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泌尿外科手術學-(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093187
- 條形碼:9787117093187 ; 978-7-117-09318-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泌尿外科手術學-(第3版) 本書特色
全書共分兩篇,上篇為泌尿男生殖系開放性手術,共24章。再版中刪除了被淘汰或較少應用的術式,重點介紹了近10年來發展成熟的改良方法和新手術。每種手術從手術設計原理、適應證選擇、操作要點、術后處理、并發癥防治等方面予以系統闡述,并用清晰的手繪插圖加以說明。下篇為泌尿系腔內及腹腔鏡手術,共23章。重點介紹腔鏡進鏡的基本方法和避免并發癥發生的預防措施;盡可能囊括了近年來國內外已成為泌尿外科規范化的腹腔鏡常規手術;闡述了在經皮腎鏡傳統標準術式的基礎上發展成熟的微創經皮腎鏡術式;同時還將我國泌尿外科醫師發明的術式:前列腺氣化術、雙極氣化術、經尿道雙極氣化前列腺剜出術等作了詳細介紹。再版中主編結合國內外文獻及自己的臨床經驗,在許多章節的后面對一些術式進行了重點點評。該書記錄了作者們大量的臨床經驗及國內外文獻相關新進展,內容較第二版更加系統、豐富、全面、新穎和實用,代表了我國泌尿外科手術學傳統手術的目前*高水平。本書對從事泌尿外科及相關專業的臨床醫師將是一本重要的高級專業參考用書。
泌尿外科手術學-(第3版) 節選
序言
自從本書第二版出版以來的10年間,泌尿外科學進入迅猛的發展時期。隨著對疾病認識的深化,以及
對病變定性、定位準確性增加.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療從手術設計、適應證選擇、操作方法等方面產生
了不少突破性革新。保存神經的前列腺根治切除術明顯地改善了術后性功能:膀胱根治切除及新膀
胱術后獲得接近正常的排尿功能;根據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發病機制新觀點設計的尿道吊帶術,簡化了
手術操作器械的不斷更新和完善,機器人在泌尿外科手術中的應用.以及通過遠程進行微創手術的實
現,使泌尿外科腔內及腹腔鏡技術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本書第三版反映了我國泌尿外科手術學界的當前狀況,編者們從國情實際出發,為適應在不同地區、
不同條件下工作的醫師的需要,保留了第二版已被普遍應用的開放性手術,增加近10年來發展的新手
術,系統介紹了泌尿腔鏡及腹腔鏡手術,從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方面加以詳述,并配插圖說明。在許
多章節中加入主編和專家點評,闡述有關的新觀點、新方法,豐富了全書內容。
正當現代泌尿外科學蓬勃發展的今天.本書再版具有重要意義,將對規范手術治療、提高醫療質量發
揮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書凝聚了作者們豐富的臨床知識、創新成果和寶貴的實踐經驗,同時還凝聚了
編者們一絲不茍、辛勤勞動的治學精神。在此,我謹向他們致以衷心的感謝!
吳階平
2007年1O月于北京
三版序言
1996年我為梅驊、章詠裳兩位主編的《泌尿外科手術學》第二版寫了序,1O年過去了,該書累計印數已達
73870冊.這個印數充分說明了該書是一本很有價值的?茀⒖紩,對我國泌尿外科發展及中青年醫生成長做
出了重大貢獻。
進入2{世紀.科技的迅速發展促進了醫學科學的更新換代。在外科手術學方面*顯著的進展是內鏡胃腸手術逐
步取代了器官腔內及體腔內器官的開放性手術,而泌尿外科微創手術的進展尤為迅速。隨著我國泌尿外科專業
隊伍不斷壯大,以及國內外學術交流日益頻繁,傳統開放性手術的革新以及內鏡微創手術都取得了很大進展.
