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百科知識數據辭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639157
- 條形碼:9787543639157 ; 978-7-5436-3915-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科知識數據辭典 節選
br />
世間事物千差萬別,其差別就在于事物都有它特
有的質和量。質和量密不可分。任何量總是屬于一定
質的量,任何質又總是具有一定量的質。所以說,一
定的量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態,也是人們認識事
物的基本途徑。了解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離不開查
閱其國民經濟各項指標所達到的水平;了解奧運會的
競技狀況,離不開各國健兒的獎牌得數,特別是金牌
總數的排名;了解珠穆朗瑪峰,離不開對其形成的年
代、地理位置和準確高度的掌握……可以這么說,人
們認識事物,掌握了事物的基本數據,對事物就有了
基本的認識;人們處理問題,大到政府決策,小到日
常工作,掌握了科學完整的數據,做到心中有
“數”,也就獲得了完成任務的基本把握。正是基于
這樣一種認識,本書策劃者提出以數據為主要內容,
給讀者提供一部文字簡明而內涵豐富的百科知識辭
典,應該說是辭書編纂上一種有益的探索,也是一種
新的編輯理念的實踐,其目的是從一個新的角度為讀
者獲得信息和求知釋疑提供新的工具。
當今書肆的辭書數以千計,有闡釋詞義語意的,
有介紹各類知識的,本書主要是介紹知識。辭書以數
據為主軸,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優點:其一,用數據說
明事物,一是一,二是二,準確客觀,便于記憶;其
二,數據*能體現事物的特征,簡明扼要,一目了
然,讀者花較少的時間,可以獲得較多的信息。這樣
的編撰方法,在當今信息爆炸、節奏加快的社會,應
該受到讀者的歡迎。
此書緣起于1997年。當時一批退下來的老出版
人,有感于數據對認識事物的重要性,想編一部主要
以數據說明事物的知識性辭書,希望得到中國出版工
作者協會國際合作出版促進會和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
的支持,我們覺得此舉頗具創意,應該支持。但細細
琢磨,又覺得有些條目要用數據表達,實非易事。邀
我們擔任主編,更是勉為其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
下,此書終于成稿,可喜可慶!
參與編纂工作的大多是出版界、科技界、文藝
界、教育界、社科界和國家有關部委的專家學者,他
們嘔心瀝血,幾度寒暑,對許多數據反復查考核對,
有的作者為了一個數據,要在圖書館呆上一天;盧溝
橋的獅子數各有不同記述,年過花甲的統稿人,甚至
驅車數十里實地點數,其辛勞程度確非一般編寫工作
可以比擬。即便如此,我們仍然擔心會有許多遺憾。
本書從策劃組織到撰稿定稿,轉眼十個年頭,參
與者達300人之多。在此書問世之際,我們只想到兩
件事:一是要深深地感謝所有參加編寫工作的專家學
者和支持此書出版的青島出版社領導同志;二是要誠
摯地歡迎讀者和各界專家對本書的探討和內容質量提
出寶貴意見。
許力以 周 誼
2007年8月
前言
這是一部著重以數據(數字)說明事物的知識性辭書。辭條涵蓋的范圍較廣,
自然科學方面,涉及了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氣象、
地理、地質、水文、海洋)、生物學;農業科學方面,涉及了農學、林學、畜牧獸
醫學、水產學;醫藥科學方面,涉及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藥學、中醫學與中藥學;工程與技術科學方面,涉及了測繪、材料、礦冶、機械、
能源、電子、通信、計算機、化工、輕工、紡織、建筑、水利、交通、航空航天、
環境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方面,涉及了哲學、宗教、語言、文學、藝術(音樂、
戲劇、戲曲、舞蹈、電影、美術)、歷史、考古、旅游、經濟學、政治、法學、軍
事、社會學、民族、新聞、出版、發行、博物館、圖書館、教育、體育。共羅列了
18000余辭條,約500萬字。
人類關心事物的數量,由來已久。*晚在我國2000多年前戰國時代的《周禮
·夏官·量人》中,就出現了“數量”一詞。誠如人所共知,數量的數(shu)來
源于數(shu),量(1iemg)來源于量(1iang),這兩種活動,可以說是同人類與生
俱來的,只是到后來越發繁復、精細、快捷罷了。時至今日,數據(數字)已經
不光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們關注的對象,數據伴隨每個人的一生。在“信息化時代”,
提出人人做到對事物心中有“數”,應該說是不為過的。這部辭典編纂的初衷,正
是希望對此有所助力。
編纂這樣一部辭書,是一次十分大膽的嘗試。與通常辭書不同的是,本辭典省
略了一般辭典娓娓的文字敘述,力求用豐富的數據說明事物在時間、空間等方面的
數量特性,由此而獲得相對濃縮的內容。因此,諸如事物的位置、規模、范圍、尺
寸、容量、成分、類別、限度、成績、效果、強度、變化、歷時、常量、總量、極
