.2.5 初始化編程和應用
8.3 可編程定時/計數器8253/8254
8.3.1 8253的內部結構和引腳功能
8.3.2 8253的工作方式及應用
8.4 DMA控制器8237A
8.4.1 8237A內部寄存器和引腳功能
8.4.2 8237A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時序
8.4.3 8237A的初始化編程
8.5 本章小結
8.6 習題與思考題
第9章 人機交互設備接口技術
9.1 鍵盤的分類
9.2 鍵盤的工作原理
9.3 PC系列機的鍵盤
9.3.1 PC系列機鍵盤工作原理
9.3.2 PC/XT機與鍵盤的接口
9.3.3 PC/AT機與鍵盤的接口
9.4 鼠標器
9.4.1 鼠標器的分類
9.4.2 鼠標器的工作原理
9.4.3 鼠標器與主機的連接
9.5 顯示器接口技術
9.5.1 ILED顯示器接口技術
9.5.2 CRT顯示器接口技術
9.5.3 LCD顯示器接口技術
9.6 本章小結
9.7 習題與思考題
第10章 A/D與D/A轉換器接口
10.1 D/A轉換器接口技術
10.1.1 D/A轉換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10.1.2 D/A轉換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0.1.3 8位.D/A轉換器接口設計
10.1.4 12位D/A轉換器接口設計
10.2 A/D轉換器接口技術
10.2.1 A/D轉換的工作過程
10.2.2 并行比較型A/D轉換器
10.2.3 雙積分式WD轉換器
10.2.4 A/D轉換器接口的主要性能指標
10.2.5 8位A/D轉換器接口設計
10.2.6 12位A/D轉換器接口設計
10.3 本章小結
10.4 習題與思考題
附錄
常用邏輯符號對照表
參考文獻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節選
第1章 微型計算機運算基礎
微型計算機自從20世紀70年代登上歷史舞臺,已成為當今計算機發展的一個主流方向。隨著微型計算機的目益普及,其應用已深入到各行各業,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成為信息時代的主要標志之一。
1.1 二進制數和十六進制數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的是十進制數(用D或d表示,可省略)。計算機中采用的數制是二進制(用B或b表示),這是因為用電子器件表示兩種狀態比較容易實現,而且也便于存儲和運算。又由于二進制數書寫格式冗長,不便于閱讀,所以程序設計中又常常使用十六進制數(用H或h表示)、八進制數(用O或O表示)、二一十進制數等。
1.十進制數
十進制數的特點是:每一位有0~9十種數碼,基數為10,高位權是低位權的10倍,加減運算的法則為“逢十進一,借一當十”。
2.二進制數
由于計算機是一個開關部件,因此在計算機內部所有信息都以二進制數形式出現。二進制數的特點是:只有兩個不同的數字,即0和1,因此基數為2,高位權是低位權的2倍,加減運算的法則為“逢二進一,借一當二:”。
3.八進制數
八進制數其實是二進制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即把3位二進制數作為一組,每一組用等值的八進制數(實際上是十進制數中的0~7)來表示。八進制數的特點是:每一位有0~7這8種數碼,因此基數為8,高位權是低位權的8倍,加減運算的法則為“逢八進一,借一當八”。
4.十六進制數
十六進制數是二進制數的另一種書寫格式,即把4位二進制數為一組。十六進制數的特點是:每一位有O~9和A~F這16種數碼,因此基數為16,高位權是低位權的16倍,加減運算的法則為“逢十六進一,借一當十六”。
……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