許多方面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通過制定泌尿外科疾病診療指南、進行學術交流、舉辦微創手術
學習班、成立培訓中心等活動.對現代泌尿外科手術的規范化作了極其有益的工作。
本書第三版組織了國內58位泌尿外科專家、學者,根據各自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對各種手術的設計原理、適
應證、操作步驟、并發癥防治等方面予以系統闡述;不但充分肯定了傳統開放性手術的實用價值,著重介紹改
良術式和新術式.而且用手術彩照加上示意圖,清晰描述了內鏡和腹腔鏡手術步驟,強調手術成功關鍵及注意
事項,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手術各個要點。
記得1973年本書**版出版時的情況.所有插圖都是梅驊教授親自設計和繪畫的.吳階平教授還在每一章后加
上“點評”。當時我有幸閱讀本書**版的樣書.欽佩之心油然而生。今天,本書的第三版問世了,內容新
穎、翔實、實用.我十分高興再次為本書作序.并熱忱地向泌尿外科及其相關學科的同道們推薦此書。殷切期
望年輕一代泌尿外科醫生繼續努力.繼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和風范.使我國泌尿外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
2007年金秋
三版前言
自從20世紀80年代體外沖擊波碎石技術問世,以及隨后的上尿路腔內技術與腹腔鏡手術應用和推廣,使泌尿
外科手術學進入了新紀元,F代影像學、介入技術及新型手術器械的應用,使腎上腺以及腹膜后泌尿生殖系
器官的病變多能用微創手術治療.大大減少了手術創傷,加速了康復,使療效大為改觀。
本書第1版于1 973年出版.當時我國泌尿外科正處于建立初期,適值文革期間,國內專業科技參考圖書十分
匱乏。編者們收集了臨床工作及下鄉醫療的實踐經驗,參考了僅有的幾本陳舊的外國專著,在吳階平院士的
指導和親自參與以及北京醫學院吳文斌教授的熱情支持下,共同完成了我國**本《泌尿外科手術學》。
1996年我國正在大力進行經濟建設,發展科學技術,醫學科學蓬勃發展,泌尿外科專業隊伍日益壯大,現代
泌尿外科手術學由萌芽進入成長階段。一大批泌尿外科專家借鑒并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并有所
發展。本書第2版記錄了該時期我國泌尿外科專家完善傳統手術和應用現代新技術的實況,對推動發展現代
泌尿外科手術學起到了積極作用。本書不僅受到廣大專業同道的熱情支持和認可,至今累計印數已達73870
冊;同時還榮獲了1998年衛生部醫藥衛生杰出科技著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從本書第2版出版至今又經歷了10個年頭,我國現代泌尿外科技術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取得很大進展,不
少成果已涉足國際舞臺,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泌尿外科手術學。本書再版修訂中組織了國內著名的泌尿外科專
家撰寫各自專長的手術經驗,不僅介紹了開放性手術的新進展,還對傳統手術進行了科學中肯地評價。遵循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3版書中刪除了第2版中設計不合理、方
法過時,療效不確實的或少用及已淘汰的術式.重點介紹近10年來發展的改良方法和新手術。從手術設計原
理、適應證選擇、操作要點、術前術后處理、并發癥防治等方面予以闡述,用清晰的插圖加以說明。主編結
合相關文獻對一些手術做了重點點評.以開拓讀者的視野。
因篇幅所限.作者們未能盡言。又因編輯人員水平所限.內容難免有未能完善之處.祁盼讀者們見諒,同時
亦渴望各位同道多提寶貴意見。
本書得到了吳階平院士和裘法祖院士的親切關懷和支持.他們雖年事已高,但仍熱情地為本書作序,予以肯
定。對此,我們深表謝意!再版中還得到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第三醫院泌尿外科、深圳中山泌尿外科醫
院的年輕醫師,以及姚莉芬、張卉和詹皇南技師的熱情幫助。李榮增、李平、張炎醫師為本書繪制了部分精
美插圖.謹此致以衷心地感謝!