值、均值等等均在此列,兼收并蓄。但是,在大千世界里,事物包羅萬象,篇幅有
限的辭典不應該也不可能追求巨細無遺,而是力求去反映主要的事物和事物*主要
的方面;事物瞬息萬變,發展一日千里,辭典不可能時時處處捕獲到*新*全的信
息數據資料,而只能首先盡可能反映事物穩定的特征,進而補充新近的動態情況。
令人欣慰的是,對事物數據情有獨鐘的幾百位作者,志同道合,含辛茹苦,投
入了這項曠日持久、繁復艱難的編撰工作。鑒于我國以往一般出版物較多注重事物
定性敘述、推理判斷,較多地關注于對事物的定義、分析、評價、討論,而往往忽
略事物的數據引證、羅列、統計,因此編纂工作理所當然地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重
重困難。許多撰稿人為了一個個數據,尋尋覓覓,胼手胝足,披沙揀金,嘔心瀝
血,艱辛備嘗;仡檹牟邉濁j釀、構筑框架,到撰寫條目、審改定稿,曲曲折折,
居然歷時十載,實屬不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應當感謝他們,沒有他們的努
力,就不可能有這部辭典。
編纂活動得到了中宣部出版局老局長、中國版協國際合作出版促進會會長、著
名出版家許力以同志和中國版協原副主席、科技出版委員會原主任、出版家周誼同
志的熱情鼓勵和有力指導,并親任全書主編;在編纂成書的艱難時刻,他們的勉勵
督促和不懈支持,給編纂人員增強了信心。具有遠見卓識和非凡氣度的青島出版社
承擔了出版任務,全體編纂人員和讀者真誠地感謝他們實實在在的關愛支持,是這
種支持孕育、成就了本書。
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日見豐富的信息載體,特別是眾多的綜合性和專業性的百
科全書、統計年鑒等飽含數據信息的出版物[如《中國大百科全書》、 《辭!贰
《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世界知識年鑒》、《中國統計摘要》、《世界軍
事年鑒》、《中國人口統計年鑒》及各有關專業年鑒、手冊等],為我們的編纂活動
提供了必要的知識營養和眾多的資料源泉,這里無法將其一一列舉。在此,謹向它
們的作者、編者和出版者表示深切的謝意。
編纂這類樣式的辭書,無論在選詞立目、釋文表述和編排檢索等方面,肯定有
許多值得探討需要摸索的問題,因此本書的缺憾和毛病在所難免。特別是由于辭書
編纂難度大、時間長,有的數據未能及時反映近況,僅從歷史發展階段,有其記載
當時的作用,仍不失其參考價值。我們真誠地企盼行家學者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以求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孔令文王萬治
2007年9月
等高線地圖上表示地面高程相等各點的連線。相鄰
兩條等高線的高程差為等高距。地形圖上的等高線是
從高程零米等高線開始的。有細線繪的基本等高線、
粗線繪的加粗等高線、長虛線繪的半距等高線、短虛
線繪的輔助等高線4種。從零米高程的加粗等高線起
算,每隔4條基本等高線,畫一加粗等高線。在高低
起伏不大的地區,為表示地面的高低,在2條基本等
高線之間要加繪半等高距的半距等高線,或在半距等
高線與基本等高線之間加繪1/4等高距的輔助等高
線。各種比例尺地形圖上都有按各自規定的基本等高
距所繪的等高線。1:2.5萬比例尺地形圖的基本等
高距為5 m,1:5萬比例尺地形圖的基本等高距為
10 m,1:10萬比例尺地形圖的基本等高距為20 m。
在高山地區有時可將等高距增大1倍,使等高線不致
過于密集,但在一幅地圖上必須一致,并在圖上加注
說明。等高距的選定,是根據地圖上相鄰等高線的距
離不得小于0.2 mm確定的。例如在1:2.5萬比例尺
地形圖上,表示坡度為45。的山地的相鄰等高線間距
為0.2 mm的等高距,只能是5 m。其他各比例尺地
圖的等高距,也是按這一原則確定的。
鄧恩銘 中國革命家。貴州省荔波縣人,水族,
1901年1月5日生。1917年由貴州至山東,次年入
濟南省立一中讀書。1919年五四運動中被選為學生
會負責人。與王盡美組織進步團體“勵斯學會”,出
版《勵斯》半月刊。1920年9月,與王盡美組織
“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1921年初在山東建立共
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1次
代表大會。中共山東支部委員。1922年1月赴莫斯
科出席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1次代表大
會。7月參加中共二大。1923年1月任中共直屬青島
特別支部書記。1924年任中共青島地委書記。1925
年8月任中共山東地區委員會書記。1925年領導青
島日本紗廠工人大罷工。11月被捕。1926年2月經
營救出獄,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1927年4月出席
中共五大,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1928年任中共青
島市委書記。1928年12月因叛徒出賣被捕。1931年
4月5日犧牲。
鄧崗1916年生,卒于1991年。1938年參加革命工
作,1940年后,先后任《新亳報》主編等職,1944
