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鏢人1-10(共10冊)
-
>
一人之下(1、2兩冊)
-
>
蟲與歌
-
>
(精)雪山、青春與我-八品
-
>
(精) 薊與玫瑰(共2冊)
-
>
天空之城/(日)宮崎駿原作
-
>
瑪法達的世界(全十冊)
水滸傳-中國古典名著(全二冊)(彩繪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5608931
- 條形碼:9787505608931 ; 978-7-5056-0893-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滸傳-中國古典名著(全二冊)(彩繪版) 本書特色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xué)名著之一,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古典長篇白話小說之一。全書以宋江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為主要題材,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中國古代人民反抗壓迫、英勇斗爭的悲壯畫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dāng)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xiàn)實,成功地塑造了魯智深、李逵、武松、林沖、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
水滸傳-中國古典名著(全二冊)(彩繪版) 內(nèi)容簡介
《水滸傳(彩繪版)(上下)》是彩繪版,完整的《水滸傳》有120回,前70回主要寫一百零八將上梁山的故事,后50回主要寫梁山好漢受朝廷招安,遠征方臘、遼、王慶、田虎等,*后死去十分之七的故事。《水滸傳》故事則只寫到前70回,中間略有刪節(jié),一一介紹了各好漢上梁山的緣由和經(jīng)過,*后以“一百零八將排座次”為大結(jié)局。在小說一開篇,108個好漢就以“天罡地煞”的身份降臨到了人間,這意在表明小說人物的虛構(gòu)性,但更是為了指出這些好漢是不同凡響的“天外來客”。可是這些非凡之人卻一個也沒有被朝廷重用,他們*終殊途同歸,萬河入海,全部上了梁山。比如,楊志、呼延灼、花榮等本是將門之后,并有報國效忠之心,卻未能得到朝廷重用,一有差錯就遭到奸臣的排擠;宋江、林沖、秦明等雖出身不算高貴:但也想“各在其位,各盡其責(zé)”,卻也不能如愿以償,被迫成了“反賊”;即使有免罪金牌的柴進,也遭人陷害,差點被折磨至死。面對如此腐敗彌漫、人才壓抑的社會,也難怪魯智深、武松等俠氣十足的好漢會大打出手,殺起人來全無半點寬容之意。結(jié)果,《水滸傳》給我們呈現(xiàn)出了一個極其富有反差性的畫面:一面是才智英勇的好漢們上山當(dāng)了寨主;另一面是吃喝玩樂的徽宗、結(jié)黨營私的蔡京和街頭小混變鳳凰的高俅在欺壓忠良、魚肉百姓。這一幅幅鬧劇般的畫面訴說著一個無奈可悲的現(xiàn)實:蠢才當(dāng)權(quán),人才當(dāng)賊。總之,好漢們不管是想封侯拜相,還是想恪盡職守,都沒能達成,甚至連當(dāng)個良民也成了奢求。雖說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可結(jié)果卻是人才都成了反賊,演義出“梁山泊群英排座次”的壯觀場面。對此,金圣嘆在手批《水滸傳》時不得不感嘆道:“嗟乎!才調(diào),皆朝廷之才調(diào)也。氣力,皆疆場之氣力也。必不得已而盡入于水泊,是誰之過也。”