梅驊
2007年7月于廣州第十章
絲蟲病性乳糜尿及陰囊并發癥前外科治療
乳糜尿大多由絲蟲病引起,少數可由淋巴管炎癥或損傷所造成的內部或外來的壓迫而使淋巴引流動
力學改變,使淤滯而含有乳糜的淋巴液向腎盞穹隆部淋巴管擴張潰破進入尿液,造成乳糜漏而至乳糜尿。
過去我國是世界上受絲蟲病嚴重危害的國家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半個多世紀,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和大
規模防治,1989年衛生部防疫司公布已有799個(92.5%)縣、市達到基本消滅絲蟲病。我國根據在不同流
行地區有斑氏和馬來微絲蚴兩種,受感染5-20年后,?砂l展成為乳糜尿后遺癥,故目前我國流行地區
尚有散在絲蟲病晚期乳糜尿的患者存在。本病發病部位可有腎盞穹隆部、輸尿管和膀胱的黏膜,但大多為
腎臟,兩側較多見,單側發病時,好發于左側,但有時可兩側交替發作。
目前對乳糜尿的發病原理看法尚不一致,如Ackerman的胸導管堵塞論,認為乳糜從乳糜池經腰干淋
巴結逆流入腎盂.然而在文獻上常有胸導管結扎術治療乳糜胸的報道,但從未見由此引起的乳糜尿。1980
年劉士怡報道在淋巴造影診斷晚期乳糜尿時發現泌尿系有瘺道,但胸導管仍顯影通暢,腰干淋巴常現迂
回曲張,并見造影劑進入腎乳頭以及腎盞的事實。1945年Yamauchi病理解剖的資料也表明乳糜尿病人很
少有胸導管阻塞。1962年Morgene等認為乳糜尿是由于腹膜后淋巴管有多處梗阻所造成。早在20世紀
50年代,有人曾采用胸導管半奇靜脈(Hemi-Azygous vein)分流術來治療乳糜尿,但已被廢棄。以后的文獻
報道一致認為,乳糜尿是由于胸導管以下和腰干以上的淋巴管瓣膜受血絲蟲分泌的組胺樣物質刺激所造
成的肉芽腫.纖維瘢痕病變而使淋巴管以及瓣膜破壞而造成淋巴管曲張、乳糜淤滯,腰干淋巴管內的壓力
不斷升高.使腎乳頭淋巴管黏膜薄弱處潰破而形成瘺道,腎內與淋巴伴行的毛細血管在腎乳頭部潰破時
同時破裂,這就是乳糜血尿的引起原因(圖10—1)。目前絲蟲病并發癥外科治療常用的方法有腎蒂淋巴管
結扎剝脫術,腰干淋巴管精索內靜脈分流術,腰干淋巴結切開、精索(卵巢)內靜脈分流術以及腹股溝淋巴
管大隱靜脈吻合術。
**節 腎蒂淋巴管結扎剝脫術
【腎蒂淋巴的解剖生理】
由小腸吸收的脂肪經乳糜管、腸系膜淋巴結、腸淋巴干匯人位于L1-2椎體前的乳糜池,然后再經過
胸導管人左側鎖骨下靜脈引進血液循環(圖10—1—1)。腎臟的淋巴引流由腎實質及其纖維被膜的淋巴管
與脂肪組織的淋巴管相連接,但互不相通,在腎實質有兩組分隔的淋巴系統:一組在靠近腎小管巴氏囊
處開始在腎皮質血管周圍擴大形成淋巴網與小葉問血管并行.環繞弓行血管和腎葉間血管離開。腎臟到
達腎門;另一組淋巴管系由乳頭黏膜下開始,直行穿過腎髓質與血管并行擴大為淋巴管,環行動脈和靜
脈在腎小球輸入小動脈輸出小動脈周圍的小葉問毛細管周圍無淋巴區。在腎門的淋巴部分為三組,即前
組、中組以及后組,進入到主動脈旁淋巴結、主動脈分叉附近的淋巴結和髂總動脈、腹壁下動脈以及髂外
動脈淋巴結匯集,*終流入乳糜池。正常腰干淋巴管很細、不易發現,淋巴曲張時直徑可達1.8-3.0mm,管
壁極薄。
【手術原理】
從大量乳糜尿病人的淋巴造影片分析中,發現在乳糜尿一側的腎門。腎蒂附近有曲張淋巴管顯影
以及腎盞乳頭周圍有造影劑顯影,但并未見有盆腔淋巴系逆流至膀胱的異常顯影,說明患腎。腎門淋
巴管及腎內腎小盞淋巴管內的動力學改變出現淋巴淤滯,導致。腎盞穹隆部淋巴管的潰破而形成乳糜
漏。因此,將乳糜尿一側腎蒂,三組淤滯曲張的淋巴管剝脫結扎是一種合理而有效的方法,它有效的
阻斷了淋巴向。腎內逆流,*終可使瘺管創面迅速愈合。但根據國內多數文獻報道,其遠期療效并不十
分理想,賀宗理報告一組40例腎蒂淋巴管結扎剝脫療效分析觀察7/40占17.2%,3年后復發的也有
3/40占7.2%。
【手術適應證】
1.用中草藥(萆芥分清丸),腎盂硝酸銀灌洗治療后經久不愈的嚴重乳糜尿,經尿液鑒定乳糜陽性
患者。
2.膀胱鏡檢查證實一側或雙側輸尿管口有乳糜噴出者。
3.淋巴穿刺造影顯示,有腎乳頭穹隆部造影劑回流者。
4.乳糜凝塊反復堵塞輸尿管發生腹痛或尿潴留。
【術前準備】
1.膀胱鏡檢查確定乳糜尿來自哪一側腎臟。
2.淋巴造影 對雙側腎內淋巴逆流病變檢出率較膀胱鏡窺視輸尿管口噴乳糜尿檢測率高。