年任新華社淮北分社通聯科科長、分社社長兼《拂
曉報》社長。1947年后,先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
東前線分社副社長、三野總分社社長。1949年任南
京《新華日報》副社長。1951年起,任新華社辦公
室主任、副秘書長、副社長等職。1974年任中央廣
播事業局代局長、局長。1977年任新華社副社長兼
總經理。
鄧家棟 中國血液學家。1906年2月9日出生于廣
東省蕉嶺縣。1933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1960
年任北京醫院副院長,1975~1977年任人民衛生出
版社總編輯。1975~1980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
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1937年他報道了中國第1
例世界上少見的嗜酸粒細胞白血病。
鄧稼先中國物理學家。1924年6月25日生于安徽
省懷寧縣,1986年7月29日病逝。1945年畢業于昆
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去美國留學,在印
第安納州珀杜大學物理系當研究生。1950年獲物理
學博士學位。1950年9月回國后,任中國科學院近
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
員。1958年調到第二機械工業部工作,歷任第九研
究院理論部主任、副院長、院長及核工業部科學技術
委員會副主任。1980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
學部學部委員。1958年后,他參與組織領導中國核
武器的研制工作。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
央軍委追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鄧金鎏中國兒科專家,對小兒液體療法的鉆研具有
獨到之處。1908年生,1937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
院,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52~1955
年出任北京第二兒童醫院副院長。1966年開始編纂
中國第1部有關兒科體液療法的專著,長達6年之
久。《體液平衡與輸液》全書30余萬字。1973年去
世。
鄧肯。I. 美國女舞蹈家。1877年5月26日生,
1927年12月14日去世。幼年受母親良好的音樂教
育,6歲能教小朋友跳舞。19世紀末,她在倫敦一反
芭蕾規范,輕衫薄紗,赤腳表演自編的現代舞,引起
強烈反響。1904—1913年,她3次赴俄國表演,深
受贊譽。1921年應邀在蘇聯辦學,并在法國、德國
創辦舞蹈學校。30余年來,她創編表演了《馬賽
曲》、《國際歌》等現代舞50余部,是現代舞的創始
人。
鄧拉普英國導演。1927年生。1961年出任諾丁漢
劇院導演,而后幫助這一新建劇院舉辦了首屆戲劇
節。1966年于波普劇院執導莎劇《冬天的故事》和
歐里庇得斯的《特洛伊婦女》,并以此參加愛丁堡戲
劇節。他還執導過布萊希特的《愛德華二世》
(1968)、毛姆的《家與美人》(1968)、韋伯斯特的
《白魔鬼》 (1969)、莎士比亞的《錯誤的喜劇》
(1971)、日奈的《女仆》(1972)等,并于1970年
創建“青年維克”劇團,首演了改編自莫里哀的
《斯卡班的詭計》的《斯卡皮諾》。
鄧南遮意大利劇作家。1863年3月12日生,1938
年3月1日去世。1881年進入羅馬大學研讀文學。
文學創作始于詩歌、小說,早期接近真實主 義,隨后
逐漸轉向唯美主義和頹廢主義。1898年開始寫作戲
劇。*初的兩個劇本《春日早晨的夢》、《秋日黃昏
的夢》(1898),沒有引起評論界的注意!端莱恰
(1898)、《榮譽》(1899)、《琪娥康陶》(1899)是
唯美主義的代表作。隨后,他創作轉向寫作詩劇,代
表作有《里米尼的弗朗齊絲科》(1901)、《約里奧的
女兒》(1904)。另外《戰艦》(1908)這部由散文寫
成的歷史劇也是其名著。1910年,為擺脫債務糾紛,
遷居法國,用法語先后寫了《圣賽巴斯蒂安的殉道
者》 (1911)、 《庇隆內》 (1913)、 《金銀花》
(1913),但反應平淡。墨索里尼上臺后,被任命為
意大利科學院院長。他的戲劇是對19世紀現實主義
戲劇的反動,他在題材上摒棄對社會現實生活的反
映,語言上孜孜追求典雅、詩意;對美有著異常敏銳
的感覺和豐滿的表現手段,但往往失之于浮華、做
作,著意渲染主觀的狂熱情感,而置戲劇情節于無足
輕重的地位。
鄧石如清代書法家。1743年生,1805年去世。安
徽省懷寧人。善書法,諸體皆備,尤以篆刻名世。出
身寒門,但博學篤志,勤懇用功,據傳他“每日昧
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盡墨,寒暑不輟”,真、草、
篆、隸無一不精。其篆書初師李斯、李陽冰,后學
《三公山碑》、《禪國山碑》、漢碑額等,又上溯《石
鼓文》、鐘鼎彝器,以隸書筆法作篆,一洗刻板拘謹
習氣,獨具風貌。為篆刻流派中鄧派的開創人。
鄧世昌 清朝北洋海軍將領。生于1849年,卒于
