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調查 版權信息
- ISBN:7807065583
- 條形碼:9787807065586 ; 978-7-80706-55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調查 本書特色
近年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與加拿大國際發展署“小農項目辦”合作,對促進中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政策進行了深入研究,對浙江等9個省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展開了大規模的問卷調查,進行了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培訓和試點推廣活動。本書匯集了課題組在這一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我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歷來重視開展基層調查,注重提出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本書實證色彩濃厚,資料翔實,政策建議具體,可為研究者和決策者提供可靠的**手材料,對廣大實際工作者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調查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典型市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調查;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國際經驗等。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調查 目錄
**篇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1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歷程
一、萌發階段(1978年到1994年)
二、起步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90代末)
三、深化和加速階段(2000年至今)
2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狀和特點
一、成立情況
二、運行情況
三、服務功能
四、利益分配
3 相關部門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推動
一、財政部門
二、農業部門
三、供銷社
四、科協
4 地方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推動——基于浙江等九省的調查
一、九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概況和特點
二、九省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的支持政策
三、政策措施實施效果的總體評價
四、九省實踐中存在的難點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五、九省下一步完善支持政策的工作思路和重點
六、主要結論
第二篇 典型市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調查
5 新型合作社的制度創新——臺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調查
一、建立合作社是依靠農民解決“三農”問題的制度性途徑
二、新型合作社的興起是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新型農民合作社的制度創新
6 對農民組織化的探索——井研縣發展農民專業社調查
一、合作社發展迅速
二、合作社為農民提供了系列化的服務,直接促進了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三、發展合作社的成功經驗
四、相當部分合作社仍然內外交困,影響著發展的持續性
7 沿著產業鏈的合作化——武川縣馬鈴薯行業的組織化調查
一、種薯和商品薯加工環節組織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
二、馬鈴薯供應鏈組織化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三、推進馬鈴薯產業鏈組織化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第三篇 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國際經驗
8 可持續發展的加拿大農民合作社
一、合作社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服務價值
二、合作社的持續發展以健全的內部治理結構為基礎
三、合作社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外部環境
9 丹麥農民合作社發展的經驗
一、丹麥合作社發展概況
二、丹麥合作社制度
三、丹麥合作社發展的特點
第四篇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整體行動框架
10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規模仍然較小,服務帶動能力不強
二、相當部分組織內部運行機制不健全,可持續性差
三、外部環境不完善,直接制約了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11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推進新農村建設、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的現實要求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面臨的良好發展機遇
三、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基本思路、目標和基本原則
12 扶持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一、健全符合國情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律法規制度
二、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覆蓋面,拓展發展空間
三、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四、加強宣傳、教育培訓和示范,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能力建設
13 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治理機制
一、確保成員的主體地位
二、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機構設置和運行方式
三、確保民主決策管理機制
四、完善利益分配機制
附錄 農民專業合作社案例調查
案例1 起步早發展好的浙江臨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
案例2 跨地域大規模發展的浙江溫嶺市箬橫西瓜合作社
案例3 在規范中發展壯大的浙江三門縣旗海海產品專業合作社
案例4 在發展中改制的蘇州市古尚錦茶葉合作社
案例5 打造產業發展平臺的山東豐園池田藕合作社
案例6 迅速發展擴張的四川都江堰市日昇奇異果合作社
案例7 為果農解“四難”的重慶萬州區茅谷貢桃協會
案例8 聯接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哈哥兔業合作社
案例9 經紀人服務帶動的四川井研縣惠群水產協會
案例10 創品牌拓展的四川井研縣周坡鎮柑橘協會
案例11 嘗試信貸服務的四川樂山市五通橋區花木種植協會
案例12 亟待規范運行的內蒙武川縣哈樂鎮馬鈴薯種薯協會
案例13 有效而不規范的安徽寧國市青龍鄉茶葉協會
案例14 從未盈利的安徽廣德縣鳳橋鄉板栗股份合作協會
案例15 陷入困境的浙江長興縣林城鎮養鴨協會
后記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調查 節選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歷程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經歷了由人為推動逐步走向自發形成,再到政府引導、自主發展的過程。總體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建國前,大部分農民是佃農和雇農,缺乏必要的資產和獨立發展的條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總體上和日用工業品,具有合作需求和積極性。在發展合作社的初期,取得的進展是非常明顯的,農民對此也比較歡迎。但后來違背發展規律,超越歷史階段,初級社到高級社再到人民公社的切身利益,使農民談“合”改變,合作社發展陷入困境。1978年以來,家庭、集體雙層經營體制的出現再度承認了農民的財產權利。隨著市場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中國已經出現大批專業化農戶,他們從事集約化程度較高的農業生產,包括糧食業、林果業、養殖業、畜牧業、特色農業等。這種生產方式大幅度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但是,大多數專業化農戶在發展過程中還沒有自己的銷售服務或民間合作服務組織,農民在流通領域里討價還價的能力還很弱。農民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把農產品按照較低的收購價賣給供銷社、糧棉沒經銷公司,要第按照市場價與個體商販和非國營部門進行交易。無論是與國營銷售部門還是與非國營部門進行交易,農民總是比較被動。為了擺脫這種地位,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發展合作社就成為一個重要的選擇。一批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逐步發展和建立起來,在聯合農民共同參與市場競爭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這些組織以來農民為主體,采取了靈活多樣的制度安排。1978年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又分為三個階段:
……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