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天窗設計-藝術與技術(含光盤)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097289
- 條形碼:9787112097289 ; 978-7-112-09728-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窗設計-藝術與技術(含光盤) 內容簡介
天窗在建筑藝術上一直擁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從天窗進入室內的光線往往富有更多精神上的內涵。不僅如此,天窗改變了通常的空間圍合狀態,使頂部圍合產生了通透的效果。在天光照射下,天窗自身的形態、材料、色彩在天光下也易于成為空間中的視覺焦點。同時,天窗設計又是一個技術上比較復雜的課題,不但涉及到各種光學知識、節能技術,而且與建筑的結構、構造、材料技術往往也是密切相關的。
本書把關于天窗的藝術與技術問題從建筑師的角度進行研究與整合,圍繞建筑設計從構思到深入設計各階段所要解決的問題展開論述。這些論述主要回答了以下十個問題:
1. 天窗與建筑其他采光口相比具有什么藝術上和技術上的特點?
2. 在建筑方案設計階段如何人手設定天窗?
3. 從藝術和技術上考慮,如何確定天窗洞口的平面形狀和大?
4. 在天窗剖面設計中,有哪些藝術表現的機會,有哪些技術要求?
5. 天窗如何與屋頂結構構件配合?
6. 如何深化設計天窗中的窗框和支承結構?
7. 如何選擇透光材料?
8. 調節天窗的采光、隔熱效果有哪些方法,其中蘊含著哪些藝術表現機會?
9. 如何因勢利導地解決附屬設施如燈具和維護設施的安置問題?
10. 如何發掘天窗在建筑節能方面的潛力?
希望本書的研究對國內建筑師設計出優秀的建筑作品有一些啟發,也希望能對建筑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有一些幫助。
天窗設計-藝術與技術(含光盤) 目錄
**節 天窗的發展歷史
一、古埃及的天窗——神秘的空間氛圍
二、古希臘的天窗——雅典娜的無奈
三、古羅馬的天窗——不同凡響的萬神廟
四、拜占庭的天窗——飄浮的穹頂
五、西歐中世紀的天窗——飛升的尖券
六、文藝復興時期的天窗——已日臻完善
七、工業革命以來的天窗——自由而豐富的變化
第二節 天窗的運用
一、獨特的導光方式
二、內部空間的裝飾重點
三、建筑造型的外部變化
第三節 天窗設計的要求
一、視覺要求
二、節能要求
三、耐久性和維護要求
第二章 天窗設計的開始
**節 天窗平面位置的選擇
一、在大進深建筑中引入光線
二、起到指引作用或者突出精神中心
三、界定空間,增加空間層次
四、展現墻體特殊的造型、材質、肌理等
第二節 建筑設計與天窗的配合
一、利用退臺式造型為各層房間爭取頂部采光
二、將小房間圍繞大房間布置,間接采光
三、利用鏤空的樓板讓光線到達房間深處
四、改變走廊的位置和形式,增加兩側房間間接采光的機會
第三節 天窗和側窗的協調
一、天窗和大面積的側窗結合,形成外向型的室內空間
二、天窗和貼近地面的側窗結合,形成內向型的室內空間
三、天窗和高側窗結合,引入富有造型表現力的光線
四、間接采光的房間的側窗需要特殊的設計
第三章 天窗洞口的設計
**節 洞口形狀的選擇
一、點
二、線
三、面
第二節 窗洞口尺寸的控制
第三節 洞口形狀的細部處理
第四章 天窗剖面的設計
**節 窗傾角的確定
第二節 天窗壁和天窗頂棚的剖面形式
第三節 天窗井壁的剖面形式
第四節 從天窗窗下沿至水平工作面的距離
第五節 潛在的藝術表現機會
一、展現光線進入室內的過程
二、天窗井壁、天窗壁或隔板上的光影組合變化
三、利用明亮的光線形成裝飾風格強烈的圖案或造型
四、利用加高的天窗井壁拉大室內和外界的距離
第六節 多層結構天窗
第五章 天窗與屋頂結構構件的配合
**節 天窗洞口形狀與建筑結構形式的配合
一、充分利用現有結構的形式特點
二、主動對現有結構形式進行改造
第二節 天窗與屋頂結構構件的關系
一、凸現結構的天窗
二、結構為特殊形態的天窗服務
