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美國經濟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057165
- 條形碼:9787308057165 ; 978-7-308-0571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經濟論集 本書特色
美國政府管制制度變遷軌跡的實證分析,美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美國憲法的形成過程及其經濟含義。
美國經濟論集 內容簡介
本書以專題論文形式,展示美國政府管制制度變遷歷程,呈現美國社會腐敗與反腐敗的歷史,介紹美國憲法的形成過程,思考美國行為的根源,分析美元化和中美人民幣匯率之爭,破解美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原因。
作者運用現代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框架,深入探究了美國社會經濟生活的制度基礎與行為根源,擴展了當代美國研究的視野。
美國經濟論集 目錄
美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
當代美國的腐敗:數據、案例與機理
美國憲法的形成過程及其經濟學含義
基于利益*大化的美國行為
“奇跡”還是“常規”——評持續七年增長的美國經濟
美元化:現實、理論及政策含義
匯率的政治經濟學——以中美之間人民幣匯率爭論為例
從美國霸權地位看當今世界——兼評1995年國際形勢
附錄: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經濟安全
美國經濟論集 節選
監管型市場與政府管制——國政府管制制度變遷軌跡的實證分析
一、導言
美國是一個自發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廣泛、深入和系統的管制對自發市場經濟的成熟和完善起著有效的促進與保護作用。當1787年美國頒布憲法時,政府只有財政部、內務部和國防部三個內閣行政機構,憲法沒有授予總統和行政機構管制市場的權力。伴隨著交易的擴大、市場的拓展、大工業的蓬勃發展,政府從以立法維持市場秩序和通過訴訟解決糾紛,轉向同時要在經濟活動中事前和事中對經濟進行監管。國會在1887年制定了《州際商業法》,批準成立了**個市場經濟的行政監管機構——州際商業委員會(ICC),授予其廣泛的制定和發布規章的權力,以指導和監管市場健康運行。其后,國會陸續批準設立了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1906)、聯邦儲備董事局(FRB,1913)、聯邦貿易委員會(FTC,1914),并授予其制定規章的權力。就比較法律和管制在維持市場秩序和促進市場效率的作用而言,法律和訴訟持續的時間長且成本高,行政監管迅速靈活且又成本較低。美國學者認為這一時期是監管型國家的興起時期,行政機構的管制措施主要是對企業的登記、許可、監督和指導,目的是防止壟斷勢力控制市場和導致不公平競爭。
1929年爆發的經濟大危機嚴重地破壞了市場秩序,并給成千上萬的個人和企業帶來了災難。對市場經濟的重新理解促使羅斯福實行“新政”,政府走向了挽救市場災難的前線。國會通過立法,相繼成立了聯邦家庭貸款銀行董事局(FTC,1932)、聯邦存款保險有限公司(FDIC,1933)、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SEC,1934)和國家勞動關系董事局(NLRB,1934)等機構。尤其是1935年*高法院舉行聽證會、審查國家勞動關系董事局的合憲性案例時(Jones andLaughlin),*高法院判決:這個案件屬于商業條款范圍,國會有權力授權給總統,國家勞動關系董事局是在憲法授權范圍內依法行政的。
……
美國經濟論集 作者簡介
張宇燕,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亞太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美國經濟學會副會長,出版《經濟發展與制度選擇》(1993)、《經濟學與常識》(1996)、《說服自我》(1997)、《舊邦新命》(2004)、《美洲金銀與西方世界的興起》(2004)、《全球化與中國發展》(2007)等著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