1894年。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為駕駛班第1
期結業生。1879年調北洋水師,1887年派赴英國為
北洋艦隊接收致遠號巡洋艦,回國后任北洋海軍中營
中軍副將兼致遠艦管帶。1894年爆發中日甲午戰爭,
9月17日北洋艦隊在黃海與日海軍交戰中,致遠艦
奮戰數小時,艦傷彈盡,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軍旗艦吉
野號猛撞,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250人同時壯
烈殉國。
鄧拓1912年2月26日生。1937年后,先后擔任中
共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黨報委員會書記、
《晉察冀日報》社長、新華社晉察冀總分社社長。
1949年后,曾任北京市委宣傳部長、《人民日報》總
編輯、社長等職。中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1966
年5月17日去世。主要著作有《鄧拓文集》。
鄧小平中國領導人。1904年8月22日生。1920年
9月,赴法勤工儉學。1922年夏,加入中國社會主義
青年團。192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后轉往蘇
聯學習。1926年底回國。1927年3月,在西安中山
軍事學校任政治處處長。1927年12月,任中共中央
秘書長。1929年7月,赴廣西領導百色、龍州起義,
任紅七軍、紅八軍總政治委員兼前敵委員會書記。
1931年4月進入中央根據地,先后任瑞金縣委書記,
會昌中心縣委書記、江西省委宣傳部部長、紅軍總政
治部秘書、《紅星報》主編。1934年10月,參加長
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書長。1935年10月,到達陜
北。1937年8月,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
月,任八路軍**二九師政治委員。1934年10月,
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1945年6月,在中共
七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8月,任中共晉冀魯豫中央
局書記、晉冀魯豫軍區政治委員。1948年5月,任
中共中原局**書記和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政治委
員。11月,任淮海戰役前線總前委書記。1949年3
月,任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11月,任中共中
央西南局**書記。12月,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
席。1950年2月,任西南軍區政治委員。1952年7
月,任政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財政
部部長。1954年4月,任中共中央秘書長。1954年
任國務院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4月,
在中共七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56
年9月,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
員、常委、中央書記處總書記。1966年“文化大革
命”中受到迫害。1973年3月,恢復國務院副總理
職務。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
副主席、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1976年4月受誣陷,
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1977年7月,中共十屆三
中全會上恢復黨政軍領導職務。8月,中共十一屆一
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軍委副主席。1978年3月,當選為政協五屆全
國委員會主席。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后,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決策人。1981年6月,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軍委主席。1982
年9月,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軍委主
席,中央顧問委員會第1次會議上被選為主任。1989
年11月,辭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職務,從領導崗位
完全退下來。1997年2月19日2l時零8分病逝。
《鄧小平理論全書》 闡述鄧小平理論的大型著作。
