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欲望的旗幟 版權信息
- ISBN:7537822646
- 條形碼:9787537822640 ; 978-7-5378-2264-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欲望的旗幟 內容簡介
小說圍繞九十年代初期上海即將召開的一次學術會議而展開。會議執行主席賈蘭坡教授突然神秘自殺,緊接著發生了一系列離奇的事件宋子衿瘋狂、會議贊助商被捕……而曾山與張末的愛情更是讓人費解:他們一方面深陷于欲望編織的囚籠之中,另一方面則試圖沖破它的束縛,復活古老的愛情詩意,尋找自身生命殘剩的一點點真實感。正是這一點“真實感”。使他們的心靈靠得如此之近;同時也因為這種,“真實感”的脆弱和“奢侈”,他們又一次次地遠離。“猶疑”是他們生存的*基本的輪廓,欲望的旗幟升起來了;沒有安慰,沒有援手,沒有歸宿,沒有和解,剩下的只是一個迷惘的信念:活在真實之中……小說描述了社會整體性價值倫理崩坍之后,困擾著人們的種種欲望以及這欲望的變體……
欲望的旗幟欲望的旗幟 前言
對號入座的尷尬
格非
《欲望的旗幟》寫于五年前。我沒有重讀自已作品的習慣,尤其是長篇小說,因此現在來寫這篇序言,感覺上不免有幾分隔膜。不過,當初促使我寫作這部小說的動機與情感卻依然鮮活。五年來,中國社會的變化既含蓄又劇烈,所謂的知識分子群落亦已今非昔比,冷靜地思考這種變化的實質,幾乎讓人恍若隔代,不知今日何日了。
盡管很多學者和批評家將這部作品歸入社會問題小說一類,然而在我看來,它不過是一部愛情小說而已。曾山和張末雖是虛構的人物,我毫不掩飾對他們的喜愛。我不能想像,歲月的重負與荒誕是否已經將他們壓垮,褪盡他們身上僅存的一點真實感、以及略帶痛楚的敏銳,但我知道,假如他們守住了那份真實,也許會在宿命的泥淖中陷得更深。
關于小說本身,我沒有多余的話要說了,但有一件事,我必須(或應該)在此作一個簡單的說明。
小說中有一個人物,是曾山的導師。我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徐蘭坡。小說寫完后,有一次與我系的詹郢鑫教授閑聊,詹教授一聽“徐蘭坡”這個名字,當即面露吃驚之色。他說實際生活中有“徐蘭坡”這個人,而且他就是我系的退休教師。我決定把這個名字改掉。改來改去,就改成了“賈蘭坡”。小說出版后,就有朋友向我指出,現實生活中的賈蘭坡是大名鼎鼎的考古人類學家,現供職于中國科學院,真是尷尬人難免尷尬事,我雖然為無意間“冒犯”了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而心中不安,但亦根本沒有想到此事會惹出那么大的麻煩。先有各種媒體一哄而上,競相炒作,后有中國科學院的官方文書來我校調查“事實真相”,一時間山而欲來,指責我無知、不學、竟然混入“大學教師”隊伍的人紛紛出籠,那些與我素不相識的名人聞人,或者自稱是我朋友的人,都在煽陰風、點鬼火,恨不得賈家立刻與我打官司,判我幾年勞教才舒心。我那不識字的母親從老家聽得傳聞,競連夜趕來上海,弄得我哭笑不得。我雖無知,但卻決不無畏,何況人心、流言,寒光逼人。但那些指責我無知的人竟然將一個更大的常識置之不顧,那就是小說是虛構作品。倘若一有重名便赴公堂,任何作家都立刻會成為被告,據說曾山、張末現實生話亦有其人,若他們也和我打起官司來,那又如何是好?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賈蘭坡先生一家,在事情的過程中始終表現得極為克制、大度,他們并沒有為謠言所惑。賈或彰先生給我寫來一封長信,除了了解些必要情況之外,他還在信中熱情鼓勵我不斷進取,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作品,讓我感覺到人世間仍有大信存焉。現在,在這部小說重版之際,我愿意再次為驚動賈蘭坡先生和他的家人而表示歉意,并作如下聲明:小說中的人物都是虛構的,若有重名,切勿對號入座。
欲望的旗幟 目錄
自序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尾聲
附錄1:*后一個浪漫時代/謝有順
附錄2:《欲望的旗幟》:反諷與對話/沈嘉福
欲望的旗幟 節選
