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孩子最不滿意父母的10種做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163518
- 條形碼:9787502163518 ; 978-7-5021-635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孩子最不滿意父母的10種做法 本書特色
《孩子*不滿意父母的10種做法》在創作過程中,得到陶荊芥、張紅、劉文才、柳鏡魚、于海滔、江靜、李思念、張招展、楊佳、李虹虹、趙元氣、孫濤、王哲、王轉曉、趙華明、邊小嘉、邊海等人的協助。如果這《孩子*不滿意父母的10種做法》能給您和您的孩子以幫助,我將感到無限的欣慰。 改變孩子從改變父母做起,父母的*大錯誤往往是不以為自己的錯誤。 為人父母者,要完成培養孩子的使命,頭腦中必須有明確的責任感和正確的教育觀念。并且,要掌握孩子的基本特點,把握好對孩子的態度,這是父母正確履職、科學施教的重要前提。 適合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世界上*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別要求別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評自己,先改自己的。 ——傅雷 如果你不首先培養活潑的兒童。你就絕不能教出聰明的人來。 ——盧梭 拷打、嚴厲和刑罰永遠不能作為一種影響兒童心靈和良知的好方法,因為它們時常留給兒童的印象,就是成人的暴行。 ——捷爾任斯基 子女教育。一般人常有謬誤。對女兒之教育專注意其身體。忽略其精神;而對兒子則忙著修飾其精神。而忽略其身體。 ——休謨 父母對自己的子女的愛不夠,子女就會感到痛苦;但是過分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情感,卻會使子女遭到毀滅。 ——馬卡連柯
孩子最不滿意父母的10種做法 內容簡介
據調查報告顯示,有43.6%的父母說話不算數,有32.6%的父母對孩子管得太多,22.7%的父母限制孩子交朋友,20.5%的父母不與孩子交流,17.6%的父母拿孩子出氣,15.7%的父母不平等地對待孩子,13.6%的父母在家玩牌打麻將,13.0%的父母逼孩子讀書,10.2%的父母不關系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實踐證明,很多孩子成材的基礎和關鍵是出色的家庭教育。教子成材是父母的職責和義務,要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培育和教育,要想使家庭教育成為滋潤孩子心田的潺潺不竭之泉,家長們需要了解教育的奧秘,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每時每刻把握教育的時機,挖掘教育的潛力。
因此,你如果愛孩子,期盼他早日成才就應該給孩子一個目標,讓他堅定的去追求;傾聽孩子的述說,與他進行心靈的溝通;撒開雙手,讓孩子學會自己走路;給孩子一些磨煉,讓他學做生活的強者;播撒善良的種子,讓愛心伴孩子成長;發掘孩子的潛能,讓他充滿自信;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由去創造;營造和諧的氛圍,讓孩子快樂成長。
愿所有父母通過閱讀本書來一起切磋,讓孩子走好成長中的每一步。
愿父母們記住這樣的話:“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為天才的父母。”
孩子最不滿意父母的10種做法 目錄
•不要欺騙孩子
•說話不算數的父母沒威信
•別開“空頭支票”
•*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
02.孩子*不滿意的做法2 對孩子管得太多
•管教不是*終目的
•還孩子自由空間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不要為孩子大包大攬
03.孩子*不滿意的做法3 父母不和睦
•父母不和,孩子遭殃
•家庭和睦有利于孩子成長
•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孩子需要一個溫暖的家
04.孩子*不滿意的做法4 限制孩子交朋友
•童年缺少同伴等于身體缺少鈣
•朋友是人生永久的財富
•不要過度干預孩子與人交往
•異性交往不是洪水猛獸
05.孩子*不滿意的做法5 不與孩子交流
•溝通是父母給孩子*好的禮物
•“忙”不是減少與孩子交流的借口
•沒有溝通就沒有教育
•與孩子平等真誠地交流
06.孩子*不滿意的做法6 拿孩子出氣
•教育孩子不要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
•常罵不驚,常打不怕
•激勵比訓斥更有力量
•用放大鏡看孩子的優點
07.孩子*不滿意的做法7 不平等對待孩子
•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
•孩子需要的是民主教育
•和孩子做朋友
08.孩子*不滿意的做法8 在家玩牌打麻將
•家教成敗看家風
•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