1998年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兩卷本,240萬
字。全書以理論概述開篇,分別從改革開放、經濟、
政治和法律、哲學、黨的建設、教育、軍事、科技、
精神文明建設、文藝、統一戰線等11個方面,全面
論述了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思想精華,闡釋了鄧
小平在各個時期的重要著作和重大論斷。本書的附錄
部分,記述了鄧小平理論發展大事記。
《鄧小平文選》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人
民出版社出版。1989年5月出版的《鄧小平文選
(1938—1965)》收入作者在1938年1月至1965年12
月的重要著作43篇,26.3萬字。1983年7月出版的
《鄧小平文選(1975—1982)》,收入作者在1975年1
月至1982年8月的重要著作60篇,30.1萬字。經作
者同意,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增補和修訂,改稱
《鄧小平文選》第1卷、第2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第
2版,于1994年10月出版。《鄧小平文選》第3卷
于1993年10月出版,收入作者1982年9月至1992
年2月的重要著作119篇,28.8萬字。《文選》集中
廠作者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的
主要著作,集中反映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理論的由來、形成和發展。本書還出版了少數民族
文字版、盲文版、線裝本等版本。
鄧亞萍中國女子乒乓球運動員,生于1973年。國
際運動健將,河南鄭州人。5歲起接受乒乓球訓練。
1988年入選國家隊。在1989年第40屆世界乒乓球錦
標賽上獲得女子雙打冠軍。在1991年世界乒乓球錦
標賽上獲得女子單打冠軍。蟬聯第25、26屆奧運會
的女子單打和雙打兩項金牌,是世界乒乓史上唯一的
奧運會4枚金牌的獲得者。曾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
章,是第8屆全國政協委員,連續4年被評為全國*
佳運動員。
鄧穎超 中國女政治家。1904年2月4日生。1919
年,在天津參加五四運動。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
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任中
共天津地委婦女部長、中共廣東區委婦女部長。1926
年,國民黨二大當選為候補執行委員。1927年大革
命失敗后,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婦委
書記。1932年,進入中央根據地,任中共中央蘇區
局秘書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10月,
到達陜北。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在武漢、重慶
等地從事抗日統一戰線工作,先后任中共中央長江局
婦委委員、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婦委書記、中共中
央婦委副書記、中共駐重慶、南京代表團團員。1945
年,在中共七大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47年,回
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婦委代理書記。1948年,當選
全國婦聯副主席、并任黨組副書記。1949年中華人
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二、三屆全國婦聯副主席、黨組
副書記,第4屆全國婦聯名譽主席,第4、第5屆全
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政協第6屆全國委員會主
席,中共第8~12屆中央委員。1978年12月,十一
屆三中全會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
員會第二書記。1982年9月,十二屆一中全會當選
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88年因年事已高退出領導崗
位。1992年7月11日去世。
鄧友梅小說家。1931年3月1日生。山東省平原
人。1942年參加八路軍。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
1957年后下放勞動。1962年調鞍山市文聯從事創作。
“文革”后發表的短篇小說《我們的軍長》、《話說陶
然亭》,分別獲1978年、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
獎;中篇小說《追趕隊伍的女兵》、《那五》分別獲
1977~1980年、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1985年當選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和主席團委員,并