水滸傳-中國古典名著(全二冊)(彩繪版) 目錄
水滸傳-中國古典名著(全二冊)(彩繪版) 節(jié)選
好漢:酒、肉、刀
初看起來,“好漢”和“英雄”是同義詞,但細究起來,卻有著非常關(guān)鍵的差別:“英雄”
是對歷史重大事件和進程有明顯影響的人,他們的人生追求是建功立業(yè)和封侯拜相;“好
漢”是帶著俠義精神的江湖中人,他們的人生追求主要是順情尚真,活出一個坦蕩的自我。
正是源于這一差別,“英雄”成了描述《三國演義》中劉備、孫權(quán)等人*貼切的詞語;
而《水滸傳》中的宋江、武松等人則更符合“好漢”的定義。說到“好漢”,我們可以圍繞“酒、
肉、刀”三個字展開。
《水滸傳》中,“酒”出現(xiàn)了1917次,是好漢們必不可少的生活品。不管是男是女,是老
是少,都有著非凡的酒量。具體來說,“酒”的功能主要有三:其一,使好漢們更加率性。
李逵只要一喝多,就會念叨著把姓趙的皇帝老兒給拉下龍椅。其二,使好漢們相交相識。
林沖和魯智深、武松和張青夫婦、宋江和李逵等,都是在酒店中結(jié)成了肝膽相照的兄弟。
其三,可以壯膽,使好漢們更加充滿陽剛之氣。武松的景陽岡打虎和醉打蔣門神,部分靠
的就是“酒”給與的“膽魄”和“力量”。
至于“肉”,在《水滸傳》中出現(xiàn)了368次,和“酒”共現(xiàn)就有73次。對好漢們來說,“肉”
是*美的食物,必須大口大口地吃。即使是當(dāng)了和尚的魯智深,也舍不得順從肉戒。
“刀”在《水滸傳》中出現(xiàn)了1055次。刀一般單刃厚背,便于置人于死地。對好漢們來
說,“刀”更適合自己的口味,因為他們追求的是快意恩仇的痛快感覺。所以,“刀”象征著
一種超越常規(guī)的終極制裁——對于“惡”的勢力,則以暴制暴,斬盡殺絕。
總之,“酒、肉、刀”是好漢們的身份證,呈現(xiàn)出“率性而又毫無節(jié)制”、“豪放而又略顯
粗魯”、“兇悍而又過于暴力”的特點。
武松打虎
宋江逃走后,閻婆受了張文遠的唆使,就到了衙門告狀。知縣
雖和宋江素有交情,但見張文遠取來了宋江殺人的各種證據(jù),也
沒辦法,只好叫朱仝和雷橫帶人到宋家莊抓人。朱仝也是宋江的
知心好友,暗地里故意放走了宋江,并指點他去投靠柴進。于是,
宋江就奔到了滄州柴進府。
柴進見是“及時雨”宋江,就擺下酒席熱情招待他。宋江連飲
數(shù)杯后,推說要去解手。解完手后,宋江帶著八分醉意,在走廊上
溜達起來,想趁機賴了那杯酒。走著走著,突然一腳踩到了火柴,
只見炭火四濺,全撲在了一個大漢的臉上。那大漢嚇了一跳,“嗖”
地站了起來,一把揪住宋江的胸口,大喝道:“老子身染瘧疾,怕
冷才在此點火取暖。你是什么鳥人,竟敢耍大爺!”說完伸手就想
打宋江。
正在這時,柴進趕到了這里,大叫道:“手下留情!這是宋押
司。”那漢子聽說是“及時雨”宋江,便連忙下跪道歉。柴進指著那
漢子對宋江道:“這位就是清河縣的武松,排行第二。他在這兒已
經(jīng)一年了。”宋江喜道:“原來是武二郎,果然儀表堂堂。”
于是,三人一起到了后堂。席間,宋江問道:“二郎因何到
此?”武松答道:“小弟在清河縣時,因酒醉打了個人,以為打死
了,就逃到柴大官人這里避難。現(xiàn)在剛打聽到那人原來沒有死,就
想等病好了回去看看我哥哥。剛才被哥哥這么一嚇,出了一身冷
汗,反倒把病給嚇沒了。”
過了三五天,武松的病完全好了,就告別了宋江和柴進,帶著
根哨棒獨自回清河縣去了。這天晌午,他到了陽谷縣,望見景陽岡
下面有一家酒店,門口挑著一面招旗,上面寫著:“三碗不過岡。”
武松剛好也有些餓了,就走進去要了三碗酒和二三斤熟牛肉。
喝完后,武松便敲著桌子,大叫道:“主人家,快給我倒酒。”店主
人道:“客官,我這店*多只能喝三碗。這酒叫‘三碗不過岡’,后
勁很足,一般客人只喝三碗,就會醉得過不了前面的山岡。”武松
笑道:“那我為何喝了三碗,還不醉呢?”店主人道:“這酒初人
口時醇濃好喝,稍過片刻酒勁一上來,你就會倒的。”武松道:“胡