三、天窗協調、明確了結構間的幾何構成關系
四、對藝術表現力的進一步發掘——以梁和天窗的結合為例
第三節 透光材料的安裝框架設計
一、用安裝框架“編織”出特殊造型的采光頂
二、安裝框架構成美麗或特殊的“線條”圖案
三、安裝框架的*少化保證了建筑的純粹性
四、對安裝框架作進一步細部處理
第四節 采光天棚的結構設計
一、采光天棚常見的支承結構類型
二、采光天棚結構方案的選擇
三、支承結構的表面處理
第六章 透光材料的選擇
**節 透光材料的種類
第二節 在屋頂使用玻璃的規范要求
第三節 透光材料的選擇依據
一、可見光透射比
二、綜合傳熱系數和遮陽系數
三、對特殊成分的吸收和反射性能
四、透光材料的美學特性
第七章 調節采光、隔熱效果
**節 遮陽裝置的設計
一、遮陽百葉的使用和美學特點
二、遮陽幕的使用和美學特點
三、遮陽板的使用和美學特點
四、具有特殊藝術表現力的遮陽裝置
第二節 反光裝置的設計
一、反光裝置的表面處理
二、反光裝置的角度
第三節 空間界面的設計
一、利用空間界面的反射率,調控空間亮度
二、利用空間界面的色彩以及交接關系,調控光影效果
第四節 隔熱層的設計
第八章 附屬設施的合理解決
**節 人工照明燈具的形式和位置
一、燈具安裝位置隱蔽,只見光,不見光源
二、燈具可見,采取嵌入式或懸掛式
三、和其他附屬構件結合,形成特殊的藝術效果
第二節 空調等服務設施的布置
第三節 天窗的維護設施
第四節 天窗下懸掛的藝術品
第九章 節能方面的進一步考慮
**節 協助通風的設計策略
一、將天窗設置在負壓區有利于通風
二、在低層高密度建筑群中,天窗可以同時充當捕風器
第二節 天窗在覆土建筑中的應用
后記
附錄
參考文獻
天窗設計-藝術與技術(含光盤) 節選
**章 天窗概述
**節 天窗的發展歷史
在中國古建筑中,天窗并不多見,建筑的采光通常是借助直接面向院的側窗完成的。由建筑圍合而成的院在中國古建筑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利用各個院的空間尺度的對比變化形成不同的氣氛,是中國古代建筑布局的一大特色。建筑的立面通常向院開敞,木結構的應用使得建筑的側窗可以開得很大,側窗在引入充足光線的同時,也引入了院中的景色,這與中國儒學的提倡入世、與世間生活環境聯在一起的精神相符。從技術上講,層層疊疊的木屋頂結構給天窗的設置也帶來了困難,需要妥善解決防水等問題。中國大型古建筑多在梁架下設置天花、藻井作為建筑的裝飾,更妨礙了天窗在建筑中的使用。少數天窗只是散見在小式建筑中,如某些地區的民居中利用屋頂的亮瓦或小采光口引入光線,天窗的實用功能和在建筑藝術上的價值遠遠沒有得到發展。因此,天窗的發展歷史實際上主要是西方建筑天窗的發展史。
在西方建筑發展的各個時期,位于屋頂的天窗的形式、大小與當時的建筑結構技術密切相關,同時也促進了建筑結構技術的發展!坝惺芬詠恚^大多數的建筑結構方式,無非是如何造屋頂和如何支承屋頂。屋頂的跨度和它的支承方式,決定著它覆蓋下的空間的使用價值。每當建筑功能有新發展而要求更開闊的空間時,首先就同舊的屋頂和它的支承者的結構發生矛盾!备鼜V闊的室內空間也會對室內采光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太陽在古代建筑中一直是室內照明的主要光源,在建筑中設置窗是引入光線、照亮室內空間的主要方法,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設置位于屋頂的天窗成為解決大進深空間的采光問題的惟一途徑,于是,這就又為建筑的結構技術發展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人們不但要能用新型的結構覆蓋更廣闊的空間,還要能在這個結構上合理地開洞,以引入陽光,同時避免雨、雪等對建筑結構構件的侵蝕。
天窗的發展也帶動了建筑內部空間的發展。由于有了從天窗引入的光線,龐大建筑的內部空間才能夠被人們充分地感知,經過不斷的雕琢和推敲,從而形成適應不同地域、不同功能、具有不同藝術特點的室內空間。
……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