3.KUB以及IVP有時可見‘腎盞穹隆部有淋巴瘺返流,以及有無合并其他病變,如腎盂、腎盞結石等,
可考慮手術時一并處理。
【手術步驟】
連續硬膜外麻醉,經患側ll肋問,或12肋下腰切口游離腎臟,充分顯露腎蒂。正常腎門淋巴管不易
辨認,但在乳糜尿病人腰干淋巴管和腎蒂淋巴管粗大、容易識別,先游離結扎腎靜脈前的淋巴管,用彎頭
血管鉗,將淋巴管逐一挑起結扎剝脫,為使腎蒂淋巴管不致遺留,可沿腎盂、腎靜脈、腎動脈前后上下四周
邊,將腎蒂周圍所有組織以及脂肪均剝離干凈(圖10.1—2-3),結扎淋巴管時可逐根或集束結扎,用l號絲
線結扎淋巴管。在集束結扎時要注意有無含血管分支,兩結扎線問剪除淋巴管ltm以上,以便減少淋巴管
再管化造成復發。腎蒂后淋巴管用同法結扎,仔細觀察是否有出血,將。腎放回原位并同定。然后放置引流
管l條,關閉創口。若膀胱鏡證實乳糜從一側噴出或淋巴管造影證實一側-腎盂腎盞有造影劑回流.則僅需
結扎剝脫該側即可;如證實雙側有乳糜噴出或淋巴造影劑回流,則需做雙側結扎剝脫,這樣能使-腎臟與其
他器官淋巴系統的聯系隔絕,則乳糜尿可以不再發作。
【手術注意事項】
1.剝脫腎蒂淋巴管時要謹慎,防止腎靜脈損傷大出血。
2.手術時切斷腎動脈小分支或由于結扎剝脫腎局部淋巴管時過于擠壓腎臟,可引起-腎臟局部循環障
礙,術后發生暫時性血尿,一般均能自行消失。
3.剝脫的淋巴管要妥善結扎,否則容易引起創口淋巴瘺或淋巴囊腫。
4.術后復發如果來自術側,可能為淋巴管結扎不完全,有遺留未扎的淋巴管或淋巴管再通;如對側復
發,則多為術前定位失誤,因此術前淋巴造影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誤診、漏診。
泌尿外科手術學-(第3版) 作者簡介
p>主編簡介
梅驊 1932年12月出生于廣東臺山,中山大學外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55年畢業于中山醫學
院,留校任教。1980年赴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進修,1982年回國。歷任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
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二、三醫院、腫瘤醫院及廣東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
顧問,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第四、五、六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泌尿外科學會及美國泌
尿外科學會會員.中華泌尿外科雜志副主編.美國Urologic Oncology雜志編委。先后在國內外醫學
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編《泌尿外科手術學二》(人民衛生出版社1973年第一版,1 996年第二
版),獲1999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主編《泌尿外科臨床解剖學》 (山東科技出版社2001年出
版), 《泌尿男性生殖外科手術圖譜》 (湖北科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等學術著作多部。于1 972年
取得我國首例腎移植手術成功,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改良設計了膀胱黏膜一期尿道成形術及
可控性尿流改道等術式。對卡介苗治療淺表膀胱癌,女性下尿路感染等進行系列研究.取得成果。
1986年應學校派遣創建中山醫科大學深圳泌尿外科醫院,2003年更名為深圳中山泌尿外科醫院,為
在經濟特區建立新模式的專科醫院作出了貢獻。至今仍任該院院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特聘專
家。1988年獲得廣東省特等勞動模范稱號,曾當選為第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省政協
