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納稅信用體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69753
- 條形碼:9787010069753 ; 978-7-01-006975-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納稅信用體系研究 內容簡介
建立納稅人激勵機制,培養納稅人稅收遵從意識,優化稅收環境,對減少稅收流失,促進依法納稅,提高征管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稅收管理中,激勵問題變為稅務機關怎樣才能使納稅人在達到自身利益*大化的同時,實現稅收管理的目標。更進一步講,就是稅務機關如何使納稅人從自身利益*大化出發,自愿或不得不選擇與稅收管理目標相一致的行動。為實現這一激勵目標,需要正激勵和負激勵兩種手段并用。正激勵是指采取積極的或正面的選擇性刺激,如“稅收定期減免”、“稅收返還”等。負激勵即指建立一套嚴密的征管機制,其中*重要的是建立懲罰約束機制,以使納稅人違反稅法的成本大于遵從稅法的付出,從而促使納稅人依法納稅,減少偷逃稅款的行為,抑制稅收流失,提高征管效率。納稅人激勵機制的研究是運用委托代理理論和博弈論來研究非對稱信息下如何建立激勵相容約束機制,以保證納稅人遵從稅法,減少稅收流失。稅收博弈作為一種非對稱信息博弈,在制度設計上,一方面要滿足個人的“激勵相容約束”,建立有效的納稅人信用搜尋機制;另一方面要有強有力的實施機制,使納稅中的違約成本高于違約收益。從而促使納稅人依法誠實納稅,同時營造符合激勵機制要求的社會環境,增強服務觀念,切實保障納稅人權利,激勵納稅人依法納稅。
本書是關于研究“納稅信用體系”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問題的提出及選題的意義、國外納稅信用體系的比較研究、納稅信用的理論基礎及信用缺失原因、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的標準和方法、納稅信用激勵機制研究、納稅評估研究等內容。
納稅信用體系研究 目錄
**章 導論
**節 問題的提出及選題的意義
第二節 研究現狀
第三節 基本概念的界定與闡述
第四節 研究的創新點、重點、難點及不足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篇章結構
第二章 信用問題研究
**節 信用的性質和經濟功能
第二節 交易主體、交易環境與信用的經濟學分析
第三節 交易、契約與信用
第三章 國外納稅信用體系的比較研究
**節 美國的納稅信用體系
第二節 新加坡的納稅信用體系
第三節 英國的納稅信用體系
第四節 日本的納稅信用體系
第五節 國外納稅信用體系的經驗借鑒
第四章 納稅信用的理論基礎及信用缺失原因
**節 納稅信用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我國納稅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第三節 提高我國納稅信用水平的對策研究
第五章 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系統的研究
**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二節 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的重要意義
第三節 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的標準和方法
第四節 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系統設計
第六章 納稅評估研究
**節 研究背景及現狀
第二節 納稅評估的方法
第七章 透視稅收遵從意識的培養
**節 稅收遵從意識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稅收遵從意識的心理學、社會學理論分析
第三節 影響納稅人稅收遵從意識的因素
第四節 提高納稅人的稅收遵從意識水平
第八章 納稅信用激勵機制研究
**節 激勵機制及其必要性
第二節 納稅信用激勵機制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偷稅行為的原因探究
第四節 納稅信用激勵機制模型的建立及對策研究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納稅信用體系研究 節選
**章 導論
**節 問題的提出及選題的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早在1999年,國家稅務總局就開始進行稅收信用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特別是2001年5月新《稅收征收管理法》頒布實施之后,根據其立法精神,總局醞釀了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在起草上報由國務院通過實施的《征管法實施細則》中作了明確規定,并隨即在部分地區進行了試點。2003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頒布《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正式拉開了納稅信用體系建設的大幕。全國各地按照總局的統一部署,統一內容、標準、方法和程序,積極開展了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在評定過程中,建立了國、地稅局之間的工作聯系制度,實行國稅局、地稅局共同評定,對擬評A級納稅人實施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并對評定結果予以公告或查詢。同時,對信用等級實施動態管理,原則上兩個年度評定一次。評定注重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納稅人對稅務機關做出的納稅信用等級評定有異議的,除可申訴外,還可依法申請稅務行政復議。截至2006年,全國稅務系統共評定出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59211戶,8級165.5萬戶。納稅信用等級管理的實施,有力推動了納稅信用體系建設,提高稅法遵從度和稅收征管效率,對塑造依法誠信納稅的良好社會氛圍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稅收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有稅收法律體系的約束,也要有稅收信用這一道德基礎。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中,由于相關法制跟不上形勢的發展需要,導致納稅人長期拖欠稅款、偷稅騙稅等失信現象比較突出。納稅信用是建立在稅收法律關系中,表現和反映征納雙方相互之間信任程度的標的,是由規矩、誠實、合作的征納行為組成的一種稅收道德規范。納稅信用在一個行為規范、誠實而合作的稅收征納群體中產生,它既促進稅收征納雙方共同遵守規則,改善征納關系,也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征管主體成員的素質,在相互信任中轉化成合作關系。
可見,納稅信用是稅收信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納稅人是否主動、自覺按照稅法規定履行納稅義務。近年來,在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稅收信用問題較多,其中納稅信用問題尤為突出,企業故意偷逃、拖欠稅款,個人隱瞞收入、不自覺進行納稅申報的失信現象突出。納稅信用體系不完善,給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工作帶來了很大不便,大大增加了征稅成本,影響了國家財政收入,進而影響了國家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這一趨勢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推進日益明顯。產生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在于納稅信用體系的層次結構及其作用的吻合度很低。
……
納稅信用體系研究 作者簡介
陳新,1967年生,漢族,云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云南師范大學財政與稅收研究所所長、副教授。曾獲“全國稅務系統優秀教師”、“云南師范大學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稱號。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財政和稅收,發表論文40余篇。獲得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云南省教育科學項目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獎勵。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