說!快給我再倒三碗。”店主人拗不過武松,就又倒了三碗。武松
邊喝邊夸道:“真的是好酒!我喝一碗就付一碗的酒錢,你只顧倒
酒就是。”
沒過多久,三碗酒又喝光了,店主人拗不過武松,就又給武松
連續(xù)倒了兩次三碗。武松一下子就又都喝完了。店主說道:“客官,
只剩五六碗了!你不能再喝了。”武松見店主人不肯倒,就有些焦
躁了,喝道:“快倒,不然惹火了老爺,把你這店給掀了!”店主
人沒辦法,只好又給武松倒了六碗。
就這樣,武松前后共喝了十八大碗,笑道:“什么‘三碗不
過岡’,我喝了十八碗都不醉。”說罷便走出了酒店。酒家連忙趕
出來,叫道:“客官,你現(xiàn)在不能過岡。岡上有只大老虎,已經(jīng)有
二三十條大漢因此喪了命。官府有榜文,規(guī)定客人只準在巳、午、
未三個時辰過岡。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未末申初,你還是在本店住一夜再
上路吧。”武松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氏,這景陽岡少說也
走過一二十次了,哪兒來什么老虎?你是不是想讓我住店,好半
夜謀我財害我命?”
水滸傳-中國古典名著(全二冊)(彩繪版) 作者簡介
p>作者簡介
關(guān)于《水滸傳》的作者,可謂是眾說紛紜。概括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三說:(1)累世成
書說;(2)文人獨創(chuàng)說;(3)文人改編說。根據(jù)《水滸傳》本身來看,我們認為《水滸傳》的
確是成于眾人之手,因為故事框架和基本情節(jié)不僅零散,而且相互之間缺乏聯(lián)系性和統(tǒng)一
性。后來經(jīng)由文人系串,才成為語言風(fēng)格大體一致、情節(jié)內(nèi)容呼應(yīng)統(tǒng)一的優(yōu)秀小說。
水滸的許多故事可以在《宣和遺事》中找到類似的敘述。這些故事植根于民間,經(jīng)過
生動地傳說演變,再經(jīng)過流行一時的說書人、唱戲人的口頭評說,很快就成了家喻戶曉的
故事。大概到了元末明初,這些故事經(jīng)過了施耐庵和羅貫中的整理改編,最終成為了《水
滸傳》。由于施、羅二人在改編中有比較大的貢獻,所以一般把他們看成是《水滸傳》的作
者。至于他們倆是怎么合作成書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從考證。有的說是施作羅續(xù),有的說是施
作羅改,還有的說是羅作施改。總之,這一問題還沒有定論,但目前只有施、羅二人是《水
滸傳》有資可查的作者。
施耐庵原名耳,又名子安,祖籍蘇州,后來才遷居到了蘇北興化白駒鎮(zhèn)。他才華出眾,
曾在元至順年間考中進士,在錢塘(今浙江杭州)做過兩年官。因為官場黑暗,施耐庵不愿
同流合污,也不愿對權(quán)貴阿諛奉承,所以很快就棄官回鄉(xiāng)了。傳說他曾參加過張士誠的起
義軍,在張士誠失敗后,逃回了興化,隱居著書。《水滸傳》則是他創(chuàng)作中的最大成果。
羅貫中,一名羅本,山西太原人,是施耐庵的學(xué)生。他大約在1345年~1355年間來到
杭州,并結(jié)識了施耐庵。后來在1360年~1363年間,曾到張士誠幕下作客,因未被重用,
很快就離開了起義軍。大約在1366年,羅貫中在杭州開始寫《三國志通俗演義》。1370年
(明太祖洪武三年),施耐庵在興化逝世。為了紀念老師,羅貫中開始加工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jīng)
- >
史學(xué)評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xué)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