委員。1994年獲首屆吳階平科學研究獎,2001年獲第二屆柯麟醫學獎。
陳凌武 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畢業于廣州中山醫科大學。畢業后留校在中山大學附屬第
一醫院泌尿外科工作至今.1995年獲博士學位。2003年1 2月起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教
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泌尿外科副主任。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從事泌尿外科工作20多年.擅長泌尿外科各種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對
疑難病癥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20世紀90年代初獨創兩步尸腎整塊切取法。1993年在國內首先進行
保存性功能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的系列研究。上述兩項研究獲中山醫科大學醫療成果獎。2004年在國
內率先開展手輔式腹腔鏡根治性膀胱切除術。
現兼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泌尿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先后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30多篇。參與編寫《吳階平泌尿外科學》、 《泌尿外科手術學》 (第二版)、 〈泌尿外科臨床解剖
學》、 《現代外科學》、 《新外科手冊》、 《門診外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新急診科手冊》、
《臨床腎移植學》等專著20多部。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中
國高校科學技術二等獎及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各1項.中山醫科大學醫療成果獎2項。
高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1983年
本科畢業從事泌尿外科至今。1986年獲碩士學位;1994年獲博士學位;1994年至1997年在美國耶魯
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 997年回國后至今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泌尿外科工作。1997
年獲評教授職稱。目前為中華醫學會廣東省泌尿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會
腔鏡及ESWL學組委員、廣東省微創外科學會常委,同時擔任《中華腔鏡泌尿外科學雜志》(電子
版)主編、 《中華男科學雜志》、《臨床泌尿外科雜志》和《中國內鏡雜志》編委。先后在國內外
接受嚴格系統的泌尿外科腔鏡技術培訓.于2000年在國內首先開展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腹腔鏡
腎盂成形術、腹腔鏡巨輸尿管成形術及B超引導下經皮腎鏡取石術等微創泌尿外科手術。
承擔14項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其中國家863基金(分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共獲科
研基金資助300多萬。先后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SCI收錄8篇。主編
《微創泌尿外科手術與圖譜》.參編《泌尿外科臨床解剖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