任北京市文聯書記處書記。還出版有:《鄧友梅短篇
小說選》,北京出版社1981年出版;《早逝的愛》中
篇小說集,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年出版; 《煙壺》
中篇小說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年出版;《京城內
外》長篇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出版。
鄧植儀中國土壤學家。中國土壤科學奠基人之一。
1888年5月2日出生于廣東省東莞縣。1909—1914
年赴美留學并獲威斯康星大學農科碩士學位。1925
年發表《論沙與泥之性狀及土壤分類法》。1931年發
表《廣東土壤之概況與農林利用之區別》。1935年創
辦中山大學研究院土壤學部。1938年發表《改進我
國農業教育芻議》。1950年發表《廣州三角洲土地的
利用和沙田部分的生產改進意見》。1957年發表《有
關中國上古時代農業生產的土壤鑒別和土地利用法則
的探討》。1957年卒于廣州市。
低鈉鹽 又稱長壽鹽,一種保健型食鹽。含氯化鈉
65%,氯化鉀25%,氯化鎂、硫酸鎂10%。其氯化
鈉含量低于普通食鹽,可減少人體對鈉離子的攝入
量,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有益。1984年江蘇研制
成功。
低速帶位于上地幔中,其頂面位于地表以下60kin,
底面位于地表以下為250km,地震波速在深100km
處,從8.2km/s,下降到深150kin處的7.7km/s,在
深250km處又上升為8.2km/s,在400kin處又上升到
9.0km/s。屬于軟流圈。縱波降至4.0—5.0km/s。
滴滴涕有機氯殺蟲劑,DDT。1874年德國0·蔡德
勒研制成功。白色固體,含14種化合物。由于不易
被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半衰期長達2.5~5年,因
此容易造成農藥污染,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很多國
家禁止使用,中國于1983年停止使用。
狄更斯英國作家。生于1812年2月7日。11歲就
當童工,較早了解社會。自幼愛好文學,在從事創作
的34年中,寫了14部長篇小說,還有大量中、短篇
小說、雜文、游記、戲劇等。1870年6月9日在寫第
14部小說時去世。他的以中、下層小人物遭遇為主
題、筆調幽默、感染力強的長篇小說《奧列佛爾》
(1833)、《大衛·科波菲爾》(1850)、《雙城記》
(1859)、《遠大前程》(1861)等在世界文學中占有
重要地位,使只上過幾年學的狄更斯享譽世界。
狄塞爾,R 柴油機的發明人。1858年3月18日生
于巴黎,1913年9月30日失蹤。1879年在瑞士的公
司工作,1885年開始研究動力機器。1892年獲柴油
機發明專利,并制造了原始的柴油機。1896年柴油
機試驗成功。1898年狄塞爾柴油機獲得商業上成功,
并對1892年的專利作了重大修改。
狄亞茲西班牙裔的法國畫家。1808年生于波爾多,
1876年卒于芒東。早期作歷史畫,后從事風景畫創
作,為巴比松畫派成員。代表作有《夕陽渡口》
(1837)、《楓丹白露森林》(1867)等。
迪安,c. 英國男子冰上舞運動員,生于1958年。
1976年起與杰恩·托維爾合作,1981~1984年連獲4
屆世界冠軍。1984年在冬奧會上獲得冰上舞金牌,
取得19個滿分,令世界為之震驚。1985年獲職業世
界冠軍。
迪比亞西 意大利跳水運動員。生于1947年。先后
4次參加奧運會跳水比賽。1964年第18屆奧運會上
獲跳臺跳水銀牌,1968年、1972年和1976年連續3
屆獲跳臺跳水金牌,1968年還獲跳板跳水銀牌。
1973年和1975年兩次在世界跳水錦標賽中獲跳臺跳
水金牌、跳板跳水銀牌。多次在歐洲跳水錦標賽中獲
冠、亞軍。
迪爾世界上*大的農業機械制造公司,也是全球十
大柴油發動機及建筑生產廠商之一。總部設在美國伊
利諾伊州的莫林。2000年營業收人達131.4億美元。
始創于1837年的迪爾公司在農機生產方面具有160
余年的歷史。公司在50~500馬力非公路發動機市場
上居世界第3位,生產的天然氣發動機居世界第1
位。
迪卡唱片有限公司(Decca) 成立于1929年。歷史
可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1914年后成立“迪卡”
唱片公司。1934年在紐約成立美國公司。1950年與
德國特律風根合作發行一種新唱片“特德克”。1980
年加入寶麗金集團。1998年加入環球集團。致力于
錄音技術研究,發明了4種錄音技術。用2種商標
(“迪卡”、“倫敦”),F出版有1500余種音像制品。
迪肯英國海洋學家。1906年生于英格蘭的萊斯特。
1927~1939年參加“發現”號海洋調查船南大洋調
查,出版了《“發現”號調查報告》(1933,1937)。
此后一直從事波浪和水聲的研究,第1次根據波譜概
念分析了海浪譜。主編和撰寫《南極冰及水團學術
討論會論文集》(1971)、《南極海洋學》(1984)等
著作。此外,還發表有關論文約200篇。1984年去
惜。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