•家長是孩子*好的鏡子
09.孩子*不滿意的做法9 逼孩子讀書
•強迫只會換來抵抗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
•讓孩子快樂地成長
10.孩子*不滿意的做法10 不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必不可少
•好教育是家長和教師共同創造的
•經常到學校去走走
后記
孩子最不滿意父母的10種做法 節選
不要欺騙孩子
絕對不應該欺騙孩子。欺騙孩子,被他們知道了,就不相信父母了。父母失掉了孩子的信任,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而且孩子也會欺騙他人。
——斯特娜夫人
要做到守信用,重承諾,其基本要求是“言必信,行必果”。說話算數,言行一致,講究信用。“一諾千金”、“一言九鼎”等成語以及孔子所說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名言,生動顯示了信甩在中國人心目中
的價值和地位。
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做到說話算數,切不可為了達到某種暫時的目的而欺騙孩子,對孩子撒謊。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以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事,對向孩子許下的諾言就不重視,無論能否兌現都不在意。
在孩子的眼里,守信用是*重要的。孩子有時會抱怨說大人說話不算數,只是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愿望得到滿足。
“拉鉤算數,一百年不許變。”許多人兒時就是這樣與父母達成承諾的。不過,現在流行一種更直接的方式——孩子與父母簽訂“親情支票”。這種創意始于香港。*近,一種“兒童支票”現身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受到許多家長和孩子的青睞。
“支付給媽媽:我答應周末飯后幫你洗碗。有效期:1個月。”剛上一年級的方方給媽媽開了張“親情支票”,鄭重承諾要幫媽媽做家務。媽媽王女士也拿出一張“親情支票”寫道“支付給方方:新學期給你買個加菲貓書包。有效期:3月1日前”。
這種“兒童支票”和銀行支票類似,像是一本支票大小的書,每本書面寫著開出日期、接收人和出票人,右面是有效期、支付內容以及出票人的簽名,同時,根據使用對象的不同分為親情支票、互助支票、友情支票
等6種。
本來可以直接通過口頭承諾的家長和孩子,卻選擇用“支票”來保證,是誰讓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口頭承諾失去了信任?
在“兒童支票”系列中,親情支票*好賣,一個店的工作人員說,她推測這可能和父母忙于工作無暇和孩子相處有關,所以孩子希望用支票得到父母的承諾。
“兒童支票”的熱銷引起了許多社會學者、教育專家的擔心和質疑:“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重任就寄托在這么一張小小的支票上嗎?’,“孩子會不會把玩支票當玩游戲?”“為什么家長與孩子間出現了信任危機?”等。
據了解,大部分父母把陪孩子逛街、給孩子買他們需要的東西等都列為可以失信的小事,他們認為這點小事算不了什么。對于年齡小的孩子,更多的父母認為小孩子不懂事,把對孩子的承諾看做是哄孩子的手段,認為小孩子不會放在心上,其實不然,當問方方為什么要買“關愛支票’,時,他理直氣壯地說:“爸爸媽媽答應了的事情經常忘記,開好支票就不怕他們說話不算數了。”
教育專家認為,要解決家長與孩子間的信任危機,*重要的是家長要時刻記得兌現自己的承諾,并注重言傳身教,讓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學會誠信做人。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說,孩子們開“兒童支票”本身只是一種游戲行為,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維來理解。家長不要對支票承諾的期望太高,因為孩子天生有好奇心理,他們可能只是把開“兒童支票”認為是一種游戲,去模仿和練習,有可能在支票上承諾的事情并不能兌現。家長教育時不應該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而是應該在這個過程中教會孩子對于無法實現的承諾,應該學會道歉的解決方式。孫云曉還說,在研究中心做的調查中顯示,孩子對家長*不滿意的4件事情中,**項就是“父母說話不算數”,父母應把孩子當作權利個體,而不是用哄騙的方式教育他們。
……
孩子最不滿意父母的10種做法 作者簡介
童世軍,男,高級教師,1966年生。1988年畢業于湖北師范學院,后獲得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在湖北省一所省級重點高中從事教學近二十載,培養多名學生考上清華、北大。2005年后。致力于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發表多篇家教論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