她來到了大街上。夜已經很深了,但天色依然顯得很亮堂。灰蒙蒙的街燈襯照著天空中杏黃色的浮云,樹木上覆滿了塵土。涼風挾帶著魚腥和枯葉的氣息吹到她的臉上,令人想起殘秋將盡。
她獨自沿著環城馬路朝前走,沒有遇到一個人。在一條幽深、潮濕的弄堂里,一只小狗追逐著鐵皮罐頭,傳來叮叮當當的聲響。街道兩側的飯館、銀行、店鋪以及居民樓都浸沒在一片昏黃的光影之中。只有在很遠的地方,建筑工地的打樁機發出單調的轟鳴聲。伴隨著一絲不很真切的人語,給這個空寂的夜晚增添了一份嘈雜。
張末來到了蘇州河邊。一輛火車正從那兒經過。火車開得很慢,像是正在進站。車廂里燈火通明,一個抽著煙斗的老頭正從行李架上往下取箱子。兩個女人將頭探向窗外,一邊嗑著瓜子,一邊在交談著什么。緩緩行駛中的火車猶如一條閃爍不定的光帶,將鐵路橋下污濁的河水照亮了。
火車開過之后,張末發現橋上站著一個人。他戴著一頂氈帽,斜靠在橋欄上,注視著河中停泊的船只。
在上帝的眼中,沒有什么事物是無緣無故的。這個戴著氈帽、深夜不歸的男人不會無緣無故地站在橋上,正如此刻的張末不會一個人無緣無故地在大街上晃悠。
她來到他的身邊,他們很快就像一對熟識的朋友一樣聊了起來,仿佛張末所要尋找的就是他,而后者則在那里恭候著她的到來。
他對張末說,一個女人在深夜的大街上溜達,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尤其是像你這樣的漂亮女人……”
張末回答說,危險對她來說正是求之不得,因為她與寢室里的同學打了一個賭。
“我說的并不是這個意思,”男人說,“在夜深人靜的晚上,像你這樣一個女孩足以讓一位高尚的男子變成一名十惡不赦的歹徒。倘如不考慮個人的克制力,男人之間其實并無很大差別。”
“我與幾個同學打了賭,假如我能在今夜碰到一個陌生男人……”張末像背書似的向他介紹著這場游戲的來由。
“一場無聊的游戲,既冗長,又乏味。但你也不能說它沒有一點樂趣。”他說,將他的一只手搭在張末的肩上,“只是,我們并不能算是陌生人吧?”
“可是我并沒有見過你……”
“我想你大概是忘了。你仔細想想,在校河的下游,有一個鋸木廠,我每天都去那兒釣魚……”
張末很快就回憶起來,她與蘇辛去咖啡館閑聊,時常能看到一個戴著氈帽的中年人在對岸的鋸木廠邊垂釣。他總是朝她們這邊東張西望。
“我已經在這兒等了你很久了。”中年人從口袋里掏著一盒煙卷。在他劃亮火柴的一剎那,她看見他的臉上殘留著一絲冷笑。
“你怎么會知道我們的游戲?”
“既然大家都在玩……我們到對面的那個小樹林里去怎么樣?”他拽起她的一只胳膊,“不管怎么樣,我還是愿意幫助你,使你能夠贏得這場游戲。”
張末跟著他,下了橋,來到河邊的一處叢林里。草地上灑滿了露水。他們倆并肩坐在一棵樟樹下。張末感到自己有些喘不過氣來,她緊緊抱住自己光裸的雙臂。
中年人朝她微微一笑:“不要緊張。也請你不要誤會,因為這并非出于我的本意。”隨后,他撩起了她的裙子。
張末似乎覺得自己此刻正置身于冰涼的河水中,又像是在一部快速下降的電梯上,她的身體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沉下去,沉下去……
“我想撒尿。”張末突然抓住了他的手,對他說。
“這只不過是一個借口而已。”中年人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看起來,你已經后悔了。你借故出去撒尿,一會兒就跑得沒影了。不過,游戲自有它的規則,既然它已經開始,我們就沒有理由讓它中斷。
他嘿嘿地笑了一下。“快樂一旦來臨,就會超出你的想像……”
他輕輕地扯下她的長絲襪,將手放到她的大腿上,并順勢讓她躺倒在草地上。
“等一等。”張末再次制止了他。她說她身體下面有個什么東西硌得她腰疼。
她站起來,從地上撿起它,發現那是一枚塑料發夾。
她從床上醒了過來。
欲望的旗幟 作者簡介
格非,1964年生,江蘇省丹徒縣人。1981年考入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1985年畢業后留校任教。1997年師從錢谷融教授攻讀中國現代文學,獲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86年開始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格非文集》(三卷),長篇小說《欲望的旗幟》等。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